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

落實總統蔡英文「投資青年四大政策」

金融加持 打造世界級青創生態圈
撰文:蘇偉華

青年創業,是國家經濟不斷轉型升級最重要的動能,在總統蔡英文投資青年世代的號召下,台灣正在打造全面的創業生態,冀望再創全民創業的產業升級浪潮。

創發展攸關國家未來產業的競爭力,其中「投資青年世代」是評斷一個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各國無不卯足全力投入,然而全球經貿競爭激烈、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後工業社會產業轉型不易等大環境因素干擾,加上青創本身存有創新、產品熱度及面對資金取得不易等種種難題,因此總統蔡英文在全齡照顧議題上,特別將「投資青年」列為重要政策之一,像是近年積極打造台灣的創新創業環境,從預算、環境、人才,健全生態系,同時扶植台灣新創成長,期待未來進而成為國際優質品牌,讓台灣成為國際上重要的新創育成基地。

新創事業活絡是一個國家產業能量翻騰向上的展現,帶動新創企業數增加,以及如何鼓勵青年勇於創業,成為我國政策重要的一環,包含整合創業育成、財務支持等輔導機制,希望能提升年輕創業者成功的機率,點燃對國家前景的希望。考量新創事業在種子期與創建期,儘管擁有無限創意與拚勁,但畢竟規模體較小、營收不穩定、籌資能力與管道不足等,大多不易受到創投公司的青睞,因此政府設法協助創業青年取得第一桶金,將青年創業的熱情透過政策金融搭把手協助下,得以邁向更廣、更遠的道路。

美國瑞典以色列投入青創 穩定經濟發展

翻開各國青年成功創業案例,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青創故事,即為臉書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就學期間,因緣際會轉往矽谷創業,將原本的校園交友網站發展成全球最大的社群網站,更以不到30歲的年紀成為全世界前十大富豪。新科技降低青年創業的門檻,創業案例在世界各國遍地開花。美國創業風氣盛行,新創公司(Start-Ups)比比皆是,公司規模小至2人、多至千人,開發產品多元不設限,可能是技術方案、商務諮詢或者手機電腦軟體,甚至大眾化的實體商品也是目標之一,美國政府積極營造創業生態系統,創造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新創生態圈。

反觀歐洲國家,歐債危機造成經濟長期停滯不前,失業率普遍居高不下,青年就業儼然成為最大挑戰。荷蘭政府為提振經濟,與民間企業攜手合作,推動創新與創業政策,由政府帶頭,促成創新企業、金融業與商業界共同合作,荷蘭政府也深諳小國創投資金不比美國充沛,為替年輕創業家募得更多創業資金,提出民間投資50%,政府也相對投入50%資金的模式,共同在事業草創期給予最大的支持。

瑞典同樣被公認為最適合創業的國家之一,根據瑞典風險投資公司Creandum的研究指出,20002014年,瑞典共有263個新創公司出場,累計估值達到237億美元,涵蓋金融科技、安全、電子商務、IoT、遊戲,B2B等領域。斯德哥爾摩被譽為獨角獸工廠,擁有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數量僅次於矽谷,其成功絕非一蹴可幾,獨特的創新DNA建立在持續向上進步的價值觀,人民具創新精神,對新想法抱持開放、包容,使得這座城市不停吸納各地優秀人才前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具有創新之國美譽的以色列,這個國家鼓勵青年思考與啟發創意,甚至在2016年就合併首席科學家辦公室(Office of Chief Scientist)及工業研發中心(MATIMOP),成立以色列創新局(Israel Innovation Authority),作為促進技術研發、搭建技術研發合作之平台。該局提供多種方案進行資助,包括Tnufa計畫〔為希伯來文「動力」(Momentum)之意〕及孵化器計畫等等,通過計畫審查者,可獲得核准預算最高85%的補助,最高金額為20萬以幣(約合5.7萬美元),為期2年。從計畫發想、實證金融政策支持到新創公司成立及研發,甚至是尋找買主及市場,以色列都有一套完整的扶植新創政策,提供人民源源不絕的活力來源。

