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 其他
2023年11月
台資銀行追隨台商 前進越南尋金脈
擁抱新南向大商機
越南近期被看好成為美國友岸外包新盟友,多家台資銀行也相繼前往,設立據點,他們嗅到哪些商機?又如何看待越南市場最新變化?
美中貿易戰已持續數年,當中受惠供應鏈移轉效益最大的國家之一,就是越南,而越南近來更加受到世界矚目,例如近期美國總統拜登親自拜訪了越南並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使越南再被看好成為美國友岸外包的新盟友,而去年外資投資越南達200億美元,亦再創10年新高,目前台資銀行則在越南有12家分行、1家子行,包括北富銀、一銀、國泰世華銀、永豐銀、兆豐、華銀、玉山銀、中信銀都在越南設有據點,那麼,這些銀行如何看待越南市場的最新變化?
北富銀、一銀是唯一在南越的胡志明、北越的河內都有布點的國銀,其中北富銀還有第三個據點――平陽分行。
北富銀 看好台商電子聚落 北越漸成形
北富銀指出,其越南地區分行今年前9月的稅前淨利占整體海外分行12%,較去年同期成長10%。對於越南最新的經濟情況,北富銀分析,越南在2022年GDP成長率8.02%,已為東協第二大,僅次於馬來西亞8.7%,今年直至9月,外商投資(FDI)達202億美元,年增率7.7%,而2022全年的FDI則為277億美元,為東協第三,僅次於新加坡的1,950億美元、印尼的430億美元,被外資看好程度由此可見。
北富銀分析,近兩年,越南主要受惠美中貿易戰,使得許多原本在中國生產的產業出走到越南,其中大型電子業持續移往北越,後續供應商亦隨之進駐,北越台商之電子聚落因而逐漸成形。
歐美需求不振 傳產營收下滑是警訊
儘管電子聚落逐漸成形,但另一方面,北富銀也指出,傳產部分如家具業、鞋業、紡織業等則受歐美需求不振,存貨去化因素影響,營收普遍下滑,由越南海關統計,直至9月的出口額,家具業減少21%、鞋業減少18%、紡織業減少12%可見一斑,亦造成越南台資銀行在放款成長上面臨挑戰。
一銀 供應鏈移轉 帶動工業、不動產熱絡
第一銀行目前在全球共42處海外據點,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9月,越南地區分行約占整體海外分行近2成的獲利,重要性由此可見。對於近幾年來的越南發展利基,一銀分析,越南自由貿易協定及投資協定使得企業享有不少優惠關稅政策,提高產品競爭力,加以當地交通便利,人力資源充足且成本較低,對外商仍具投資誘因及吸引力。
尤其近年受惠於美中貿易戰,一銀分析,除了台商紛紛轉向東南亞布局,其中又以北越為電子大廠重要聚落,對此一銀進而點兵,除富士康之外,仁寶、緯創、和碩、英業達、廣達等電子代工大廠也陸續進駐,其上下游零組件廠商也跟著前進越南,不只在北越形成「筆記型電腦產業鏈」,同時也帶動北越工業不動產需求熱絡!
除了供應鏈移轉效應,一銀還看好另外兩項台資銀行在越南市場的發展利基,一個是在中國的台商因近年封城影響生產,加上中國人工成本上升,陸續將生產據點轉進越南,有利於分行在設廠初期招攬資本金帳戶開立,及後續建廠資金需求往來;另一個則是大型台灣上市櫃公司進駐越南,隨後帶入的供應鏈中小型廠商,將有利於分行招攬業務。
國泰世華銀 地處南海戰略要道 具掌握產業野心
國泰世華銀行目前透過集團在越南投資的世越銀行,布局越南業務。對此,國泰世華指出,越南市場是國泰世華很重要的策略發展地區,獲利貢獻居重要占比,未來更希望透過其投入的成長,讓銀行能夠有機會和越南經濟一起共榮、繼續提高海外獲利貢獻度。
對於越南當地情況,國泰世華銀分析,隨全球產業供應鏈調整,生產商必須在其他國家建構另一個生產基地與供應鏈,此時,越南成為了企業首選地之一,已成為全球客戶指定設廠點的熱門區域,而且除了供應鏈重組,加上越南地處南海戰略要道,並且具掌握未來產業的野心,均使其成為不容忽視的市場。
對北越成為電子製造重鎮,國泰世華銀認為,越南北方近中國、能與中國廠區整合,並逐漸形成產業分工,因此外資大量進駐工業區內,不僅台灣電子五哥包括廣達、緯創、和碩、英業達、仁寶等齊聚於此,日、韓系大廠亦紛紛湧入,全球電子製造大廠在北越可說是遍地開花。
期待高附加價值產業進駐
此外,國泰世華銀也認為,越南之所以吸引大批外資爭相投入,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越南擁有許多自由貿易協定、關稅互惠機制,這也是吸引台商陸續進駐越南進行生產、製造的重要原因,這些台商亦都成為台資銀行優先服務的對象。
但另一方面,國泰世華銀亦點出台資銀行未來布局面臨的挑戰。在蓬勃的外資,如新加坡、香港、日本和韓國等大舉投資,以往被視為較廉價的勞動力跟土地,近年來逐漸水漲船高,加上越南政府在招商引資時,也期待高附加價值的產業能進駐,且當地的政令隨時有新規公布或是變化的可能性,台資銀行應確實做好風險控管、法令遵循,隨時注意政策變化,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掌握資訊脈動。
