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2023年3月

美國篇》美國加密監管大時代來臨?

數位資產市場黑天鵝事件連環爆
撰文:張嘉伶

加密貨幣業者頻傳破產,促使監管機關評估銀行業者提案參與加密貨幣市場時,抱持審慎態度,並且強調風險,包括詐騙、市場波動、託管法律不確定性,「重點是,無法緩解或控制的加密資產風險,不能蔓延到銀行體系。」

2022年FTX倒閉後,數位資產市場諸多黑天鵝事件連環爆,讓對金融科技一向持開放態度的美國也擔憂將影響整體金融系統風險,考慮擴大監管,不過基於區塊鏈的匿名、去中心化等特性,就產生兩大問題點,一是由哪個單位來監管?二是如何監管?目前發現許多加密貨幣項目方與投資者之間的資訊不對等,從而引發詐欺、操縱市場等行為。更嚴重的是,相關項目的交易(跨境交易)能夠輕鬆繞過客戶驗證(KYC)以及反洗錢(AML)規定,為犯罪分子、恐怖主義提供融資通道。這些問題都對美國政府的現有金融監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SEC積極動作 落實金融監管

然而,美國已加速進一步完善去中心化金融的金融監管決心,國會有幾十部關於數位資產的法案待審議,牽連的跨部門單位包括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金融犯罪執法局(FinCEN)、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美國國稅局(IRS)等,涵蓋面極廣,但暫時是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最為積極行動。

先前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於2022年10月發布了加密資產國際監管框架,並針對全球穩定幣(Stablecoin)的後台營運提供政策建議。FSB亦明確指出目前各國在落實加密資產法規與監管所面臨的挑戰,包括:一、主管機關現有監管權力與管轄範圍,以及應用方面的差距,包含跨境合作;二、與「錢包」和託管服務、交易、借貸活動的相關風險;以及三、分散式帳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的廣泛應用。

現在,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和貨幣監理局(OCC)等金融監管機關,首度於今年初針對加密貨幣發布聯合聲明,警告銀行業者涉入加密貨幣所伴隨的風險,並對各自監管的金融機構能否安全持有這些資產,表達懷疑態度。

聯合聲明指出,近來主要加密貨幣業者破產,促使監管機關在評估銀行業者提案參與加密貨幣市場時,抱持審慎態度,並且強調一些風險,包括詐欺與詐騙、市場波動、託管相關的法律不確定性、疲弱的風險管理與治理行為等,「重要的是,無法緩解或控制的加密資產領域相關風險,不能蔓延到銀行體系」。聲明說,根據經驗,發行或持有加密貨幣「高度可能不符合安全和穩健的銀行營運」。

這些監管機關表示,加密貨幣相關活動,以及對加密資產曝險的商業模式,帶來「重大的安全與穩健疑慮」,同時警告穩定幣在投資人被嚇壞時所面臨的擠兌風險,可能導致為穩定幣發行者持有現金準備的銀行業者突然遭遇存款外流。

不過,這些機構並未宣布任何額外法規或進一步打壓加密貨幣產業,也未點名任何公司,只表示「不會禁止、也不會勸阻」銀行業者提供服務給各類型客戶,正持續評估銀行是否以及要如何以足夠確保安全、穩健、消費者保護及法遵原則的方式,處理加密貨幣業務。目前是美國SEC率先表示,會把多數加密貨幣視為未登記證券,讓受管制的企業在發行或銷售加密貨幣時,面臨法律風險。

監管機關恐對加密業者設下更多障礙

這項最新警告,卻些許凸顯出決策當局對加密貨幣的悲觀論調,暗示金融監管機關可能對加密貨幣業者設下更多障礙。在加密貨幣平台FTX破產後,檢方表示,FTX和關聯公司不當使用客戶資金,以詐欺等刑事罪名起訴FTX創辦人班克曼-佛瑞德(Sam Bankman-Fried),他竟還做出無罪抗辯。

雖然華爾街已減緩擁抱加密貨幣,但從FTX破產案中卻發現一些小型銀行已涉入這塊領域,例如FTX在破產申報資料中,列出受到聯邦法規規範的Silvergate資本公司與Signature銀行,為有帳號的相關實體。Silvergate已轉型為加密貨幣投資人和交易所的銀行,90%存款來自這類數位客戶,股價過去3個月已經崩跌近80%。

投資者都應受證券法保護

第二大穩定幣發行商Circle網路金融公司最近也表示,有超過110億美元的現金,存放在Silvergate、紐約梅隆銀行、Citizens Trust銀行以及Customers銀行。投行及對沖基金公司JMP Securities表示,近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向Kraken交易所開刀,使其宣布向美國用戶關閉加密貨幣質押服務(STaaS),此舉恐延燒到Coinbase身上,讓Coinbase股價跌了不少。SEC主席Gary Gensler特別重申「加密貨幣交易所應該在SEC註冊」。