台灣表現亮眼 躋身全球前四大創新國之一

根據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於202012月最新公布「202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特別版-各國應如何邁向通往復甦之路」(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Special Edition 2020:How Countries are Performing on the Road to Recovery)報告中,特別肯定台灣在提供企業金融協助、醫療制度完備以及對抗疫情方面有優異的表現。WEF認為,疫後應致力推動轉型以邁入新型態市場,並指出強化環境便利性、人力資本、市場都將有助於經濟成功轉型,其中創新生態體系更是疫後經濟復甦與轉型升級的重要面向。

台灣新設公司逆勢成長,根據我國經濟部公布202017月新設公司為24,543家,整體公司家數創史上新高,達到71.2萬家,資本額也穩健成長,較2019年底淨增加297億;而且一份全球創業觀察研究報告指出,國家創業環境指數中台灣排名全球第7,其中我國創新能力排名中表現不凡,與德國、美國、瑞士同榜,名列第4,躋身成為全球四大創新國之一,能有這樣的表現,與台灣擁有完整創育生態系息息相關。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20IMD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在63個受評比國家中,台灣排名第11名,較去年大幅進步5名,為2016年以來最佳表現;與東亞鄰近國家相比,領先中國大陸(第20名)、韓國(第23名)、日本(第34名),僅次於新加坡(第1名)、香港(第5名)。其中企業效能由第14名進步至第12名,股票市場市值占GDP比率世界排名高居第5,其中創業投資資金容易取得排名亦明顯進步。

政府積極打造台灣創新創業環境

目前國內在投資青年創業方面,有國發基金4年匡列100億,投資青年創業,投資最高可達2,000萬元,提供300萬元以下貸款綠色通道;融資(貸款)青年創業,提供青年貸款600億,成立青年創業貸款部門專案,指定專責銀行(如中小企銀等),針對新創、微創、文創、農創等提供融資協助。一站式服務並簡化貸款程序,配有單一窗口諮詢更便民;100萬以下小額青創貸款,以表格申請取代計畫書,7天撥款,保證成數最高100%,前5年政府補助1.67%利息。同時成立青創基地,設立在地青創基地作為加速器,提供媒合市場、資金、技術、訓練等服務,並結合國際知名公司FacebookAmazonGoogle等設立電商行銷課程,希望在金融政策上全面扶植青創產業。

政府積極打造創新創業環境,在環境方面,科技部在台北小巨蛋的台灣科技新創基地、金管會在南海路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經濟部在新北市的林口新創園、桃園的虎頭山、台南的沙崙科學園區新創基地,高雄最近啟動亞洲新灣區的5G AIoT創新園區,希望讓年輕人有好的環境發揮無窮的創意,帶動產業數位轉型,並進而引進國際級加速器,吸引海外創投來台。

銀行與金融市場支持 青創有靠山

在人才方面,台灣有良好的頂尖科技教育基礎,加上體制自由、民主、開放,法治、尊重智慧財產權與資安環境健全,值得信賴,因此可以不斷吸引國內外傑出青年創業家來台,至今政府核發「就業金卡」已超過1,500張,2020年底也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賦予學校更大的彈性,希望能夠培育高等技術人才,也持續吸引世界一流人才來台。

政府也積極鬆綁相關法規,例如放寬學者、教授可擔任新創事業職務,促進學研成果產業化,鼓勵新創事業發展。有關部會加強合作,持續鼓勵產業投入前瞻性研發,讓科研成果,從學校、新創育成,一直到上市櫃,都有一條完整的通路,政府在每個階段都會加以支持。

為落實總統蔡英文「投資青年四大政策」,公股行庫更積極開辦「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協助新創、微創及文創業者取得創業金。根據中小企業信保基金統計,截至2020年底申請已達105.49億元。其實,台灣經濟奇蹟的底子是由許多優秀的中小企業及隱形冠軍所打造,在這基礎上,我們持續發展ICT、半導體、精密機械等兆元產業,下一個階段就是轉捩點,尤其青創對台灣未來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性跟必要性,成千上萬的螞蟻雄兵來襲前,期望透過更強大的金融力量達到永續,甚至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