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資本市場,程式交易、高頻交易已漸趨主流,雖然有些程式已內建避險機制,但虛假訊息危害還是很大,台灣金融產業應設想對岸可能的攻擊路徑,並改善自身的弱點,建立預警系統,擬訂各種應變計畫,不斷演練。為讓金融從業人員更清楚認識中國襲擾,以及了解人工智慧(AI)日益普及對金融業的影響,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國家安全架構下的金融資安與韌性」研討會,以提高對危機的應變意識與能力。金研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林士傑表示,金融科技快速發展,雖然帶來便利,卻伴隨前所未有的風險,跨國網路攻擊現已是台灣金融秩序穩定的重大威脅,「在國家安全的框
國內金控布局雲端、人才與內部平台,打造內部AI軍團,從聊天機器人、房貸估價到醫療判讀,全面加速搶進金融戰場,力拚效率轉型與獲利極限。
台灣金融業運用AI程度仍屬初期階段,金管會鼓勵兼顧創新與風險,一方面善用AI技術的優勢,追求創新與效益;另一方面妥善控管潛在風險,打造可信賴的數位金融環境。
電子遊戲產業的消費群早已從青少年轉向青壯年的經濟中堅,全球主力玩家近40億人口,也令人關注遊戲產業驅動的龐大訂閱、IAP金流與數位金融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