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2023年8月

開展主權投資影響力

建立金融網絡韌性
撰文:Black Bubble、陳界文國

在現今台海緊張狀況下,各界對衝突發生的可能性看法不一。外資銀行研究認為,美中對話會緩解台海戰爭可能性,但多數分析依然視軍事衝突機率是存在的。機率高低也視美國對台提供的嚇阻硬實力與軟實力程度,影響中國是否而非何時犯台。

者年輕時在大中華區域提供資本市場發展的顧問服務,因此即使邁入中年,還是偶爾有對岸友人會與筆者徵詢金融發展相關趨勢看法。比較有趣的是,去年烏俄戰爭爆發前,筆者被提問的方向為中國如何增設保稅專區以吸引台灣與國際金融服務契機?而今年初美中情勢緊張之際,問題則改為當中港台遭遇戰爭情境時,金融系統會受到的衝擊為何及如何避免資產凍結/資金斷鏈之可能性?

除了以上假設性議題,美中情勢的動盪不定,也如唐代詩人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所提:「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世事無常,由下列最近的政經事件發展,也不難想見台灣須謹慎面對美中間加劇的競合演變。

1.中國宣布對科技業及製造業的關鍵原料鎵、鍺等相關物品實施出口管制。

2.在沒有全球能源危機時,中國支持國營事業簽下天然氣長約(中石油與卡達6月簽下27年採購約),中國將在2023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

3.白宮對美中關係政治修辭也由經濟脫鉤(De-coupling),演進為G7會議提及的經濟韌性需要採取降低風險(De-risking)及多元化(Diversifying)的合作方式。

4.美中雙邊產業、貿易與氣候變遷等多項議題溝通,也隨著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和總統氣候特使凱瑞近來連續訪中而重新啟動雙邊對話。

5.美國在產業政策上也認知到,須優先投資建立本土生產供應鏈與相關庫存儲備,並減少對任一國家在關鍵原料/元件上的過度進口依賴,如戰備儲油重新增補(最近公布再購入600萬桶原油)與清潔能源政策的稀土累積策略。

面對著國際多變的經濟情勢,國內立法院也在5月時舉行了一場中央銀行法修正草案公聽會,討論設立國家主權基金可行性。不論未來政策方向為何,筆者相信韌性也應存於金融投資鏈中,善用主權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WF)或退休基金Public Pension Fund(PPF)進行的主權投資,也是增進國安重要的一環。

金融投資供應鏈 人才與科技的雙循環

雖然在外資銀行的政策研究中,認為美中對話會緩解台海戰爭可能性,但多數分析依然視軍事衝突機率是存在的。機率高低也視美國對台提供的嚇阻硬實力(武器)與軟實力(理念、貿易、投資、科技)程度,影響中國是否而非何時犯台。

面對一個非零的戰爭威脅風險以及台灣龐大的海外投資淨資產[表1],讀者們需要深思如何在通訊封鎖、資產凍結和人力/系統/資料戰損下的投資鏈管理方式,甚至如何更快速的取得資料並完成分析風險,來提前偵測危機爆發點。

正因國際金融往往涉及多個主管機關、交易對手、服務供應商等往來[圖1],所以如何配置內部人力、決定委外服務和雲端運作範圍,就可以決定在戰時金融網絡是否具備韌性。台灣是海島,主要對外通訊只能仰賴14條連外海底電纜與4個光纖海纜登陸站,極有可能在第一波封鎖戰中被損害而導致令不出島。

雖然烏俄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到SpaceX星鏈的低軌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但如果遭受電磁干擾全面中斷,抑或本地決策人員因戰爭波及傷亡時,那麼我們有多少海外部署人力可因應長期危急時的金融管理呢?

雲端與AI人工智慧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作業/資料集中和人力分析/處理作業風險,委外予可信賴的國際第三方服務供應商亦可有效率的管理作業成本並增加開發新業務/投資的時效性。但回歸金融業以人為本的核心,如何培養內部管理核心業務能力的人才,是否可將核心業務管理分散在境外以應對潛在戰爭威脅?

