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pio提供的廣告
首頁
關於銀行家
編輯團隊
首頁
登入
註冊
EN
總編的話
各期雜誌
焦點主題
名家觀點
封面故事
特別企劃
最新文章
Banker's Digest
熱門影音
填問卷抽好禮
我要訂閱
問卷調查
填問卷抽好禮
得獎名單
會員中心
購物車
訂單查詢
網站相關
關於銀行家
編輯團隊
我要訂閱
廣告代理
廣告價目表下載
台灣銀行家徵稿
我要訂閱
搜尋
登入
/
註冊
購物車
訂單查詢
切換帳戶
曾齡誼
會員
曾齡誼
訪客
登出
EN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
最新文章
首頁
焦點主題
最新文章
內容
個人問責機制:這次不一樣
精選
108.6台灣銀行家第114期
撰文:Olga Rakhmanina 譯者:劉維人
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都在重新檢視個人問責機制,確保高階經理人能夠在出問題時承擔責任。英國、香港、澳洲等地才剛開始建立基本架構,但許多人認為它們正在往正確方向邁進。新規定一定會增加營運成本,但應該也能提高監管透明度,提高大眾的信心。過去十年充斥各種金融醜聞。在全球金融危機時期,政府為許多「大到不能倒」的公司紓困,讓全民承擔沉重帳單。隨後,倫敦同業拆放款利率(LIBOR)的操縱事件,又對消費者貸款與企業貸款利率產生連鎖衝擊。此外,大部分大型國際銀行都曾因防範洗錢不力,讓該行業被罪犯利用而被罰款。許多消費者也因為銀行業在惡
文章未完...
您無文章閱讀權限
加入會員可參加填問卷抽好禮,
購買VIP會員可享所有文章無限暢讀。
訪客免費閱讀文章
登入
購買VIP
延伸閱讀
台灣頂尖「高階」、「國際」人才培育
109.8台灣銀行家第128期
促傳統金融業順利數位轉型
109.8台灣銀行家第128期
綠色金融的創新與挑戰
109.8台灣銀行家第128期
《國安法》爭議+港幣聯匯制恐生變
109.8台灣銀行家第128期
熱門文章
增進金融知識與技能 迎接未來挑戰
KOL現身說法》不容忽視的社群影響力!
調查篇》9成銀行啟動數位轉型 AI、大數據成重點技術
案例篇》躍居公股銀行數位轉型模範生
協助篇》立委吳欣盈:及早開啟 年輕世代財金視野
中堅世代心中的典範》堅持高道德標準 傳承金融價值服務無極限
金融業界談典範》彰化銀行董事長凌忠嫄:身正、意誠、服務與智能 造就成功未來
中堅世代心中的典範》不忘初心、造福人群的一生志業
金融業界談典範》第一金暨一銀董事長邱月琴:追憶許遠東 育才、金融國際化影響深遠
總論篇》尋找黃金屋中的模範臉譜
意見回饋
×
投書內容:
單篇文章
×
從單篇訂購額度扣除
從積分文章額度中扣除
請選擇登入身份
關鍵字搜尋限VIP會員使用
精選
編輯手札
熱門影音
名家觀點
觀天下
封面故事
特別企劃
國際金融
國內金融
焦點新聞
特別報導
金融保險
金融創新
金融法遵
金融人才
綠色金融
農業金融
永續經營
ESG
普惠金融
新書快訊
人生美學
總體經濟
長照
都更
文創
信託
投資
COVID-19
Fintech
金融科技
數位科技
純網銀
通貨膨脹
氣候變遷
虛擬貨幣
數位貨幣
公司治理
法令遵循
風險管理
財富管理
高齡信託
資訊安全
防詐騙
金融風暴
元宇宙
金融科普
貨幣政策
金融監理
恭喜!
獲得積分
+
訪客登入
我同意銀行家雜誌網站保存我輸入的資料,下次以相同瀏覽器進入網站時無須重複登入
請選擇登入身份
會員登入
訪客登入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