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聯準會發出一則新聞稿,內容非關利率政策,卻讓金融圈震驚。美國央行的二把手、主導銀行監管的最高負責人巴爾(Michael Barr)突然提前辭卸聯準會副主席職務,並表示最多只做到2月28日。在離任之前,巴爾主導了美國金融法規的修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謂「巴塞爾資本協定III終局」(Basel III Endgame)規範,一旦通過,將使大型銀行應計提資本顯著提高。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川普針對金融業提出的政見主軸就是放寬銀行業等金融機構的監管,減少政府干預,以提升金融市場的競爭力。隨著巴爾下台,資本要求相關
以伊戰爭表面熄火,全球金融市場有驚無險。但地緣政治與油價連動日益緊密,對金融市場而言,更應警惕這種看似受控卻隨時可能失控的「黑天鵝」事件。
2025年歐股漲勢驚人,德國領漲遠超美股。此現象源於歐洲央行降息與德國財政擴張,帶動軍工、基建投資。國際資金無視市場雜訊,以鈔票判斷流向低風險高報酬的歐洲,預示全球資金流動與金融秩序正重新洗牌。
AI已深入金融業,資安風險出現例如模型偏誤、資料污染、深偽詐騙、詐騙攻擊等新型態模式,已實質威脅金融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