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2024年2月
智慧金融 共「想」盛舉
2023年校園金融創意競賽
土地銀行與台灣金融研訓院共同主辦「2023年校園金融創意競賽」,參賽提案圍繞著淨零排放、高齡、AI技術等主題,最終由北科大「Futurine Design Lab」以「土地小種子育成親子帳戶」為提案,從親子理財發想,打敗逾百支隊伍拿下金獎。
臺灣土地銀行與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共同主辦「2023年校園金融創意競賽」,競賽以金融服務為主軸,邀請青年學子從日常生活情境中的不便之處發想,針對痛點尋求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或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鼓勵實現對金融科技之創新創意,同時也針對土地銀行現有金融服務提出優化,或改善實務建議,透過企劃書及多元展示的方式發表金融創意構想與創新成果。
分勝負! 上百支隊伍、3個月較勁
2023年校園金融創意競賽的主題,以AI、企業網站優化、行動支付、綠色金融、永續發展(ESG)為主,上百支隊伍在歷經3個月的較勁後,12月7日進行最終決賽,入圍決賽的8支隊伍必須以活潑、多元的方式來進行現場簡報、說明企劃書內容,再由評審們現場進行統問統答,也考驗了學生們的臨場反應。
決賽現場出席的專家與評審包括台灣金融研訓院副院長林仲威、臺灣土地銀行副總經理林坤地、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凱君、國立成功大學未來智慧工場執行長蔡妤珮、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客戶成長與數位創新協理林大中、臺灣土地銀行企劃部經理石宛平以及臺灣土地銀行電子金融部經理章本斐。
臺灣土地銀行副總經理林坤地在頒獎前,先感謝各位學子熱情響應參與土地銀行跟金研院舉辦的校園創意競賽。他表示,目前金融環境跟科技發展變化非常快速,銀行客戶現在對於金融工具使用,已經從信用卡、網路銀行逐步轉移到各種交易App與行動支付,特別是2023年在ChatGPT橫空出世之後,外界開始對於人工智慧在金融技術上,如何支援並改善既有服務或創新應用有很高期許。
林坤地表示,土地銀行為百分之百的公股銀行,目前在建築放款、房屋貸款、不動產信託以及不動產證券化等業務,於業界都擁有領先地位,舉辦這項金融創意提案競賽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在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金融環境裡面,找到保持優良經營績效的方法,也希望透過這些激盪,能不斷努力、不斷突破、不斷創新,持續應用新的金融科技,提供更完善、更有效率的服務設施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讓土地銀行在金融科技中維持領先地位。
各面向! 金融永續、線上整合、AI與數位金融
談到這次競賽,林坤地指出,參賽題目可說是包羅萬象,從金融永續、研發線上整合服務、甚至包含人工智慧與數位金融服務,都可以感受到同學們的用心,決賽8支隊伍已經是打敗超過百組勁敵,大家都是經歷過發掘問題、透過團隊合作共同思考出解決方案,再以創意提案、簡報製作,甚至在現場跟評審溝通,期許學子們在未來可以秉持這種熱誠、決心與多元化創意來改變這個社會。
金研院副院長林仲威致詞時也笑稱,「現在上台前都要問問ChatGPT致詞該說些什麼!」他表示,金研院主要負責八大公股行庫的新進人員招募與訓練,在與新進人員面試或對談時,總是會問對方在校期間有參與過哪些社團或競賽,在這些活動及團隊中扮演什麼角色、結果如何,期望各位學子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獲取經驗、得到獎金,充分發揮角色的功能,而不是搭便車,未來不管是進修或是工作面試時,這些經歷都可幫工作加分,希望不要浪費這樣的機會,好好享受這個競賽的歷程。
林仲威說,土地銀行雖然較少出現在報章雜誌上,即便是百分之百的國營行庫,也全力配合環境跟科技進步,積極啟動內部數位轉型跟永續轉型,2023年競賽隊伍的提案都談到金融科技,甚至有一半以上在講「綠色」,這就是近年來的顯學,鼓勵年輕人利用年輕創意、無畏勇氣跟企圖心,協助金融業界面對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棘手的問題;對金融業者而言,同時也可以透過新一代的力量找到最適合的解法,形成共識。
