金融科技 2024年5月

銀行業導入LLM 新一波軍備賽開打

中信金、台新金率先引進 機器人客服變「聰明」
撰文:右本沖

幾年前,台新銀行、中國信託銀行為台灣第一批引進大數據模型、資料採礦(Data Mining)的金融機構。在這一波的資訊革新浪頭上,這兩家銀行又率先引進了近兩年最熱門的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簡稱LLM),以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升級部知識管理,強化企業腦,讓組織更有競爭力。

台新金、中信金率先導入LLM

金融界認為,LLM有可能改變企業部營運和客體驗。國金控看好LLM的潛力,也開始導入。202310月,台新金控露生成式AI進展,不只制定AI發展關鍵因子和AI導入指引,還發展4項實驗專案,包括協作平台的聊天機器人Teams Chatbot、知識管理平台、程式碼撰寫助理Codex,以及擬智能客服。

台新金控表示,實驗的擬智能客服,並非僅使用微軟建置在雲端的模型,而是分別採用雲端模型和地端模型進行實驗,以了解各個業務場景適合使用的模型。

同樣在去年11月,「2023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上,中信金控首次展示生成式AI應用,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利用LLM搭配自家銀行品知識庫,打造理財與信用諮詢「AI智能助理」,大幅提升理解與對話能力,以擬人對答、記憶容互動,使對話前後連貫,服務更有度。

據了解,除了這2家金控外,也有其他銀行業者積極布局生成式AI,和以往金融業強調的AI不同。這一波資訊革新的進入門檻,即是LLM,甚至有金融業者在去年就下訂了建輝達H100 GPUAI伺服器,一台要價新台幣1,500萬元,預計今年到貨,開始運作大型語言模型。

ChatGPT202211月面世以來,LLM技術已從單純完善文案和分析模型,不斷擴充,讓企業可進行各種聊天機器人等生成式AI功能的開發。

國際大型銀行應用於輔助系統

根據OpenAI自行公布的資訊,美國跨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推出一款由OpenAI最新技術支援的高級聊天機器人,以助該公司的財務顧問團隊。該工具已經開發了1年,開發的動機是助該銀行約16,000名顧問利用該銀行大的研究和資料庫。

尤其是當財務顧問和客通話時,人工智慧系統在一旁輔助,可減輕財務顧問在回應上的負擔。例如當客問到比較複雜的問題,AI輔助系統也許可以提出較好的建議,或客問到一些專業,恰好是理財顧問不熟悉的領域時,AI輔助系統也可給出建議的答案。

荷蘭銀行(ABN AMRO)則擴大了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使用範圍,以生成銀行理財品頁面的摘要。這些容通常雜,需要大量的人力與時間編輯,但AI可以輕鬆完成此工作。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正在試驗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以協助其軟體工程師自動生程式碼。

富國銀行送員工到史丹佛大學進修

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首席資訊長梅爾塔(Chintan Mehta)在今年1月指出,引進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程式,包括該公司的擬助理應用程式,自去年3月推出以來已處理了2,000萬次互動。

但他認為這個數字還能大幅成長,今年1月他在一場舊金山的論壇「AI Impact Tour Event」上預估,實際上年互動應該能進行近1億次或更多次。富國銀行對全面導入人工智慧應用非常積極,該銀行已讓4,000名員工參加了美國史丹佛大學「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計畫(Stanford's Humancentered AI Program,簡稱HAI)。

富國銀行在該Google Dialogflow基礎上建構,並使用GooglePaLM 2 LLM動了自家的大型語言模型,讓客可透過手機用語音提問、用文字提問,把一些瑣碎、常見的問題,透過生成式AI順利地回應客,降低客服中心人員的負擔。

印度兩大民營銀行加入LLM戰局

不只歐美國家,其他國家的金融業者也越來越重視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例如,印度大型消金銀行HDFC銀行推出由大型語言模型提供支援的網站,而其競爭對手Axis銀行則運用大型語言模型,為客推出以生成式人工智慧開發出來的擬助理(類似國銀行推出財務管理小手)。

《印度時報》報導,HDFC銀行還將利用GenAILLM來編寫信用評分模型,以及過去分析師通常必須手動搜尋大量資料,才能編寫業務需求文件等。

客製化LLM訓練後 變得更「聰明」

客製化大型語言模型(Custom LLMs)現已成為銀行界中耳熟能詳的字眼,毋庸置疑,金融科技組織正在充分利用大型語言模型建立自己的優勢。

應用的共通流程大致如下,第一階段是根據特定資料訓練這些模型,以確保它們能獲得有用的資訊。國外的研究逐漸證實,大型語言模式在討論客服務和知識、數據行銷時,可發揮巨大的作用。

