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加上通膨來襲,塑造了全球長達19個月的暴力升息,一度,利率的高位盤旋成了大家揮之不去的陰影。但現在,即使美國聯準會(Fed)高調宣示降息,川普的回歸和通膨的頑固,又開始讓聯準會的降息口風趨緊,誰也不敢保證高利率遞延效應會不會進一步拖垮全球經濟,甚至拉垮已經惶惶不安的金融市場?要知道,曾經的2021年歐元區負利率,已經變成了德國今天必須支付2%以上的殖利率才能發行10年期公債。英國、美國,甚至是日本盡皆面臨著債券殖利率的上行壓力。如果市場跡象是正確的,那高利率影響仍然懸掛在半空中。家庭和企業仍然必須支付更高的
以伊戰爭表面熄火,全球金融市場有驚無險。但地緣政治與油價連動日益緊密,對金融市場而言,更應警惕這種看似受控卻隨時可能失控的「黑天鵝」事件。
2025年歐股漲勢驚人,德國領漲遠超美股。此現象源於歐洲央行降息與德國財政擴張,帶動軍工、基建投資。國際資金無視市場雜訊,以鈔票判斷流向低風險高報酬的歐洲,預示全球資金流動與金融秩序正重新洗牌。
AI已深入金融業,資安風險出現例如模型偏誤、資料污染、深偽詐騙、詐騙攻擊等新型態模式,已實質威脅金融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