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2023年4月

BOJ新總裁植田和男新挑戰

日本出口重新定位 未來貨幣政策鷹或鴿?
撰文:右本沖

要維持量化寬鬆,又不能讓通膨失控,是日本新任央行總裁植田和男的挑戰。日本許多觀察家相信,日本在未來10年的國際經濟、政治地位將會發生改變,不論植田和男是鷹派是鴿派,寬鬆、低價的日圓將重回BOJ政策主流。

本長期低利率政策,在烏克蘭戰爭引發的通貨膨脹之後,遇到了雜音,正當此時,其央行總裁黑田東彥10年的任期將在48日屆滿,下屆的總裁植田和男已經通過了國會的聽證,將順利接下央行總裁之位。

黑田東彥在日本央行總裁期間,持續近10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削弱了市場功能,日本的財經媒體認為,副作用也開始顯現,如何糾正,是一個大問題。

BOJ追求經濟良性循環能否實現?

通過購買國債來量化寬鬆,已經引起檢討的說法,日本央行持有的國債餘額已超過500兆日元,由於日本央行持有半數國債未償餘額,被視為異常情況,有人提出該國財政紀律鬆散的批評。市場上還有一種根深柢固的觀點認為,目前繼續大量購買國債的政策不可能無限期地持續下去。

20131月,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設定了2%的通貨膨脹目標,但2022年能源價格飆升,加上日本央行貨幣寬鬆政策背景下日元創紀錄的貶值,導致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日本央行沒想到,已經達到了4%。

實質工資等於名目工資除以物價,當物價高漲,至202210月,日本通膨率已創下連續7個月超過2%紀錄,日本1月份的通貨膨脹率達到4.2%,表示日本的實際工資持續為負,對民眾生活的影響正在擴大。那麼,靠著低利率來支持經濟成長,拉高薪資的企圖能否實現,已經開始被更多人提出問號,日本央行所追求的經濟良性循環能否實現?

「日本的柏南克」表態維持量化寬鬆

植田和男接任央行總裁、成為出人意料的黑馬,也是日本戰後第一位出任央行總裁的經濟學者,破除多年來由央行或財務省現職人員拔擢的傳統,即打破了「財政幫」與「日銀幫」的平衡。

他師承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費雪(Stanley Fischer),和美國財長柏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同門,美國財政部前部長桑默斯(Lawrence Henry Summers)稱他為「日本的柏南克」,曾出任日本央行董事,長期參與央行的運作,2000年日本央行決議升息時,他是極少數投下反對票的人。那一年,日本經濟最終陷入萎縮,迫使央行再度降息,證明了植田和男的判斷正確。

他對日圓的態度究竟為何?各國分析師企圖從植田和男在日本國會聽證會上的回應來推測,當被問起是否仍執行日本央行讓通貨膨脹率維持在2%的目標,植田和男回應,將遵循日本央行目前的方針,以實現通膨2%穩定目標。不過,他也坦承,目前的狀態下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一點時間。反之,對於物價是否失控的上漲,他認為,到下一個財政年度中期,即2023年,物價成長率將放緩,這與日本央行目前的預期是相同的。

在他的回應中,坦承物價暫時性的上揚,但日本仍應朝通貨膨脹率2%的目標,延伸到日圓政策。植田和男說,「基於日本經濟和物價的現狀和前景,我認為,日本央行目前實施的貨幣政策是適當的,我們需要創造一個合適的經濟環境。」意即,他仍會讓日本央行繼續貨幣寬鬆的政策。

日本成美國圍堵中國最核心夥伴

但是,以上所闡述的論點,都是「經濟發展觀點」之下的未來日本央行總裁使命,當遇到「日本10年內要回到半導體出口重鎮的角色」、「在地緣政治上扮演更關鍵地位」的戰略轉變,又是另一種角度。

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之後,美國高層官員頻頻訪問台灣,確定台積電在美國的腳步之後,美國總統拜登也訪問了韓國和日本,20225月,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元坂的迎賓館開始舉行領袖會談。

從去年到今年,事後來看,拜登訪問東京之後,不管是印太經濟框架,到四方會談,再到四方晶片聯盟,日本都居關鍵核心位置,且已成美國圍堵中國最核心的夥伴。20231月,岸田文雄也回訪白宮,再度確認美國和日本的戰略同盟關係,所謂同盟,當然是指面對俄羅斯和中國時的策略。

日圓貶值將重振日本半導體產業

尤其在半導體管制上,有了全球汽車市場對半導體新增的大量需求來填補未來可能抑制的中國市場之後,美國和日本在對中國晶片管制上更趨同步,在今年,日本也加入了美國、荷蘭共同限制出口設備到中國的同盟當中。