SEC日前指控全球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的STaaS服務涉嫌未經註冊即發行和銷售證券,Kraken隨後同意中止向美國客戶提供STaaS服務,同時向SEC支付3,000萬美元罰金,雙方就此達成和解。

就在對Kraken開刀的隔日,Gensler接受CNBC電視專訪時重申加密貨幣交易所應該在SEC註冊,以符合美國的法規,並稱加密產業的許多公司選擇不這樣做。他訪談最後警告加密貨幣公司,要盡快採取行動註冊,像蘋果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知道如何註冊他們的產品,現在是這群業者該這樣做的時候了。看得出來這些業者必須要進入正規的證券市場受監管!

Gensler強調,當此類的執法行動將適用於其他收益賺取計畫,一家公司或平台為投資者提供這些回報時,無論他們稱自己的服務是借貸、賺取收益(Earn)或是質押(Staking),投資者都應該受到證券法保護。Gensler補充道,監管機構正在使用所有可用的工具,並直接與市場參與者討論合規性問題。

他特別提醒投資者,加密貨幣中有一句諺語,「不是你的鑰匙,不是你的代幣。」(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其他平台應該注意這一點,並尋求合規、進行適當的披露和註冊等。

儘管美國對於Web3.0等金融科技創新保持高度興趣,但是國際間關於用加密貨幣來進行詐騙或者洗錢等活動似乎越來越猖狂,這也讓白宮打算要設定加密貨幣監管的新架構將致力於消除該行業的非法活動。白宮將評估是否呼籲國會修改《銀行保密法》、反舉報法規和反對無證匯款的法律,明確適用於數位資產服務供應商,包括數位資產交易所和非同質化代幣(NFT)平台。

白宮出手 制定框架嚴控風險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美國白宮也發布加密資產風險規劃,重點就是要防範加密市場影響金融穩定。白宮目前已制定框架,用安全負責任的方式開發數位資產。

白宮認為,區塊鏈確實為支付提供迅速、便宜又安全的方法。但這樣的方法也有其風險,例如一些加密貨幣無視於適用的金融法規與風險控制。加密貨幣平台與推廣者也經常誤導消費者,而且沒有最好利益迴避,不夠透明或公然詐欺。加上這個產業的安全性不佳,讓北韓竊取了超過10億美元,去從事激進的軍事計畫。

白宮表示,目前各監管機構已經在適當時機執法,並給予指導方針。而先前銀行機構也發布聯合指南,將數位資產風險與銀行系統隔離。「考慮在幾個月後公布數位資產研究與發展的優先事項,這將有助於保護消費者的加密貨幣技術。」

白宮認為,國會應加緊推動監管機構的權力,以防數位資產用戶的資產被濫用。也應該加強對加密公司的透明度與披露要求。為了協助執法,國會可以加強對違犯金融規定的罰則,並且禁止中介業者向犯罪份子提供協助。國會也應可資助執法機構壯大,與國際夥伴合作。

