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美國公債撐起全球金融市場半邊天,應不為過。美國公債發行已突破35兆美元,各國政府、金融機構、退休基金等都是大戶。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債走勢變得難以預測。以過去幾個月殖利率的變化為例,2024年9月18日聯準會調降2碼後,美債殖利率卻反向而行,2個月內飆升約0.8個百分點。這是因為投資人已事先猜測聯準會將大手筆降息,因而在降息時點之前就已提前反映。難怪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首席策略家卡維爾(James Carville)有句名言:「如果真有下輩子,我希望以總統、教宗或打擊率4成的棒球打者身分回來。但現在我想以債券
以伊戰爭表面熄火,全球金融市場有驚無險。但地緣政治與油價連動日益緊密,對金融市場而言,更應警惕這種看似受控卻隨時可能失控的「黑天鵝」事件。
2025年歐股漲勢驚人,德國領漲遠超美股。此現象源於歐洲央行降息與德國財政擴張,帶動軍工、基建投資。國際資金無視市場雜訊,以鈔票判斷流向低風險高報酬的歐洲,預示全球資金流動與金融秩序正重新洗牌。
AI已深入金融業,資安風險出現例如模型偏誤、資料污染、深偽詐騙、詐騙攻擊等新型態模式,已實質威脅金融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