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金融
2023年8月
五大永續金融先行者領軍 節能減碳動起來
力挺淨零!
節能減碳、綠色金融、追求永續,已成為金融業重要發展方向。金融業淨零推動工作平台於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行「金融機構節能減碳分享座談會」,攜手「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五大金控分享節能減碳行動與經驗。
為配合國發會「台灣2050淨零排放」目標與全球節能減碳趨勢,金融業淨零推動工作平台委請台灣金融研訓院辦理「金融機構節能減碳分享座談會」,由「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五大金控:元大金控、中信金控、玉山金控、第一金控及國泰金控,分享自身推動節能減碳的相關行動與經驗。座談會的專題演講內容涵蓋綠色能源、綠建築、內部碳定價、減碳目標規劃及ESG落實行動等。最後綜合座談更由五大金控代表來解答減碳相關問題及深度討論。
銀行局童政彰》期許關注中小企業、平台擴大參與者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1994年生效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該公約締約方自1995年起每年召開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 COP),雖然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卻不能置身事外,特別是各個國家建置碳稅、綠色供應鏈的概念,我們作為國際貿易成長發展引擎的國家,更不能忽視這個趨勢,因此金管會也把綠色金融2.0提升到3.0的位階。
他強調,今年金管會推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最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透過上市櫃公司、金融同業,除了督促自己做到永續發展,也要影響利害關係人。在落實風險控管方面,如何把氣候風險實際影響與轉型影響,加上對金融業風險控管的啟示,與需要調整的營運策略,其中最重要就是金融業的力量,如何透過議合方式影響客戶。
對於「金融業淨零推動工作平台」他有兩點期許,第一點是未來執行議合的過程,特別要注意中小企業,因為範疇一、範疇二,相對的挑戰性不是那麼高,但對於範疇三的部分,特別是在資料認證的調查過程有很大挑戰,因為中小企業在過去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大都是「三高」——高碳排、高耗能跟高污染,因此在投融資上,如何給中小企業優惠,如何協助導入ESG,金融業責無旁貸。
第二個期許,是希望未來這個平台能夠擴大參與者,像是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是國際合作社節,合作社也積極完成永續發展,並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的17個目標,希望未來這個平台能夠擴大參與者並一起分享。
第一金控》降低碳排 落實有效節能減碳措施
第一金控總經理陳芬蘭指出,如何降低碳排量以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已是各行各業首要任務,金融業除透過與客戶議合以降低範疇三投融資碳排量外,也需盤查自身範疇一的直接排放與範疇二的間接排放碳排量,藉以實行有效的節能減碳措施。
陳芬蘭強調,第一金一步一腳印,從點、線、面三方擴展在ESG領域的推動,而ESG是一條永無止境的道路,未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根據研究,若社會大眾在終端消費能夠履行綠能減碳的生活型態,全球的排碳約可減少10%,為了減少塑膠袋使用,自己現在去市場買菜時,會重複使用整理過的塑膠袋,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在生活中尋找實踐綠色生活的方法。
第一銀行副總經理蔡淑慧強調,一銀很早就設立永續發展委員會,現在自身營運減碳兩大主軸,包含能源轉型面的綠建築、環境/能源管理、綠能分行、綠色運輸、零碳綠屋頂。另外,則是生活轉型面的內部碳定價、環境教育、綠色飲食。
中信金控》從生活面實踐 避免「世界最大危機」
