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2024年2月

智慧金融 共「想」盛舉

2023年校園金融創意競賽
採訪、撰文:曾文川

土地銀行與台灣金融研訓院共同主辦「2023年校園金融創意競賽」,參賽提案圍繞著淨零排放、高齡、AI技術等主題,最終由北科大「Futurine Design Lab」以「土地小種子育成親子帳戶」為提案,從親子理財發想,打敗逾百支隊伍拿下金獎。

灣土地銀行與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共同主辦「2023年校園金融創意競賽」,競賽以金融服務為主軸,邀請青年學子從日常生活情境中的不便之處發想,針對痛點尋求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或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鼓勵實現對金融科技之創新創意,同時也針對土地銀行現有金融服務提出優化,或改善實務建議,透過企劃書及多元展示的方式發表金融創意構想與創新成果。

分勝負! 上百支隊伍、3個月較勁

2023年校園金融創意競賽的主題,以AI、企業網站優化、行動支付、綠色金融、永續發展(ESG)為主,上百支隊伍在歷經3個月的較勁後,12月7日進行最終決賽,入圍決賽的8支隊伍必須以活潑、多元的方式來進行現場簡報、說明企劃書內容,再由評審們現場進行統問統答,也考驗了學生們的臨場反應。

決賽現場出席的專家與評審包括台灣金融研訓院副院長林仲威、臺灣土地銀行副總經理林坤地、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凱君、國立成功大學未來智慧工場執行長蔡妤珮、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客戶成長與數位創新協理林大中、臺灣土地銀行企劃部經理石宛平以及臺灣土地銀行電子金融部經理章本斐。

臺灣土地銀行副總經理林坤地在頒獎前,先感謝各位學子熱情響應參與土地銀行跟金研院舉辦的校園創意競賽。他表示,目前金融環境跟科技發展變化非常快速,銀行客戶現在對於金融工具使用,已經從信用卡、網路銀行逐步轉移到各種交易App與行動支付,特別是2023年在ChatGPT橫空出世之後,外界開始對於人工智慧在金融技術上,如何支援並改善既有服務或創新應用有很高期許。

林坤地表示,土地銀行為百分之百的公股銀行,目前在建築放款、房屋貸款、不動產信託以及不動產證券化等業務,於業界都擁有領先地位,舉辦這項金融創意提案競賽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在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金融環境裡面,找到保持優良經營績效的方法,也希望透過這些激盪,能不斷努力、不斷突破、不斷創新,持續應用新的金融科技,提供更完善、更有效率的服務設施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讓土地銀行在金融科技中維持領先地位。

各面向! 金融永續、線上整合、AI與數位金融

談到這次競賽,林坤地指出,參賽題目可說是包羅萬象,從金融永續、研發線上整合服務、甚至包含人工智慧與數位金融服務,都可以感受到同學們的用心,決賽8支隊伍已經是打敗超過百組勁敵,大家都是經歷過發掘問題、透過團隊合作共同思考出解決方案,再以創意提案、簡報製作,甚至在現場跟評審溝通,期許學子們在未來可以秉持這種熱誠、決心與多元化創意來改變這個社會。

金研院副院長林仲威致詞時也笑稱,「現在上台前都要問問ChatGPT致詞該說些什麼!」他表示,金研院主要負責八大公股行庫的新進人員招募與訓練,在與新進人員面試或對談時,總是會問對方在校期間有參與過哪些社團或競賽,在這些活動及團隊中扮演什麼角色、結果如何,期望各位學子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獲取經驗、得到獎金,充分發揮角色的功能,而不是搭便車,未來不管是進修或是工作面試時,這些經歷都可幫工作加分,希望不要浪費這樣的機會,好好享受這個競賽的歷程。

林仲威說,土地銀行雖然較少出現在報章雜誌上,即便是百分之百的國營行庫,也全力配合環境跟科技進步,積極啟動內部數位轉型跟永續轉型,2023年競賽隊伍的提案都談到金融科技,甚至有一半以上在講「綠色」,這就是近年來的顯學,鼓勵年輕人利用年輕創意、無畏勇氣跟企圖心,協助金融業界面對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棘手的問題;對金融業者而言,同時也可以透過新一代的力量找到最適合的解法,形成共識。

「每一天只要多1%的努力,持續進步365天,累積下來的結果也很驚人。」林仲威勉勵參賽者持續終生學習,金研院身為國內最大的金融研訓機構,負責金融實務教育培育、證照考試以及公股銀行新進人員招募,期望學子們未來進入金融業,可以有更多互相交流合作的機會。

這次獲得金獎的提案為「土地小種子育成親子帳戶」,這是由臺北科技大學組成的「Futurine Design Lab」隊伍所發想,內容主要是依照年齡來提供差異化金融教育與服務,增進用戶存款與投資,同時也提高顧客的黏著度與忠誠度。在技術方面,利用AI和大數據,為不同年齡兒童與家長量身訂製理財建議;在金融教育部分,利用遊戲化方式在線上與線下進行財務教育,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理財,將社會參與融入金融產品服務,進而強化品牌形象。

