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

善用大數據變身法遵利器

採訪、撰文:張舒婷

大數據不只可以拿來分析消費者的行為模式,也適合分析各國相關制度的運作、金融違規案例的型態,甚至判斷出洗錢疑慮最高的客戶名單。日前,國內某些金融業者因為內稽內控或法令遵循流程出現瑕疵,形象受創,最令業界震撼的,莫過於第一銀行ATM提款機遭到跨國犯罪集團盜領8,000萬元,以及兆豐銀紐約分行去年疑似涉入洗錢,遭到美國政府重罰新台幣57億元。一銀、兆豐的殷鑑不遠,提升不少業者加強資訊安全、內稽內控與風險管理的決心,力拚法遵、洗錢防制多管齊下。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對於金融業而言,固然帶來無限機會,但也被迫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