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自由港與國際金融中心

113.1台灣銀行家第169期黃崇哲

202312月10日,約等同台灣地方選舉的香港區議會選舉,創下了歷史上最低的投票率,整整由上次的71%直落至28%。其實,兩年前的香港立法會投票率已經由58%掉到30%,而這次有國安部門參與「整頓」後的選舉過程,讓許多港人算是對地方事務也放棄表達政治偏好,這樣的低投票率反映多數選民認為參與投票已毫無意義。

置身在大中國制度下的香港特區,近來已經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在經濟方面,香港股市自2018年開年後持續下跌,甚至被台股超越,這不僅被視為資本市場衰退的象徵,更讓國際關注港版《國安法》實施後,香港金融環境和經濟地位是否已經失去原有的種種優勢。

關注聚焦於其香港原有法治精神的維繫,特別是司法是否仍然具有足夠獨立性來運作,不受行政機構的各項行為干擾。只是,在官方版的文件中,所謂「高度自治」是:三權分置、行政主導、司法獨立、行政長官代表特區行政區向中央總負責。所以港人治港,是在北京決定的框架中自治,最後還是需要特首向中央進行報告核可。

換言之,具備最終准駁地位的北京中央政府才是香港所有權力的基礎,也只有北京中央才能決定香港所有住民所擁有的權力內涵。而這也引發經濟面的更深憂慮,就是在這樣自治架構下,香港的諸多財產權能否仍能得到充分保障?何況財產權保障正是香港之所以作為世界自由港與國際金融中心翹楚的最重要根本。

畢竟,在民主國家與西方世界中,私有財產的神聖不可侵犯性大都明文載於憲法之中,並據以施行。對照之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雖在第十三條同樣有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規定,但該國憲法第六條更清楚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也就是說,不論憲政是否落實執行,但在基本的思維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財產權的保障是需要該財產是否合法作為前提。而且,對於生產所需的工廠、原料、或者網路電商的數據資料等等,是需要採全民所有以及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而非私人企業或投資人所能獨有。這種思維與香港本來作為自由港與國際金融中心諸多元素有明顯的衝突性,隨時可能朝不保夕的財產權制度,將是香港經濟後續成長的一大隱憂。

正如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在近日演講中指出:「因為民主政體下的主權,就是完整的產權,而也因為有民主的產權,才能落實保障人權。」在台灣,全民持續堅守的中華民國主權與民主化進程,也才能為手中新台幣價值、不動產權狀、公司企業股票等提供了穩定的保障,不受其他國家政權的影響。看著因為主權與人權的缺憾,讓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經濟成果,以及香港傲人資產,都呈現了極大的縮水減值,令人唏噓再三。

歲末之際,我們在盤點一年努力的同時,更應珍惜台灣的民主體制,因為它不僅是我們的價值所在,也是經濟持續發展不可或缺之基石。看著令人惋惜的香港經驗,想到台灣……

延伸閱讀

貨幣洪流、資產通膨、貧富不均、超低利率 迎接大印鈔時代的「五大突變」
109.8台灣銀行家第128期
五張圖看懂夏日股市狂歡
109.8台灣銀行家第128期
中國磁吸效應 新惠台政策發力
107.4台灣銀行家第100期
美徵鋼鐵進口關稅 公平貿易大戰方興未艾
107.4台灣銀行家第100期
恭喜!
獲得積分+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