然而,自台積電到日本熊本設廠、日本將催生本土的晶圓代工廠Rapidus政策底定之後,許多策略家已經預見,在美國支持的供應鏈重組之下,未來10年日本將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扮演更加重要的地位,這意味著,維持出口競爭力將成為日本央行的經濟目標之一。

一位日本金融界人士說,「日本的製造業就是開始毀於1985年的日圓升值。」從19853月起到1995年,日圓兌美元經歷了大幅度的升值,使得記憶體產業受到重創,製造業被迫出走。

「日圓貶值,才是挽救日本製造業的唯一方法。」他指著20122月美元兌日圓匯率77.63,日經指數在8,800多點,隨著日圓一路貶值到202110月的112左右,日經指數來到了29,000多點,整整漲了2萬點。

國際政治上,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將招致的國際制裁,其國際地位將逐年下降,美國總統拜登曾在20225月和到訪的岸田文雄於白宮會面後表示,支持日本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因此,日本許多觀察家相信,日本在未來10年的國際經濟、政治地位將會發生改變,在國際政治權力的地圖上也將發生微妙的移動,不論新任央行總裁植田和男是鷹派是鴿派,寬鬆、超低價的日圓將重回日本央行的政策主流。

「財政幫」vs.日銀幫」 日本央行總裁有輪流出任慣例?

有人說日本央行總裁的選任,存在「財政幫」與「日銀幫」的角力,意即由出身日本銀行或者出身自財務省(前大藏省)的人輪流擔任,在這次央行總裁人選上,折衷的黑馬植田和男出線。

日本戰後,194510月的第一個央行總裁新木榮吉出身自日本銀行,他的任期不到1年,隨後由也是日銀出身的一萬田尚登接任,任期長達8年半之久,又回到新木榮吉接任。

1950年代,日本因韓戰而帶動對美國出口,1960年代日本首相池田勇人提出的國民所得倍增計畫,日本央行總裁人選歷經了「財政幫」與「日銀幫」,都朝同一個目標前進。

1980年到1985年日本迅速擴張,是日本記憶體獨霸全球的顛峰時刻,把美國的半導體業者壓得喘不過氣來,到1989年日經指數奔上3萬點,日本三菱集團買下美國洛克菲勒大樓,差點連帝國大廈都買下,這段期間日本央行總裁由「財政幫」的澄田智與「日銀幫」的三重野康先後接棒。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集團倒閉前幾個月,由「日銀幫」的白川方明接手,他經歷了全球各國央行以量化寬鬆刺激經濟的大時代。

20121226安倍晉三成為日本第96代首相,2013年日本央行總裁大位又回到「財政幫」的手上,黑田東彥稱職地扮演著配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安倍經濟學」的輔助角色,還誕生了獨特的收益率曲線控制的貨幣政策(YCC政策)。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231月於一次採訪中表示,日本央行總裁將會有所變動,外界才發現,黑田東彥即將結束他長達10年的任期,改由植田和男接任。


 