找痛點! 親子理財不符需求 催生創意

有別於其他隊伍多以淨零排放、高齡金融為主,「Futurine Design Lab」反以親子為主題。「Futurine Design Lab」隊長邱渝涵表示,自身有一個4歲小孩,第一次農曆春節拿到壓歲錢的時候,想要替孩子進行理財,但查遍現在各家親子銀行都不符合需求,最後只好選擇最簡單的郵局來替孩子儲蓄。

邱渝涵說,看到土地銀行與金研院舉辦競賽活動的時候,腦中就馬上浮現自身的經驗,希望可以透過這次機會實現,即便同團隊的夥伴們可能還沒有親子理財的需求,但透過進行圖像設計、收集資料等分工,大家逐步把這個發想實現出來。

綠題材! 融資企業提供「碳權回饋」獲銀獎

「永續綠色碳權貸款」則是針對融資企業提供「碳權回饋」,以不同審核依據來提供差別利率,這發想也在眾多「綠色題材」中脫穎而出,獲得銀獎。

「永續綠色碳權貸款」研究團隊參考包括「京都議定書」准許各國交易碳排放配額,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於2023年三讀通過後,預計從2024年開始徵收碳費,金管會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鼓勵金融機構將永續經濟活動指引納入投資、融資的評估中,甚至在「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中,預計2029年全上市櫃公司須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查證等近期的相關背景。

團隊調查土地銀行的主要客群,發現客群大宗為高碳排企業,具有未來的減碳實力,因此在實作上,提案團隊建議以「碳權轉移之寬鬆程度」提供兩種方案,包括直接轉移與間接轉移,也就是如果未來政策走向為「碳權轉移自由」,可以透過造林業來抵銷土地銀行自身的碳排量,再將剩餘碳權進行回饋,達到直接回饋碳權的效果,若政策走向為「碳權轉移困難」,未來以林地所有權轉移,並輔導客戶取得碳驗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達到間接回饋碳權的效果。

研究團隊建議,應成立碳權部門以密切追蹤相關政策及認證,並整合舊有貸款方案,提供客戶彈性轉移之服務,因應未來挑戰與需求的變化,期望未來企業融資購置減碳設備時,土地銀行不僅可以從利息中獲利,同時也可以創造額外的碳匯,實現永續發展與商業模式之雙贏。

「數位頑童」為全場最資深的團隊,以「銀髮族金融服務整合方案Coffee, Tea or ME?最有溫度的行動秘書(小ME)」提案拿下銅獎。這項提案考慮到高齡化社會的趨勢,為銀髮族提供定製化的金融服務,引進ChatGPT語音機器人,提供易於使用的語音互動服務,甚至建議可以在長輩的社交場所,啟用「行動咖啡銀行電動車」,將金融服務帶入長輩生活圈,深入角落,直接面對面指導長輩使用。

「數位頑童」團隊表示,提案的發想著重普惠金融,讓服務普遍、可及於銀髮族,考量到銀髮族較年輕族群容易忘記密碼,規劃實施「eKYC臉部辨識技術」,確保金融交易的安全,同時也重視人性化設計,以適應銀髮族對於新科技的使用,通過移動咖啡銀行車來促進社區間的互動與聯繫,讓銀髮族願意嘗試、有問題就近可問,提高銀髮族接近金融科技的意願,開拓銀行業針對銀髮族的新市場機遇。

