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改寫了網路攻擊的教科書,利用網路資安能力當作武器,攻擊敵對的金融機構,以遂行其政治目的,恐成為一種新常態。長期關注網路攻擊的「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發表一份報告指出,從2007年到2019年間,對金融業造成較大損失的網路攻擊有94件,其中有23件網路攻擊相信是由官方支持的網路駭客所為。被點名的國家包括伊朗、俄羅斯、中國與北韓。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升高,金融業必須加強防範這些有官方支持的網路攻擊,因為這些攻擊者不僅資訊知識技巧
國內金控布局雲端、人才與內部平台,打造內部AI軍團,從聊天機器人、房貸估價到醫療判讀,全面加速搶進金融戰場,力拚效率轉型與獲利極限。
台灣金融業運用AI程度仍屬初期階段,金管會鼓勵兼顧創新與風險,一方面善用AI技術的優勢,追求創新與效益;另一方面妥善控管潛在風險,打造可信賴的數位金融環境。
電子遊戲產業的消費群早已從青少年轉向青壯年的經濟中堅,全球主力玩家近40億人口,也令人關注遊戲產業驅動的龐大訂閱、IAP金流與數位金融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