中信金控證券事業長張浴澤指出,之前擔任中信投信總經理時,曾舉行「52週愛地球活動」,因2022年剛好是世界地球日52週年,藉由舉辦挑戰52週愛地球有趣且實用的活動,讓7成以上的員工一起參與,後來加碼到團隊,並沒有「高大上」的口號,而是務實去做,如搭乘大眾運輸、爬山、健行、不搭電梯、一餐蔬食等等,從日常生活裡面來實踐,並提供獎勵。世界最大的危機是什麼?很多人都說是戰爭,但其實是「氣候行動失敗」。
元大金控》步驟+有方向性 找出淨零減排可實踐道理
元大金控行政長暨企業永續辦公室負責人楊荊蓀資深副總經理指出,淨零減排有步驟、有方向性,找出方向性之後,就可尋出實踐的道理。
玉山金控》發揮影響力 節能減碳變雙贏
玉山銀行管理事務處處長宋念謙指出,在自身營運跟產品做好之後,如何發揮影響力是最重要的,要讓更多人、更多企業能夠共同響應,希望供應商可以跟著玉山金一起節能減碳,所以從供應商的選擇、互動、評核到審核,都希望透過簽署責任書或是落實管理要點,將節能減碳變成雙贏局面。未來希望能夠金融共好、台灣更好。
國泰金控》綠色營運是日常 需要共襄盛舉
國泰金控綠色營運小組組長暨國壽副總經理宮篤志指出,綠色營運就是我們的工作,不是額外的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它當作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節能減碳是非常重要的議題,大家需要一起共襄盛舉,因為環境永續不是任何一個人的事,是全世界的事,環境永續不會有任何奇蹟出現,這有點急,也希望跟各位一起努力。
綜合座談》
綜合座談方面,由台灣金融研訓院首席研究員王嘉緯主持。他說,現在全球暖化問題嚴峻,氣溫似乎已經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辦公室節能減碳該如何有效執行?中信金控證券事業長張浴澤指出,如果要落實辦公室節能減碳,可以從簡單的「四省」來說,省電、省水、省紙,以及省油這四個面向。一般辦公室裡耗電最大的應該是空調設備,約53%左右;第二是照明設備,約15%左右;第三是事務機器、事務設備,差不多10%,電梯應該7%左右,要讓這些設備達到節能功效,就要利用高效的冷卻系統、節能照明設備、節能智慧的插座等。另外,建議企業本身要有雨水回收系統與廢水回收,都可以落實再利用。而省油部分,可搭乘公眾運輸系統,甚至共乘;在會議方面,實體會議可以減少,改使用視訊。
內部碳定價是否有明確架構可依循,或執行的條文規定、指引?元大金控行政長暨企業永續辦公室負責人楊荊蓀指出,元大金是參考國外目前正在推動的情況去假設,碳管理資料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推碳定價的過程中,元大金在做內部碳管理,因為科學化管理超過4年,所以經過科學調查以後的基礎就非常清楚。元大金有各種不同的基礎,參考了亞洲地區的定價,及歐美的定價,最後取了一個亞洲最高、不低於歐美最低的總定價。
碳盤查的依循及如何認定是有效力的?玉山銀行管理事務處處長宋念謙指出,認證要與國際接軌,國際間的認證其實不少,透過整個碳盤查,主要有兩個面向,第一是在自身營運面部分,第二則是在產品面。認證程序之外,還是要經過第三方查證,透過查證聲明書才具有效力,所以玉山長期用比較科學的方式,透過驗證、認證,然後得到國際的碳盤查標準,慢慢擴大範疇,透過有系統、有目標的執行方式,才能保證揭露的數字可以被認證,且有公信力。
零碳分行、服務碳足跡實施方式與如何規劃,以及同業如何操作有效的減碳措施?第一銀行副總經理蔡淑慧指出,一銀187家分行,有72家是自有大樓,其他不是,因此要實施上有些許難度,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行。電力方面,盡量把用電整個降下來,全面換成LED燈,而冷氣應該是耗能最大的部分,已開始汰換空調設備。而綠屋頂以中、南部為優先,目前總行和資訊大樓還有20家的太陽能分行就是百分之百供應,除了太陽能板,加上購置綠電以後,總共22個單位是百分之百不再耗電。
配合營運擴大及業務成長,勢必擴充組織及人力,在此情形下如何仍持續降低整體用電、用水等能源耗費?國泰金控綠色營運小組組長暨國壽副總經理宮篤志指出,10年前跟現在相比,業務成長了至少1倍以上,客戶數也增加1倍以上,但是內勤人數並沒有增加,主要原因就是「數位化、數位化、數位化」。數位化不但是節能減碳的利器,而且也是對未來競爭力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另外,就是回頭檢視所有的業務是否都已數位化,而節能減碳方面,建議找適合組織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好的不一定適合。最後再次提醒,數位化是必須走的一條路,因為攸關企業的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