筆者認為在政府既有的南向政策中,東協國家普遍有著年輕勞力、土地成本優勢,已廣泛為製造業與全球性外商銀行的區域作業中心所運用。我們可否增加跨國不同人力結構的合作,在雲端科技框架下達到一體化同步管理,或許可另外創造出風險控管韌性以外的長期加值效益。金融策略部署隨著複雜的國際局勢及長期歷史演變中,只能少說多做和維持堅定的決心,如同華人歌手大壯的歌曲《上了年紀的男人》其中歌詞:「總有太多男人的痛難忍的痛,難說的話放在心中,矛盾的怕被人看穿,又渴望誰懂,堅強是刻意整理好的妝容」。

主權投資的長期目標 全民資源審慎規劃

自1953年科威特成立運用原油收入成立全世界第一個國家主權基金科威特投資局,全球主權投資基金也在今年2月達到176檔和管理著11.5兆美元的資產規模。成立資金主要源自國家原物料收入與外匯存底,投資的目的大致分為三類:

A.穩定市場基金(Stabilization funds),主要在市場動盪時提供資本支持,此類基金需要高度流動性,因此超過90%投資會以公開市場股票與債券為主。

B.未來儲蓄基金(Savings funds),主要目的為未來的下一代累積財富,因此投資組合一般會有20%以上投入私人市場(Private Market)以獲取長期資本收益。

C.戰略開發基金(Strategic funds),主要貢獻在國內經濟發展項目,本質類似開發銀行但以股權投入為主,基金多以支持基礎建設與人力資本項目為主。

而前十大主權基金幾乎都分布於中東及亞洲國家[表2],也可以看出因國情與投資目的不同,而分配了不同的另類投資與海外市場比重。所以當台灣思索主權投資的概念時,我們也需了解長期目標為何及相對應的全民風險承受度。筆者也相信長期資本不僅可以達到穩定市場、累積未來儲蓄與友善企業/國家進行戰略夥伴合作的開發目標,最重要的是可以增進一國之國際貢獻度、能見度。

在過去多頭的年代,主權基金從1999年至2018年估計有11%平均年成長率(Boubaker,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53: 202–224),但我們也見識到了2022年的市場大幅震盪下,主權基金第一次減損了總淨值(Global SWF預估為1兆美元),其原因源自於50年來首次所有資產都有超過10%的修正[表3]。所以如何制定明確的投資規範、實施透明的風險監理、結合國內外專才管理與搭配合宜的外部服務機構和取得即時市場資訊管道等,也將會是主權投資必備之前提。

情場如商場如戰場 決策盡在一念間

不論是面對風險所需具備的金融網絡韌性、主權投資的評估準備,長期決策皆在於接納多方參考意見及經驗分享與人心的堅毅執行。也如西洋歌手碧昂絲一曲《Listen》的歌詞: 「Listen to the song here in my heart. A melody I start, but I will complete」,用心去傾聽一切後來完成心中的目標吧。(本文作者Black Bubble現任職台灣外商銀行,曾於亞太數家外商銀行及金融資訊業任職業務及管理層;陳界文國為鳳凰人力總經理