猜你喜歡

2025年9月

高一誠:AI為年輕員工創造新機會

2025年8月7至8日,遠在南美洲的我國友邦──巴拉圭銀行公會(ASOBAN)在首都亞松森舉辦首屆「巴拉圭銀行業年會」,廣邀國內外專家共同探討銀行業的創新趨勢,包括人工智慧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支付系統的轉型以及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之間關係的演變等。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應邀出席並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台灣銀行業應用AI的實踐經驗與成果。高一誠指出,台灣目前超過9成的銀行已經導入AI技術,且有8成展開了生成式AI的應用試驗,同時特別分享了台灣銀行業共同組成防詐產業聯盟的合作模式,如何運用AI技術有效進行提前預警。高一誠強調,AI的目的不是取代人力,而是將人們從低效工作中解放出來,為年輕世代提供更具挑戰性的職務。隨著AI提高員工生產力,銀行業薪資有望提升,進一步增強與其他產業的競爭力,這也意味著銀行業的工作職能將被重新配置,為年輕員工創造新的發展機會。面對AI主導的新時代,銀行要有明確策略、投資基礎建設、培育人才、建立聯盟合作,並營造開放的創新文化,才能成功轉型。本次演講獲得當地各家媒體廣泛報導及迴響,除了讓巴拉圭銀行家們了解到台灣穩健的經濟與金融實力,也充分展現出台灣銀行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實力。翻開台灣跟巴拉圭的歷史,自1957年建立正式邦交以來,兩國關係已延續超過67年,始終保持著異常緊密、如鋼鐵一般堅固的夥伴情誼。巴拉圭是台灣在南美洲唯一的正式邦交國,鐵桿盟誼的背後有賴於深厚的政治與經濟合作支撐。巴拉圭以農牧和再生能源為經濟支柱,而台灣是其重要的貿易夥伴,不僅是巴拉圭豬肉的最大出口市場,也是牛肉的第二大出口市場。此外,台灣長期提供發展援助,範圍涵蓋農業技術、畜牧防疫、公共衛生與人才培育,例如雙方於2018年合作創立的「臺灣–巴拉圭科技大學」,持續為這段堅實情誼注入新動能。近年南美洲部分國家出現高通膨、名目利率偏高或幣值不穩定的狀況,該地區匯率對外部衝擊敏感度亦高於全球平均。例如阿根廷在2023年通貨膨脹率高達211%,其貨幣曾一次性遭官方貶值逾50%;玻利維亞近期則因總統大選引發的全國性道路封鎖,加上政府減少燃油補貼導致今年6月起通貨膨脹率提高至24%;委內瑞拉和蘇利南近年也持續出現高通膨及貨幣大幅貶值的現象。金融方面,阿根廷的隔夜附買回利率(Overnight Repo Rate)在2023年一度高達126%,現約29%;而巴西的基準利率(Selic)近期也高達15%。相較周邊國家,巴拉圭的總體與貨幣環境較為穩定,該國央行自2024年以來把政策利率維持在6%,疫情後,通膨年增回穩到約4%的水準,整體金融條件相對穩定。巴拉圭整體銀行業呈現出「寬利差」的產業特徵,根據巴國央行統計,該國銀行產業2024年12月平均貸款年利率約為:商業貸款(>1年)11.62%、消費貸款(>1年)19.22%、信用卡14.41%;存款端則為活存1.05%、6至12個月定存6.94%、一年以上定存8.75%,反映出當地銀行以「利息收入」為主的商業模式,資料顯示該國銀行業淨利息收入占營運利潤比例平均為72.5%。由於巴拉圭銀行對淨利息收入依賴度高,市場常見以行銷檔期帶動的高額回饋,例如信用卡新卡首刷50%回饋等限時限額活動刺激辦卡與消費。過去,巴拉圭的銀行業監管體系尚不完善,曾發生少數由財務公司轉型而來的銀行,利用極高的存款利率吸引資金,卻因後續經營不善而倒閉,導致金融消費者對當地銀行存款安全產生疑慮。所幸,巴拉圭政府已注意到此問題,不僅加強了監管措施,也提高銀行設立的門檻,使整體金融環境有顯著改善。此外,由於外國銀行在巴拉圭經營業務面臨諸多限制,加上債務催收和處理流程耗時,這導致台灣的銀行鮮少涉足此地。儘管早年中國信託曾在此設立短暫分行,但之後便無其他國內銀行進駐。近期,阿根廷政府實施匯率自由化並減少補貼,導致國內物價飆漲。許多阿根廷消費者因此跨境到巴拉圭,以美元現金進行採購,這為巴拉圭帶來了大量現金流入,進而影響了當地匯率。然而,當地企業在接收這些美元現鈔時,常因鈔票污損而被銀行拒收。他們因此轉而依賴地下匯兌。儘管地下匯兌能確保資金順利到帳,卻伴隨著高額手續費。這一現象凸顯了巴拉圭正規金融體系的覆蓋率不足,部分金融需求仍得透過非正式的地下管道來滿足。巴拉圭目前共有18家銀行業者,雖然大部分屬於資產規模中等的傳統銀行,但亦不乏創新氛圍。其中,Ueno Bank純數位銀行,正以「24/7體驗中心+App開戶+自助終端機台(TED)+視訊服務機台(ROT)」顛覆傳統服務模式。他們將傳統分行櫃檯替換為更輕量的「體驗中心」與智慧據點,強調「新創感」與「空間體驗」,室內設計標榜「受自然啟發」的清新與綠化空間、內設有協作/工作與交流空間、結合咖啡吧台服務,同時提供親子等候區、球迷觀賽區等。這些元素讓分行更像開放式的社群空間,而非傳統銀行大廳,在成立後快速成為年輕客戶的首選品牌,並連續榮獲Top of Mind、Fintech Americas等獎項。此次遠赴與台灣相距最遙遠的友邦,不僅展現出台灣銀行體系的穩健發展與人工智慧的成熟應用,更為雙方金融產業交流開啟了新的篇章。台灣金融研訓院規劃與巴拉圭當地機構簽署金融培訓及課程設計的合作備忘錄,後續將在金融議題、人才培育、科技應用等方面積極推動雙邊交流與合作。雖然未來仍有文化差異與市場環境等挑戰需要克服,但透過這一步的實質互動,雙方業界建立了寶貴的互信基礎,為台巴鐵桿情誼注入金融專業領域的新動能。(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