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pio提供的廣告
首頁
關於銀行家
編輯團隊
首頁
登入
註冊
EN
總編的話
各期雜誌
焦點主題
名家觀點
封面故事
特別企劃
最新文章
Banker's Digest
熱門影音
填問卷抽好禮
我要訂閱
問卷調查
填問卷抽好禮
得獎名單
會員中心
購物車
訂單查詢
網站相關
關於銀行家
編輯團隊
我要訂閱
廣告代理
廣告價目表下載
台灣銀行家徵稿
我要訂閱
搜尋
登入
/
註冊
購物車
訂單查詢
切換帳戶
曾齡誼
會員
曾齡誼
訪客
登出
EN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
特別企劃
首頁
焦點主題
特別企劃
內容
總論篇》投資非投機 「避坑」防詐騙
提高敏銳度及警覺心
特別企劃
投資
數位科技
法令遵循
風險管理
資訊安全
111.2台灣銀行家第146期
整理、撰文:蘇偉華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犯罪者利用民眾資訊不對稱的弱勢,以虛假訊息來訛詐民眾錢財。國人須具備金融防詐知識,隨時提高警覺,才能有效防詐。根據刑事警察局最新統計,2021全年度詐騙案件中,以「假交友投資」排名第一,也是總財物損失最高的詐騙手法。這類假投資案件量有大幅攀升的跡象,特色是常與假交友、愛情敲門等手法結合,詐騙集團常以高富帥、白富美等照片主動丟私訊吸引被害人注意,再無意間透露自己有投資且被動收入甚高,讓被害人操作不熟悉的投資領域,如外匯期貨、虛擬貨幣、博弈等,假投資詐騙初期會讓被害人投入小額本金並順利申請出金,目的是
文章未完...
您無文章閱讀權限
加入會員可參加填問卷抽好禮,
購買VIP會員可享所有文章無限暢讀。
訪客免費閱讀文章
登入
購買VIP
延伸閱讀
農業之區塊鏈應用
107.4台灣銀行家第100期
社會住宅的先行者
107.4台灣銀行家第100期
住宅政策成為穩定社會的力量
107.4台灣銀行家第100期
解讀社會住宅
107.4台灣銀行家第100期
熱門文章
總論篇》台灣資金大盤點
總論篇》關於碳權 你應該知道的二三事
照護現場篇》併購+REITs 擴營業規模、優化經營
國際觀察篇》日本信託歷史逾百年值得台灣借鏡
商機篇》穩健投資並為高齡未來做足準備
雙贏篇》 引導超額儲蓄投入新基建 創造雙贏
挑戰篇》新全球化下的金融風險
金融業成為政治性網攻新目標
「無意義工作」將被終結?
銀行業篇》銀行資金去化方式面臨轉型
意見回饋
×
投書內容:
單篇文章
×
從單篇訂購額度扣除
從積分文章額度中扣除
請選擇登入身份
關鍵字搜尋限VIP會員使用
精選
編輯手札
熱門影音
名家觀點
財經都卜勒
封面故事
特別企劃
國際金融
國內金融
焦點新聞
特別報導
金融保險
金融創新
金融法遵
金融人才
綠色金融
農業金融
永續經營
ESG
普惠金融
新書快訊
人生美學
總體經濟
長照
都更
文創
信託
投資
COVID-19
Fintech
金融科技
數位科技
人工智慧
純網銀
通貨膨脹
氣候變遷
虛擬貨幣
數位貨幣
公司治理
法令遵循
風險管理
財富管理
高齡信託
資訊安全
防詐騙
金融風暴
元宇宙
金融科普
貨幣政策
金融監理
奇哥談金融
恭喜!
獲得積分
+
訪客登入
我同意銀行家雜誌網站保存我輸入的資料,下次以相同瀏覽器進入網站時無須重複登入
請選擇登入身份
會員登入
訪客登入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