猜你喜歡

2025年9月

高一誠:AI為年輕員工創造新機會

2025年8月7至8日,遠在南美洲的我國友邦──巴拉圭銀行公會(ASOBAN)在首都亞松森舉辦首屆「巴拉圭銀行業年會」,廣邀國內外專家共同探討銀行業的創新趨勢,包括人工智慧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支付系統的轉型以及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之間關係的演變等。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應邀出席並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台灣銀行業應用AI的實踐經驗與成果。高一誠指出,台灣目前超過9成的銀行已經導入AI技術,且有8成展開了生成式AI的應用試驗,同時特別分享了台灣銀行業共同組成防詐產業聯盟的合作模式,如何運用AI技術有效進行提前預警。高一誠強調,AI的目的不是取代人力,而是將人們從低效工作中解放出來,為年輕世代提供更具挑戰性的職務。隨著AI提高員工生產力,銀行業薪資有望提升,進一步增強與其他產業的競爭力,這也意味著銀行業的工作職能將被重新配置,為年輕員工創造新的發展機會。面對AI主導的新時代,銀行要有明確策略、投資基礎建設、培育人才、建立聯盟合作,並營造開放的創新文化,才能成功轉型。本次演講獲得當地各家媒體廣泛報導及迴響,除了讓巴拉圭銀行家們了解到台灣穩健的經濟與金融實力,也充分展現出台灣銀行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實力。翻開台灣跟巴拉圭的歷史,自1957年建立正式邦交以來,兩國關係已延續超過67年,始終保持著異常緊密、如鋼鐵一般堅固的夥伴情誼。巴拉圭是台灣在南美洲唯一的正式邦交國,鐵桿盟誼的背後有賴於深厚的政治與經濟合作支撐。巴拉圭以農牧和再生能源為經濟支柱,而台灣是其重要的貿易夥伴,不僅是巴拉圭豬肉的最大出口市場,也是牛肉的第二大出口市場。此外,台灣長期提供發展援助,範圍涵蓋農業技術、畜牧防疫、公共衛生與人才培育,例如雙方於2018年合作創立的「臺灣–巴拉圭科技大學」,持續為這段堅實情誼注入新動能。近年南美洲部分國家出現高通膨、名目利率偏高或幣值不穩定的狀況,該地區匯率對外部衝擊敏感度亦高於全球平均。例如阿根廷在2023年通貨膨脹率高達211%,其貨幣曾一次性遭官方貶值逾50%;玻利維亞近期則因總統大選引發的全國性道路封鎖,加上政府減少燃油補貼導致今年6月起通貨膨脹率提高至24%;委內瑞拉和蘇利南近年也持續出現高通膨及貨幣大幅貶值的現象。金融方面,阿根廷的隔夜附買回利率(Overnight Repo Rate)在2023年一度高達126%,現約29%;而巴西的基準利率(Selic)近期也高達15%。相較周邊國家,巴拉圭的總體與貨幣環境較為穩定,該國央行自2024年以來把政策利率維持在6%,疫情後,通膨年增回穩到約4%的水準,整體金融條件相對穩定。巴拉圭整體銀行業呈現出「寬利差」的產業特徵,根據巴國央行統計,該國銀行產業2024年12月平均貸款年利率約為:商業貸款(>1年)11.62%、消費貸款(>1年)19.22%、信用卡14.41%;存款端則為活存1.05%、6至12個月定存6.94%、一年以上定存8.75%,反映出當地銀行以「利息收入」為主的商業模式,資料顯示該國銀行業淨利息收入占營運利潤比例平均為72.5%。由於巴拉圭銀行對淨利息收入依賴度高,市場常見以行銷檔期帶動的高額回饋,例如信用卡新卡首刷50%回饋等限時限額活動刺激辦卡與消費。過去,巴拉圭的銀行業監管體系尚不完善,曾發生少數由財務公司轉型而來的銀行,利用極高的存款利率吸引資金,卻因後續經營不善而倒閉,導致金融消費者對當地銀行存款安全產生疑慮。所幸,巴拉圭政府已注意到此問題,不僅加強了監管措施,也提高銀行設立的門檻,使整體金融環境有顯著改善。此外,由於外國銀行在巴拉圭經營業務面臨諸多限制,加上債務催收和處理流程耗時,這導致台灣的銀行鮮少涉足此地。儘管早年中國信託曾在此設立短暫分行,但之後便無其他國內銀行進駐。近期,阿根廷政府實施匯率自由化並減少補貼,導致國內物價飆漲。許多阿根廷消費者因此跨境到巴拉圭,以美元現金進行採購,這為巴拉圭帶來了大量現金流入,進而影響了當地匯率。然而,當地企業在接收這些美元現鈔時,常因鈔票污損而被銀行拒收。他們因此轉而依賴地下匯兌。儘管地下匯兌能確保資金順利到帳,卻伴隨著高額手續費。這一現象凸顯了巴拉圭正規金融體系的覆蓋率不足,部分金融需求仍得透過非正式的地下管道來滿足。巴拉圭目前共有18家銀行業者,雖然大部分屬於資產規模中等的傳統銀行,但亦不乏創新氛圍。其中,Ueno Bank純數位銀行,正以「24/7體驗中心+App開戶+自助終端機台(TED)+視訊服務機台(ROT)」顛覆傳統服務模式。他們將傳統分行櫃檯替換為更輕量的「體驗中心」與智慧據點,強調「新創感」與「空間體驗」,室內設計標榜「受自然啟發」的清新與綠化空間、內設有協作/工作與交流空間、結合咖啡吧台服務,同時提供親子等候區、球迷觀賽區等。這些元素讓分行更像開放式的社群空間,而非傳統銀行大廳,在成立後快速成為年輕客戶的首選品牌,並連續榮獲Top of Mind、Fintech Americas等獎項。此次遠赴與台灣相距最遙遠的友邦,不僅展現出台灣銀行體系的穩健發展與人工智慧的成熟應用,更為雙方金融產業交流開啟了新的篇章。台灣金融研訓院規劃與巴拉圭當地機構簽署金融培訓及課程設計的合作備忘錄,後續將在金融議題、人才培育、科技應用等方面積極推動雙邊交流與合作。雖然未來仍有文化差異與市場環境等挑戰需要克服,但透過這一步的實質互動,雙方業界建立了寶貴的互信基礎,為台巴鐵桿情誼注入金融專業領域的新動能。(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