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

善用大數據變身法遵利器

採訪、撰文:張舒婷

大數據不只可以拿來分析消費者的行為模式也適合分析各國相關制度的運作金融違規案例的型態甚至判斷出洗錢疑慮最高的客戶名單

國內某些金融業者因為內稽內控或法令遵循流程出現瑕疵形象受創最令業界震撼的莫過於第一銀行ATM提款機遭到跨國犯罪集團盜領8,000萬元以及兆豐銀紐約分行去年疑似涉入洗錢遭到美國政府重罰新台幣57億元

一銀兆豐的殷鑑不遠提升不少業者加強資訊安全內稽內控與風險管理的決心力拚法遵洗錢防制多管齊下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對於金融業而言固然帶來無限機會但也被迫迎接無數挑戰除了大數據的應用資訊安全防護外連內稽內控法令遵循的實務操作都產生了劇烈變化不論產學界人士都應當從善如流因應全新的趨勢

有鑑於此台灣金融研訓院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國際電腦稽核教育協會ICAEA大中華分會攜手合辦2017年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論壇」,討論主題為持續性稽核與法遵科技在大數據環境下的應用發展」。

論壇舉辦當天每一場皆座無虛席顯見此議題深受重視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致詞時指出今年適逢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前身為台北商專百年週年慶不論是對於金融產業或台北商業大學而言這次論壇都顯得意義非凡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務委員陳世訓表示研訓院長期負責金融業的人才培訓提供學術研究證照考試的資源以及金融刊物的出版對於金融業者活用金融科技工具追求更簡單且有創意的服務之際如何落實金融監理法令遵循的議題更不會缺席

科技拉高金融監理挑戰

資訊科技與網路發展和民眾的生活已經是息息相關如今與金融結合後帶來了更多破壞式的創新。」行政院財政主計處處長蕭家旗指出對一般民眾而言金融科技帶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對科技產業而言也有更多機會去嘗試以前只有金融業能做的業務這對金融業與金管會等監理單位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經濟部商業司司長李鎂表示站在推動產業前進的立場而言,「數位經濟是大勢所趨也值得樂觀以待即使是工作型態看似傳統的服務業但從批發零售倉儲餐飲到電子商務無一不走向智慧化數位化

但對於習於傳統思維的業者來說智慧化數位化不只代表營業型態消費者行為模式的轉變可能還同時要處理資安管控顧客個資外洩甚至衍生出來的詐騙疑慮

陳世訓打比方指出誠如防毒軟體不斷升級之際也會有越來越難以抵禦的電腦病毒問世當金融業與科技資訊業越來越密不可分時資訊科技的元素往往帶來更多問題當然也可以解決更複雜的問題

張瑞雄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確實讓消費金融企業金融業務面臨的風險都比以前複雜許多如何運用資訊科技工具將內控稽核風險管理的工作執行得更好對於主管機關或民間企業來說同樣重要

大數據分析金融違規型態

其實國內的主管機關並非沒有積極作為比方說金管會去年完成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從金融服務創新研發風險管理到人才培育都有納入討論範圍後來又推出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也持續祭出鬆綁項目今年政府又陸續核准Apple paySamsung pay等支付工具登台讓越來越多民眾對金融科技真正有感現在也正在努力通過金融業翹首盼望已久的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法案

蕭家旗提醒從這些變化來看可以確定一件事情科技資訊業者搶占金融業業務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對主管機關而言如何讓業界健全發展之際又祭出合適的監管手段尤其現在世界各國對於金融的監理標準越來越高金融業者如何面臨來自異業的競爭之際又徹底做好資訊安全法遵洗錢防制等工作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之前大家可能以為FinTech並不能解決內稽內控的問題其實不是這樣。」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總經理吳崇權舉例,「大數據分析不只可以拿來分析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其實也適合分析各國相關制度的運作金融違規案例的型態甚至判斷出洗錢疑慮最高的客戶名單這些資料原本非常繁瑣但透過大數據就清楚很多。」

既然資訊科技技術日新月異銳不可擋吳崇權指出對業者而言倘若對內能將這些技術應用於法令遵循對外則讓行銷管理的綜效發揮至最大一定是絕佳的轉機而非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