猜你喜歡

2025年9月

高一誠:AI為年輕員工創造新機會

2025年8月7至8日,遠在南美洲的我國友邦──巴拉圭銀行公會(ASOBAN)在首都亞松森舉辦首屆「巴拉圭銀行業年會」,廣邀國內外專家共同探討銀行業的創新趨勢,包括人工智慧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支付系統的轉型以及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之間關係的演變等。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應邀出席並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台灣銀行業應用AI的實踐經驗與成果。高一誠指出,台灣目前超過9成的銀行已經導入AI技術,且有8成展開了生成式AI的應用試驗,同時特別分享了台灣銀行業共同組成防詐產業聯盟的合作模式,如何運用AI技術有效進行提前預警。高一誠強調,AI的目的不是取代人力,而是將人們從低效工作中解放出來,為年輕世代提供更具挑戰性的職務。隨著AI提高員工生產力,銀行業薪資有望提升,進一步增強與其他產業的競爭力,這也意味著銀行業的工作職能將被重新配置,為年輕員工創造新的發展機會。面對AI主導的新時代,銀行要有明確策略、投資基礎建設、培育人才、建立聯盟合作,並營造開放的創新文化,才能成功轉型。本次演講獲得當地各家媒體廣泛報導及迴響,除了讓巴拉圭銀行家們了解到台灣穩健的經濟與金融實力,也充分展現出台灣銀行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實力。翻開台灣跟巴拉圭的歷史,自1957年建立正式邦交以來,兩國關係已延續超過67年,始終保持著異常緊密、如鋼鐵一般堅固的夥伴情誼。巴拉圭是台灣在南美洲唯一的正式邦交國,鐵桿盟誼的背後有賴於深厚的政治與經濟合作支撐。巴拉圭以農牧和再生能源為經濟支柱,而台灣是其重要的貿易夥伴,不僅是巴拉圭豬肉的最大出口市場,也是牛肉的第二大出口市場。此外,台灣長期提供發展援助,範圍涵蓋農業技術、畜牧防疫、公共衛生與人才培育,例如雙方於2018年合作創立的「臺灣–巴拉圭科技大學」,持續為這段堅實情誼注入新動能。近年南美洲部分國家出現高通膨、名目利率偏高或幣值不穩定的狀況,該地區匯率對外部衝擊敏感度亦高於全球平均。例如阿根廷在2023年通貨膨脹率高達211%,其貨幣曾一次性遭官方貶值逾50%;玻利維亞近期則因總統大選引發的全國性道路封鎖,加上政府減少燃油補貼導致今年6月起通貨膨脹率提高至24%;委內瑞拉和蘇利南近年也持續出現高通膨及貨幣大幅貶值的現象。金融方面,阿根廷的隔夜附買回利率(Overnight Repo Rate)在2023年一度高達126%,現約29%;而巴西的基準利率(Selic)近期也高達15%。相較周邊國家,巴拉圭的總體與貨幣環境較為穩定,該國央行自2024年以來把政策利率維持在6%,疫情後,通膨年增回穩到約4%的水準,整體金融條件相對穩定。巴拉圭整體銀行業呈現出「寬利差」的產業特徵,根據巴國央行統計,該國銀行產業2024年12月平均貸款年利率約為:商業貸款(>1年)11.62%、消費貸款(>1年)19.22%、信用卡14.41%;存款端則為活存1.05%、6至12個月定存6.94%、一年以上定存8.75%,反映出當地銀行以「利息收入」為主的商業模式,資料顯示該國銀行業淨利息收入占營運利潤比例平均為72.5%。由於巴拉圭銀行對淨利息收入依賴度高,市場常見以行銷檔期帶動的高額回饋,例如信用卡新卡首刷50%回饋等限時限額活動刺激辦卡與消費。過去,巴拉圭的銀行業監管體系尚不完善,曾發生少數由財務公司轉型而來的銀行,利用極高的存款利率吸引資金,卻因後續經營不善而倒閉,導致金融消費者對當地銀行存款安全產生疑慮。所幸,巴拉圭政府已注意到此問題,不僅加強了監管措施,也提高銀行設立的門檻,使整體金融環境有顯著改善。此外,由於外國銀行在巴拉圭經營業務面臨諸多限制,加上債務催收和處理流程耗時,這導致台灣的銀行鮮少涉足此地。儘管早年中國信託曾在此設立短暫分行,但之後便無其他國內銀行進駐。近期,阿根廷政府實施匯率自由化並減少補貼,導致國內物價飆漲。許多阿根廷消費者因此跨境到巴拉圭,以美元現金進行採購,這為巴拉圭帶來了大量現金流入,進而影響了當地匯率。然而,當地企業在接收這些美元現鈔時,常因鈔票污損而被銀行拒收。他們因此轉而依賴地下匯兌。儘管地下匯兌能確保資金順利到帳,卻伴隨著高額手續費。這一現象凸顯了巴拉圭正規金融體系的覆蓋率不足,部分金融需求仍得透過非正式的地下管道來滿足。巴拉圭目前共有18家銀行業者,雖然大部分屬於資產規模中等的傳統銀行,但亦不乏創新氛圍。其中,Ueno Bank純數位銀行,正以「24/7體驗中心+App開戶+自助終端機台(TED)+視訊服務機台(ROT)」顛覆傳統服務模式。他們將傳統分行櫃檯替換為更輕量的「體驗中心」與智慧據點,強調「新創感」與「空間體驗」,室內設計標榜「受自然啟發」的清新與綠化空間、內設有協作/工作與交流空間、結合咖啡吧台服務,同時提供親子等候區、球迷觀賽區等。這些元素讓分行更像開放式的社群空間,而非傳統銀行大廳,在成立後快速成為年輕客戶的首選品牌,並連續榮獲Top of Mind、Fintech Americas等獎項。此次遠赴與台灣相距最遙遠的友邦,不僅展現出台灣銀行體系的穩健發展與人工智慧的成熟應用,更為雙方金融產業交流開啟了新的篇章。台灣金融研訓院規劃與巴拉圭當地機構簽署金融培訓及課程設計的合作備忘錄,後續將在金融議題、人才培育、科技應用等方面積極推動雙邊交流與合作。雖然未來仍有文化差異與市場環境等挑戰需要克服,但透過這一步的實質互動,雙方業界建立了寶貴的互信基礎,為台巴鐵桿情誼注入金融專業領域的新動能。(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