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
TACO救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行政命令簽不完,但還有一件重要的事也沒忘,就是重新調整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裡歷任總統的肖像位置。川普就職時擺放的是開國元勲、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不到一個月,他便讓華盛頓畫像搬家,改掛大尺寸的美國前總統隆納‧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的肖像,白宮副幕僚長史卡維諾(Dan Scavino)下了註腳:「太棒了!美國第40屆總統雷根的肖像現在掛在橢圓形辦公室。」
為什麼重提這件細枝末節的事呢?因為,川普與偶像雷根之肖像雖然近在咫尺,但兩人的觀念與作法卻漸行漸遠。我們就以1985年廣場協議(Plaza Accord)來看兩人最遠的距離。
1980年代,雷根面對二次戰後急速復興的日本和西德對美國形成巨大的貿易逆差,為了解決貿易赤字,美國號召日本、西德、英國、法國共聚紐約廣場飯店,達成共識讓美元貶值:美元對西德馬克貶值近8%,美元對日圓則貶值近14%。
而雷根的信徒川普,採取的卻是對等關稅,而且是單邊、威脅、利誘,各國表面上不得不從,實際上紛紛展開自救之道,分散出口國、加強與美國以外的貿易協定,中國更是趁機以救世主之姿態趁隙切入美國所留下的空缺,戰略不斷往前推進。
這就是雷根政府和川普政府迥異之處,雷根信任的國際貿易秩序,是透過協議來行動,而川普採取的是「關稅、關稅、關稅」。本期封面故事作者吳孟道引述雷根的話:「關稅戰表面上看似愛國,實際上恐怕會帶來危險後果。」
當然,目前美國公布的經濟數字讓川普洋洋得意,事實是有些數據已經走下坡,7月份的美國非農就業人口低於預期,是企業發出的第一個警訊;美國密大8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開始反轉,儘管幅度不大,但值得後續關注。至於物價,多位經濟學家已經指出上半年仍處於廠商消化存貨、自行吸收價差階段,以至於相對穩定,但要看的是年底、明年年初的數字。
沒有人希望世界再次走向蕭條。1930年美國胡佛總統簽署高關稅法案後成了大蕭條的關鍵。再更早,似乎也是川普的偶像、第25任「關稅俠」總統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採取高關稅後引來各國報復,結果共和黨輸了期中選舉,後來更拱手讓出執政權。
然而,川普有個特質,儘管被眾人嘲笑,但可能是可以避免走向危機的機會,那就是「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川普最後關頭總是退縮),苗頭不對、對手比他強、情勢不利,他會毫不猶豫退縮轉彎。
《富比士》雜誌統計,從4月到現在,川普已經轉彎28次,而這只是7月底數字,最近,中美關稅談判「再次」延後90天。所以,未來,也許是TACO救美國,順便造福其他所有關稅遭殃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