尤其是這些工具對於金融科技新創公司來,更能發揮對效用。從財務管理的建議到帳管理,客製化LLM有能力簡化個流程,並找出最好及最有價的重點。

而且LLM透過不斷訓練得以進化。隨著次迭代,這些語言模型都變得更加先進,這種能力有時會讓人出乎意料之外。透過這些功能,金融科技公司可以簡化其營運過程,從而提高整體效率。

過去,金融機構開發模型程序是透過實驗設計,找出最佳變數,制定最佳預測模型,例如信用評等、成交機率、詐欺偵測等。然而,在客製化LLM時代,模型是「活的」。

在傳統的大數據資料分析中,模型一個接著一個建立,也許彼此之間是獨立的。但在大型語言模型時代,模型藉由不斷的學習而精進。兩家銀行之間,即便向同一家顧問公司、資訊公司引進相同的大型語言模型,但經過12年以後,由於訓練的程、涵不同,兩家銀行的LLM模型本質上已有巨大差異。

潛力無窮 但有聲音呼籲納管

然而,若使用現成的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將有資料外洩風險。因此,國金控多為導入已開發完成大型語言模型,再以自家資料進行訓練。所謂大型語言模型,其可用算參數可以超過100億個,因此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雖然國多家金控進行資料採礦多年,已有成熟的知識管理體系,但面對大型語言模型,又是一新層次的挑戰。

此外,大型語言模型領先的OpenAI去年宣布運行ChatGPT的底層模型「GPT-3.5-Turbo」公開測試版。對於銀行業者來,新模型的成本降低了10倍,速度更快,數學能力更強,並且允許銀行業者透過API與引擎連接。對於已使用大型語言模型的摩根大通銀行、亞馬遜、威訊無線(Verizon Wireless)和埃森哲(Accenture)等來,仍刻意有限度地使用大型語言模型,以降低風險。

當然,金融機構導入大型語言模型,也並非毫無風險,例如資料正確性、是否違法使用客資料而觸法,以及前期投入成本、時間和人力都很可觀。

金融業遇到一個限制,可能來自於監理機關和現行法規,使得大型語言模型還不能有過多的「突破」作為,仍要遵循既有規範。外,金融機構部對於各種資料的使用權限,也決定了LLM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目前,已有國際學者陸續呼,應該對大型語言模型管制,不能放任AI演算法過度發揮。然而,在LLM發展初期,各行各業仍在摸索、嘗試其潛能,這樣的聲音似乎稍嫌過早。但平心而論,不論是一種模型、功效有多好,筆交易的最後都是人,其最終目的還是在於了解並滿足消費者在數位時代的期望與需求。(本文作者在媒體工作近20年,長期關注金融議題)

