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另類投資規模已超過10兆美元,成為國際資產管理業務焦點。台灣可考慮搭上這股國際私募債權的發展趨勢,讓國內資金透過私募資產管理,擁有投資標的更多元、投資收益更好的運用方式,將有助於台灣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邁進。過去資產管理業務著重在包括股權、債權及現金這一個「傳統投資」區塊,但近年除了上述區塊的「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s),投資規模在2023年已經成長到超過10兆美元,投資範圍則遍及(依規模排序):私募股權、不動產、基礎建設及私募債權等類別,且在國際金融市場利率環境變動
轉型金融已成為推動高碳排產業邁向低碳與淨零排放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從國際間對轉型金融定義與標準的未達共識,到地緣政治帶來的市場波動,皆為其發展蒙上不確定性。
轉型金融不若ESG那樣遙不可及,而被寄予減碳厚望。然而,何謂轉型?原則為何?國際間尚缺共識,在過渡期不免陷入假轉型、真漂綠的爭議。
複雜的永續法令規範,導致歐洲企業合規成本負擔加重,因此歐盟正在鬆綁法規,預計在2029年前,降低35%以上的中小企業行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