猜你喜歡

2025年9月

高一誠:AI為年輕員工創造新機會

2025年8月7至8日,遠在南美洲的我國友邦──巴拉圭銀行公會(ASOBAN)在首都亞松森舉辦首屆「巴拉圭銀行業年會」,廣邀國內外專家共同探討銀行業的創新趨勢,包括人工智慧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支付系統的轉型以及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之間關係的演變等。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應邀出席並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台灣銀行業應用AI的實踐經驗與成果。高一誠指出,台灣目前超過9成的銀行已經導入AI技術,且有8成展開了生成式AI的應用試驗,同時特別分享了台灣銀行業共同組成防詐產業聯盟的合作模式,如何運用AI技術有效進行提前預警。高一誠強調,AI的目的不是取代人力,而是將人們從低效工作中解放出來,為年輕世代提供更具挑戰性的職務。隨著AI提高員工生產力,銀行業薪資有望提升,進一步增強與其他產業的競爭力,這也意味著銀行業的工作職能將被重新配置,為年輕員工創造新的發展機會。面對AI主導的新時代,銀行要有明確策略、投資基礎建設、培育人才、建立聯盟合作,並營造開放的創新文化,才能成功轉型。本次演講獲得當地各家媒體廣泛報導及迴響,除了讓巴拉圭銀行家們了解到台灣穩健的經濟與金融實力,也充分展現出台灣銀行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實力。翻開台灣跟巴拉圭的歷史,自1957年建立正式邦交以來,兩國關係已延續超過67年,始終保持著異常緊密、如鋼鐵一般堅固的夥伴情誼。巴拉圭是台灣在南美洲唯一的正式邦交國,鐵桿盟誼的背後有賴於深厚的政治與經濟合作支撐。巴拉圭以農牧和再生能源為經濟支柱,而台灣是其重要的貿易夥伴,不僅是巴拉圭豬肉的最大出口市場,也是牛肉的第二大出口市場。此外,台灣長期提供發展援助,範圍涵蓋農業技術、畜牧防疫、公共衛生與人才培育,例如雙方於2018年合作創立的「臺灣–巴拉圭科技大學」,持續為這段堅實情誼注入新動能。近年南美洲部分國家出現高通膨、名目利率偏高或幣值不穩定的狀況,該地區匯率對外部衝擊敏感度亦高於全球平均。例如阿根廷在2023年通貨膨脹率高達211%,其貨幣曾一次性遭官方貶值逾50%;玻利維亞近期則因總統大選引發的全國性道路封鎖,加上政府減少燃油補貼導致今年6月起通貨膨脹率提高至24%;委內瑞拉和蘇利南近年也持續出現高通膨及貨幣大幅貶值的現象。金融方面,阿根廷的隔夜附買回利率(Overnight Repo Rate)在2023年一度高達126%,現約29%;而巴西的基準利率(Selic)近期也高達15%。相較周邊國家,巴拉圭的總體與貨幣環境較為穩定,該國央行自2024年以來把政策利率維持在6%,疫情後,通膨年增回穩到約4%的水準,整體金融條件相對穩定。巴拉圭整體銀行業呈現出「寬利差」的產業特徵,根據巴國央行統計,該國銀行產業2024年12月平均貸款年利率約為:商業貸款(>1年)11.62%、消費貸款(>1年)19.22%、信用卡14.41%;存款端則為活存1.05%、6至12個月定存6.94%、一年以上定存8.75%,反映出當地銀行以「利息收入」為主的商業模式,資料顯示該國銀行業淨利息收入占營運利潤比例平均為72.5%。由於巴拉圭銀行對淨利息收入依賴度高,市場常見以行銷檔期帶動的高額回饋,例如信用卡新卡首刷50%回饋等限時限額活動刺激辦卡與消費。過去,巴拉圭的銀行業監管體系尚不完善,曾發生少數由財務公司轉型而來的銀行,利用極高的存款利率吸引資金,卻因後續經營不善而倒閉,導致金融消費者對當地銀行存款安全產生疑慮。所幸,巴拉圭政府已注意到此問題,不僅加強了監管措施,也提高銀行設立的門檻,使整體金融環境有顯著改善。此外,由於外國銀行在巴拉圭經營業務面臨諸多限制,加上債務催收和處理流程耗時,這導致台灣的銀行鮮少涉足此地。儘管早年中國信託曾在此設立短暫分行,但之後便無其他國內銀行進駐。近期,阿根廷政府實施匯率自由化並減少補貼,導致國內物價飆漲。許多阿根廷消費者因此跨境到巴拉圭,以美元現金進行採購,這為巴拉圭帶來了大量現金流入,進而影響了當地匯率。然而,當地企業在接收這些美元現鈔時,常因鈔票污損而被銀行拒收。他們因此轉而依賴地下匯兌。儘管地下匯兌能確保資金順利到帳,卻伴隨著高額手續費。這一現象凸顯了巴拉圭正規金融體系的覆蓋率不足,部分金融需求仍得透過非正式的地下管道來滿足。巴拉圭目前共有18家銀行業者,雖然大部分屬於資產規模中等的傳統銀行,但亦不乏創新氛圍。其中,Ueno Bank純數位銀行,正以「24/7體驗中心+App開戶+自助終端機台(TED)+視訊服務機台(ROT)」顛覆傳統服務模式。他們將傳統分行櫃檯替換為更輕量的「體驗中心」與智慧據點,強調「新創感」與「空間體驗」,室內設計標榜「受自然啟發」的清新與綠化空間、內設有協作/工作與交流空間、結合咖啡吧台服務,同時提供親子等候區、球迷觀賽區等。這些元素讓分行更像開放式的社群空間,而非傳統銀行大廳,在成立後快速成為年輕客戶的首選品牌,並連續榮獲Top of Mind、Fintech Americas等獎項。此次遠赴與台灣相距最遙遠的友邦,不僅展現出台灣銀行體系的穩健發展與人工智慧的成熟應用,更為雙方金融產業交流開啟了新的篇章。台灣金融研訓院規劃與巴拉圭當地機構簽署金融培訓及課程設計的合作備忘錄,後續將在金融議題、人才培育、科技應用等方面積極推動雙邊交流與合作。雖然未來仍有文化差異與市場環境等挑戰需要克服,但透過這一步的實質互動,雙方業界建立了寶貴的互信基礎,為台巴鐵桿情誼注入金融專業領域的新動能。(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