「每一天只要多1%的努力,持續進步365天,累積下來的結果也很驚人。」林仲威勉勵參賽者持續終生學習,金研院身為國內最大的金融研訓機構,負責金融實務教育培育、證照考試以及公股銀行新進人員招募,期望學子們未來進入金融業,可以有更多互相交流合作的機會。
這次獲得金獎的提案為「土地小種子育成親子帳戶」,這是由臺北科技大學組成的「Futurine Design Lab」隊伍所發想,內容主要是依照年齡來提供差異化金融教育與服務,增進用戶存款與投資,同時也提高顧客的黏著度與忠誠度。在技術方面,利用AI和大數據,為不同年齡兒童與家長量身訂製理財建議;在金融教育部分,利用遊戲化方式在線上與線下進行財務教育,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理財,將社會參與融入金融產品服務,進而強化品牌形象。
找痛點! 親子理財不符需求 催生創意
有別於其他隊伍多以淨零排放、高齡金融為主,「Futurine Design Lab」反以親子為主題。「Futurine Design Lab」隊長邱渝涵表示,自身有一個4歲小孩,第一次農曆春節拿到壓歲錢的時候,想要替孩子進行理財,但查遍現在各家親子銀行都不符合需求,最後只好選擇最簡單的郵局來替孩子儲蓄。
邱渝涵說,看到土地銀行與金研院舉辦競賽活動的時候,腦中就馬上浮現自身的經驗,希望可以透過這次機會實現,即便同團隊的夥伴們可能還沒有親子理財的需求,但透過進行圖像設計、收集資料等分工,大家逐步把這個發想實現出來。
綠題材! 融資企業提供「碳權回饋」獲銀獎
「永續綠色碳權貸款」則是針對融資企業提供「碳權回饋」,以不同審核依據來提供差別利率,這發想也在眾多「綠色題材」中脫穎而出,獲得銀獎。
「永續綠色碳權貸款」研究團隊參考包括「京都議定書」准許各國交易碳排放配額,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於2023年三讀通過後,預計從2024年開始徵收碳費,金管會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鼓勵金融機構將永續經濟活動指引納入投資、融資的評估中,甚至在「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中,預計2029年全上市櫃公司須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查證等近期的相關背景。
團隊調查土地銀行的主要客群,發現客群大宗為高碳排企業,具有未來的減碳實力,因此在實作上,提案團隊建議以「碳權轉移之寬鬆程度」提供兩種方案,包括直接轉移與間接轉移,也就是如果未來政策走向為「碳權轉移自由」,可以透過造林業來抵銷土地銀行自身的碳排量,再將剩餘碳權進行回饋,達到直接回饋碳權的效果,若政策走向為「碳權轉移困難」,未來以林地所有權轉移,並輔導客戶取得碳驗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達到間接回饋碳權的效果。
研究團隊建議,應成立碳權部門以密切追蹤相關政策及認證,並整合舊有貸款方案,提供客戶彈性轉移之服務,因應未來挑戰與需求的變化,期望未來企業融資購置減碳設備時,土地銀行不僅可以從利息中獲利,同時也可以創造額外的碳匯,實現永續發展與商業模式之雙贏。
「數位頑童」為全場最資深的團隊,以「銀髮族金融服務整合方案Coffee, Tea or ME?最有溫度的行動秘書(小ME)」提案拿下銅獎。這項提案考慮到高齡化社會的趨勢,為銀髮族提供定製化的金融服務,引進ChatGPT語音機器人,提供易於使用的語音互動服務,甚至建議可以在長輩的社交場所,啟用「行動咖啡銀行電動車」,將金融服務帶入長輩生活圈,深入角落,直接面對面指導長輩使用。
「數位頑童」團隊表示,提案的發想著重普惠金融,讓服務普遍、可及於銀髮族,考量到銀髮族較年輕族群容易忘記密碼,規劃實施「eKYC臉部辨識技術」,確保金融交易的安全,同時也重視人性化設計,以適應銀髮族對於新科技的使用,通過移動咖啡銀行車來促進社區間的互動與聯繫,讓銀髮族願意嘗試、有問題就近可問,提高銀髮族接近金融科技的意願,開拓銀行業針對銀髮族的新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