永豐銀 與台資同業合作 爭取高科技產業鏈商機
永豐銀行已在胡志明市設有分行,近年獲利皆有2位數成長,主要業務來源除台資企業外,近年亦積極在地化發展當地越資企業業務,目前台資與越資業務比重各半。現在永豐銀正積極透過和台資同業合作,不斷在北越擴充人力,爭取高科技產業鏈的商機,對於越南產業經濟變化的關鍵點,永豐銀行認為,可用美中貿易戰時間點2018年來切分觀察產業聚落的變化。
對此,永豐銀進而分析,美中貿易戰2018年開打前,台商主要集中於南越胡志明市周邊省分,產業以傳統產業傢俱、鞋業、紡織業為主,聚焦於勞動密集產業,南越省分除較其他地區省分人口較為密集、勞動力充足、薪資低廉等因素外,後續再因越南持續與世界各國簽訂並實施新一代自由貿易協定,如CPTPP、EVFTA、AEC、RCEP等,使自行車產業等亦接續自中國移入南越。
美中貿易戰2018年開打後,銷往美國的產品供應鏈就開始加速移動至越南設廠,主要為電子零組件供應鏈,包括網通、手機電子零組件、伺服器、主機板,其中網通和伺服器這兩大類不僅受關稅影響,亦有美中科技戰的資安疑慮,故產能轉移現象顯著,2023年9月中旬,美國總統拜登至越南河內拜訪,加強美越間合作關係,產業聚落則集中在北越河內周邊省分,部分原因係因北越接近過去中國廣東及沿海城市,原料可透過陸運取得,時間及成本等具有相對優勢。
對於未來業務布局方向,永豐銀也表示,銀行的核心業務現仍以企金業務為主,但鑑於越南龐大的內需消費巿場,胡志明巿分行現在已開辦消費金融業務,並積極進行軟硬體投資,以維持成長動能。
目前亦設有胡志明市分行的華南銀行分析,因越南具人口紅利及勞力成本低廉優勢,自當地改革開放及美中貿易戰以來,已吸引大量國外資金設廠投資,越南經濟成長動能尚佳;近年來,台商持續將產業鏈移轉至越南,在當地的布局涵蓋電子業及紡織業等,其中北越地區多為資本及技術密集的電子產業為主,南越地區則以傳統產業居多,包括紡織、成衣、製鞋及汽車零組件等。
兆豐銀 赴越南考察台商多 謹慎評估授信品質
兆豐銀行亦在胡志明市設有分行,對於獲利狀況,兆豐銀指出,越南據點獲利占兆豐銀的全體海外據點獲利約9%。兆豐銀觀察,越南原本即為台商在東南亞投資熱點,而在受到美中貿易戰引發訂單、投資轉移影響,越南更加速強化供應鏈發展與韌性,深化如汽車、電子、紡織等產業的在地化,近年許多台商將供應鏈移轉至越南,尤以電子資通訊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金屬製品業、化學材料業、鋼鐵業等較多。
兆豐銀也認為,今年赴越南考察的台商仍多,集團型台商企業在集團政策下,旗下子公司投資北越仍有群聚效應的商機,而中小型企業亦有投資南北越的計畫,因此在地的台資銀行仍有商機可待發掘,但因越南產業景氣仍處回復階段,銀行仍須謹慎評估授信品質及落實貸後管理。
玉山銀行目前在越南據點有河內代表人辦事處、胡志明市代表人辦事處與同奈分行。玉山銀行認為,越南政經環境穩定,近年積極與全球主要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再加上供應鏈移轉趨勢,因此已成為台商投資海外重要據點,尤其近年台灣科技業投資越南,多集中在北越地區。
同奈分行自2015年開業以來,即瞄準台商於越南投資建廠、日常營運的當地資金需求,此外亦重視在地化經營開發越南企業的業務,包括企業存款、資本金帳戶、貸款、外匯、避險交易、網路銀行等,都是同奈分行業務重點。
中信銀 供應鏈變為區域化及小模組化 促產業聚落成形
中信銀分析,越南有如此亮眼的成績,除了外力地緣政治的緊張,使得產業供應鏈產生中國+1的製造工廠概念之外,越南本身的基礎建設以及勞工充沛度也是原因。此外,越南本身於2007年開始陸續簽訂多個貿易協定,政局穩定的情形下自然成為全球供應鏈首選之地;不過中信銀也指出,隨著外企數量越來越多,今年上半年主要工業區域有停電與限電的問題,工人招募也開始出現區域分配不均,而有缺工的狀況產生。
就產業面向而言,中信銀觀察表示,過往越南的產業以紡織、鞋業、食品加工業、農林水產業、橡膠製品等輕工業居多,以越南南部作為主要的產業聚落且供應鏈已相對完整;美中貿易戰之後,電子業開始積極布局北越,且由發掘ICT產業的生產模式逐步轉型,供應鏈由最適地的長鏈狀況,逐漸改變為區域化及小模組化,為此越南的電子產業聚落也成形。
中信銀認為,就商機而言,因台資企業紛紛往越南地區設廠,對於熟悉台商且熟稔跨境業務的中國信託而言,自然可以滿足台商的需求。事實上,早在供應鏈大量移轉至越南前,就已完善越南分行的基礎建設,從客戶對於先期的研究、供應鏈媒合、土地廠房諮詢及投資、對稅務及法規上的了解,到後面貸款融資、現金管理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