猜你喜歡

2025年9月

高一誠:AI為年輕員工創造新機會

2025年8月7至8日,遠在南美洲的我國友邦──巴拉圭銀行公會(ASOBAN)在首都亞松森舉辦首屆「巴拉圭銀行業年會」,廣邀國內外專家共同探討銀行業的創新趨勢,包括人工智慧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支付系統的轉型以及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之間關係的演變等。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應邀出席並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台灣銀行業應用AI的實踐經驗與成果。高一誠指出,台灣目前超過9成的銀行已經導入AI技術,且有8成展開了生成式AI的應用試驗,同時特別分享了台灣銀行業共同組成防詐產業聯盟的合作模式,如何運用AI技術有效進行提前預警。高一誠強調,AI的目的不是取代人力,而是將人們從低效工作中解放出來,為年輕世代提供更具挑戰性的職務。隨著AI提高員工生產力,銀行業薪資有望提升,進一步增強與其他產業的競爭力,這也意味著銀行業的工作職能將被重新配置,為年輕員工創造新的發展機會。面對AI主導的新時代,銀行要有明確策略、投資基礎建設、培育人才、建立聯盟合作,並營造開放的創新文化,才能成功轉型。本次演講獲得當地各家媒體廣泛報導及迴響,除了讓巴拉圭銀行家們了解到台灣穩健的經濟與金融實力,也充分展現出台灣銀行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實力。翻開台灣跟巴拉圭的歷史,自1957年建立正式邦交以來,兩國關係已延續超過67年,始終保持著異常緊密、如鋼鐵一般堅固的夥伴情誼。巴拉圭是台灣在南美洲唯一的正式邦交國,鐵桿盟誼的背後有賴於深厚的政治與經濟合作支撐。巴拉圭以農牧和再生能源為經濟支柱,而台灣是其重要的貿易夥伴,不僅是巴拉圭豬肉的最大出口市場,也是牛肉的第二大出口市場。此外,台灣長期提供發展援助,範圍涵蓋農業技術、畜牧防疫、公共衛生與人才培育,例如雙方於2018年合作創立的「臺灣–巴拉圭科技大學」,持續為這段堅實情誼注入新動能。近年南美洲部分國家出現高通膨、名目利率偏高或幣值不穩定的狀況,該地區匯率對外部衝擊敏感度亦高於全球平均。例如阿根廷在2023年通貨膨脹率高達211%,其貨幣曾一次性遭官方貶值逾50%;玻利維亞近期則因總統大選引發的全國性道路封鎖,加上政府減少燃油補貼導致今年6月起通貨膨脹率提高至24%;委內瑞拉和蘇利南近年也持續出現高通膨及貨幣大幅貶值的現象。金融方面,阿根廷的隔夜附買回利率(Overnight Repo Rate)在2023年一度高達126%,現約29%;而巴西的基準利率(Selic)近期也高達15%。相較周邊國家,巴拉圭的總體與貨幣環境較為穩定,該國央行自2024年以來把政策利率維持在6%,疫情後,通膨年增回穩到約4%的水準,整體金融條件相對穩定。巴拉圭整體銀行業呈現出「寬利差」的產業特徵,根據巴國央行統計,該國銀行產業2024年12月平均貸款年利率約為:商業貸款(>1年)11.62%、消費貸款(>1年)19.22%、信用卡14.41%;存款端則為活存1.05%、6至12個月定存6.94%、一年以上定存8.75%,反映出當地銀行以「利息收入」為主的商業模式,資料顯示該國銀行業淨利息收入占營運利潤比例平均為72.5%。由於巴拉圭銀行對淨利息收入依賴度高,市場常見以行銷檔期帶動的高額回饋,例如信用卡新卡首刷50%回饋等限時限額活動刺激辦卡與消費。過去,巴拉圭的銀行業監管體系尚不完善,曾發生少數由財務公司轉型而來的銀行,利用極高的存款利率吸引資金,卻因後續經營不善而倒閉,導致金融消費者對當地銀行存款安全產生疑慮。所幸,巴拉圭政府已注意到此問題,不僅加強了監管措施,也提高銀行設立的門檻,使整體金融環境有顯著改善。此外,由於外國銀行在巴拉圭經營業務面臨諸多限制,加上債務催收和處理流程耗時,這導致台灣的銀行鮮少涉足此地。儘管早年中國信託曾在此設立短暫分行,但之後便無其他國內銀行進駐。近期,阿根廷政府實施匯率自由化並減少補貼,導致國內物價飆漲。許多阿根廷消費者因此跨境到巴拉圭,以美元現金進行採購,這為巴拉圭帶來了大量現金流入,進而影響了當地匯率。然而,當地企業在接收這些美元現鈔時,常因鈔票污損而被銀行拒收。他們因此轉而依賴地下匯兌。儘管地下匯兌能確保資金順利到帳,卻伴隨著高額手續費。這一現象凸顯了巴拉圭正規金融體系的覆蓋率不足,部分金融需求仍得透過非正式的地下管道來滿足。巴拉圭目前共有18家銀行業者,雖然大部分屬於資產規模中等的傳統銀行,但亦不乏創新氛圍。其中,Ueno Bank純數位銀行,正以「24/7體驗中心+App開戶+自助終端機台(TED)+視訊服務機台(ROT)」顛覆傳統服務模式。他們將傳統分行櫃檯替換為更輕量的「體驗中心」與智慧據點,強調「新創感」與「空間體驗」,室內設計標榜「受自然啟發」的清新與綠化空間、內設有協作/工作與交流空間、結合咖啡吧台服務,同時提供親子等候區、球迷觀賽區等。這些元素讓分行更像開放式的社群空間,而非傳統銀行大廳,在成立後快速成為年輕客戶的首選品牌,並連續榮獲Top of Mind、Fintech Americas等獎項。此次遠赴與台灣相距最遙遠的友邦,不僅展現出台灣銀行體系的穩健發展與人工智慧的成熟應用,更為雙方金融產業交流開啟了新的篇章。台灣金融研訓院規劃與巴拉圭當地機構簽署金融培訓及課程設計的合作備忘錄,後續將在金融議題、人才培育、科技應用等方面積極推動雙邊交流與合作。雖然未來仍有文化差異與市場環境等挑戰需要克服,但透過這一步的實質互動,雙方業界建立了寶貴的互信基礎,為台巴鐵桿情誼注入金融專業領域的新動能。(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