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策略
2024年4月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扶持次世代護國群山 驅動經濟二次奇蹟
創投在台40年 公會提五大建言
今年適逢台灣創投發展40週年,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簡稱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提出五大政策建議,期盼創投業能重拾產業助力角色,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
邱德成指出,1995年至2005年是台灣創投的黃金時代。全盛時期,台灣有超過200支創投基金,募集管理的資金超過新台幣1,500億元。台灣半導體及資通訊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創投業一直扮演關鍵的支持力量。
近年來,台商海外資金大量回流,國內游資氾濫。他呼籲,政府應以政策引導1%至2%資金至創投及新創事業,由創投引領游資投資新創事業,扶持次世代護國群山,驅動台灣經濟第二次奇蹟。
新創事業百花齊放 政策力道要積極激勵
政府將扶植創新創業視為重點政策。邱德成認為,若新創事業百花齊放,可望以創新驅動經濟奇蹟,但目前政策力道仍顯不足,各項激勵措施不夠積極。
因此,創投公會向政府提出五點建言,分別是擴大天使投資抵減適用範圍,全面鼓勵營利事業及創投公司投資新創;以租稅誘因鼓勵新設創投基金高比例投資新創,引導社會游資投資新創;調低有限合夥創投事業投資新創適用租稅穿透門檻;協助臺灣證券交易所及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建構完善的新創資本市場,實踐每年百家新創出場的目標;提供租稅誘因,鼓勵大企業併購新創事業。
邱德成表示,40年前政府以租稅優惠為誘因,引進創業投資,大舉投資策略性工業,打造台灣經濟奇蹟。過去20年間,台灣科技產業屢獲豐收,政府卻逐步取消當年的激勵措施。於此之際,新加坡已超越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的新創天堂,日本在新創投資上的力度也超越台灣。
「去年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升格為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但與日本設立專門的新創大臣相比,顯示出台灣政府對新創的關注仍有所不足。」邱德成認為,未來政府若未加大對創投及新創的支持,恐將不利於台灣產業長遠發展。
就資金角度,台灣近幾十年累積的資金規模不小,但為數眾多的投資都放在海外。例如壽險業超過新台幣34兆元的資產規模,近70%投資於海外。還有銀行、企業及個人的海外投資部位也相當可觀,而國內主要投資項目則配置於房地產及上市櫃股票。
邱德成強調,政府應以政策鼓勵「加大投資」和「勇於創新」,推動台灣持續向前,迎向新世代挑戰。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的競選政見要以創新驅動再創台灣經濟奇蹟,若要成就此項政見,一定要有創投公司投入參與。
引領社會游資 把握AI浪潮機會
台灣應發展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由台積電引領,帶動上游IC設計、下游封裝及周邊耗材與設備等建構的完整半導體產業鏈,具有全球絕對競爭優勢。如今單台積電一家公司占了臺灣證交所市值權重超過30%,一家公司起伏可影響台股加權指數整體表現,這在世界先進國家非常少見。
就風險層面考量,台灣應適度進行產業面分散,「讓創投公司引領社會游資,加碼投資新創事業,是打造新創雨林,扶持次世代護國群山的不二法門。」邱德成建議,台灣新興產業,包含AI和數位、永續能源、生技醫療及長照等產業,都是值得投入的領域,也與全球發展趨勢相符。
未來,AI將普及化並成為基礎建設,在此基礎上展開自駕車、人形機器人等各種應用服務。例如2022年下半年,OpenAI開啟生成式AI,預計未來10年至15年將創造全新商機,台灣創投和新創可把握AI浪潮下的機會。
全球氣候變遷下,循環經濟及永續能源產業蘊藏龐大商機。台灣以製造業為主,所有廠商都面臨減少碳排、節約用水、回收再製等環保議題,顯見綠色永續投資是可長達幾十年持續進行的項目。
台灣金融機構近來也很重視ESG的投融資項目。邱德成表示,政府應鼓勵落實ESG,重視並積極獎勵企業及金融業的資源挹注新創及創投事業,以創新驅動台灣經濟發展及永續經營。
世界先進國家目前都面臨高齡化議題,可預期的是相關醫療支出將持續增加。高齡化通常也伴隨著更多慢性病、身體機能退化、癌症或身心疾病等。生技醫療行業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產業,不但需要更多專業人才和資金挹注,還能創造可觀產值。例如丹麥製藥公司Novo Nordisk過去以糖尿病控制為主,近期改良新藥,開發出熱門減肥藥Ozempic和Wegovy,市值甚至超過丹麥GDP。
組成國家隊 建構長照產業鏈
台灣同樣面臨高齡化,長照產業是必須發展及投資的項目。對創投業而言,因資金規模有限,加上創投基金有7至10年不等的存續年限,短時間內要創造高報酬回饋股東,所以通常選擇半導體、IC設計、車用、WEB3、數位經濟等高速成長產業投資。
邱德成表示,台灣已有私募股權(PE)機制,在國發會支持下,本土PE已有相關明確法源可供依循,建議可由具有豐富經驗的PE業者,搭配保險業充沛資金來投資推動,再引進日本等國外已發展成熟的長照機構與管理團隊,協助台灣健全本土長照事業發展。
就創投投資長照事業來說,邱德成以汽車產業供應鏈為例,提出不同觀點。台灣近幾十年致力打造本土化汽車品牌,但礙於市場規模而未實現。不過,在發展汽車產業過程中,建構了完整汽車產業供應鏈體系,包括車燈龍頭帝寶、車體鈑金零件龍頭東陽、車用線束大廠貿聯、車用電子大廠為升等。
未來可由壽險業搭配專業PE布局台灣長照產業,再由創投投資長照周邊相關產業鏈,例如生技、醫療照護如復健、營養品、AIoT智能醫療器材、長照場域、自動化照護如機器人等。
邱德成創立的益鼎創投,過去曾透過投資盛弘、大樹、承業、祝三、慧誠智醫及許多新藥開發生技業者,協助台灣逐步建立長照產業周邊體系。他深具信心地說,未來若能組成台灣長照國家隊,建構完整長照產業商業模式,並複製到海外其他國家,相信在全球高齡化趨勢下,台灣將累積另一強韌的經濟實力。(本文作者為資深媒體人,長期觀察經濟金融,現在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