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

前進校園尋找優秀人才

校園金融科技創意挑戰賽
採訪、撰文:廖和明

台灣金融研訓院芬恩特創新聚落從2018年9月成立以來,陸續針對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辦理相關活動,更協助金融業內部長天期的教育訓練,積極協助金融機構數位轉型、培育優質的數位金融人才,近期金研院與臺灣企銀共同舉辦「第一屆校園金融科技創意挑戰賽」,讓銀行得以積極前進校園,尋找優秀人才。

灣企銀積極展現品牌活力,近期與台灣金融研訓院首度合辦「第一屆校園金融科技創意挑戰賽」,並於2022年12月9日舉行決賽暨頒獎典禮。

臺灣企銀副總經理邱松歲指出,此次為鼓勵青年學子實現對金融科技的創新創意,並打造產學交流與承先啟後環境,因此舉辦「2022年臺灣中小企業銀行校園金融科技創意挑戰賽」活動,希冀藉此博採眾長,廣納各專業領域菁英學子共襄盛舉,發表多元創意構想與成果。其中,此次邀請全國大專院校以上在學學生參加,競賽以「創意有理,未來有你」為發想主題,未來預計比賽也會繼續進行。

邱松歲表示,學生能透過參賽機會善用所學接軌知識與實務,更能累積職涯競爭力與實戰經驗,本次競賽共設置前3名與最佳潛力獎1名,冠軍可獲10萬元、亞軍5萬元、季軍3萬元,最佳潛力獎2萬元,總獎金達20萬元。

校園學子熱烈加入創意挑戰賽

「第一屆校園金融科技創意挑戰賽」由臺灣企銀、金研院主辦,9月8日公告,11月4日截止,共9周的期間就有187件報名,入圍8件,並於9日舉行決賽,選出前3名及最佳潛力獎。入圍的學生有來自臺北護理健康、成大、臺北商業大學、台北科技大學、世新大學等。

此次的報名主題領域不限,凡與金融創新或永續金融相關之議題均可,包括(但不限於)數位會員應用與服務、融資平台服務、銀髮世代數位應用、雲端投資、機器人理財、智能客服應用、場景金融、數位金融ESG應用、安全防護應用與開放銀行等相關議題。可自行判斷提案主題屬於「財富管理、貸款、其他(可自行輸入主題)」等等,每隊至多6人(含指導老師1人),可跨科系及跨校組隊,不可跨隊報名,惟每隊僅限1位指導老師。

最後經過嚴格的評審結果後,第一名為臺北商業大學財務金融組成的謹慎理財、信用無價的「學付無拘」,以學生資金需求為出發點,結合金融服務所開發的「學付無拘APP」,提供信用小白融資需求及獎學金整合服務,並提供業者尋找及培養需求人才的管道,以點數回饋的方式建立顧客忠誠度及鼓勵投資,鼓勵用戶建立良好消費習慣及小額投資,將知識、財富積少成多,邁向學富五車。

第二名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資訊與財金管理所組成的為銀而來的「Woo吉」,主題發想自臺灣企銀近來持續關注的「銀髮經濟」,從安養信託的概念為基礎,設計出一個自委託人簽訂信託合約後,便會開通屬於受益人的銀髮信託帳戶,在提供專屬電子銀行服務的同時,更改善了目前市面上其他銀行App對於長輩使用上不太友善的問題。將金融服務的金流透明化、可視化,更新增家庭帳戶社群、銀髮學堂、銀寶回饋等服務,使家屬與長輩於金錢方面再無後顧之憂。

第三名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資訊與財金管理系所組成的凱爾特攻隊的「Day Day Care凱爾照護」,主要是因高齡化社會來臨,一般家庭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又因自己繁重的工作壓力,其實早已分身乏術,因此許多家庭會自費聘請外籍看護,協助照顧家中老人。在雇主與外籍看護彼此不熟悉的情況下,加上長者與子女不同住、看護的語言隔閡、看護不熟悉環境等因素,時常造成許多溝通困擾、磨合期過長、適應不良等問題,因此希望能提供一個App讓外籍看護可以減輕工作負擔,和雇主有良好的溝通,更能有效的專注於照顧長者的工作。App中會整合功能,包含共同錢包、即時通訊、翻譯、叫車、行事曆、用藥說明,讓長者的子女們與外籍看護同時登入使用,透明化溝通過程與工作。

潛力獎為成功大學企業管理會計學系財務金融所組成的交給融利一切容易的「好融利」,以新創公司融資市場存在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作為發想,提出一種全新的信用評分模式,有別於傳統採用財務報表或是會計報表評估,本案模型使用了每日經營交易流水數據、外部的公開信息及社群足跡等因子,並透過社群平台用戶制的方式累積資料庫,以機器學習結合大數據替新創公司做出有效的信用評分。銀行既可透過此評分進行新創領域的融資決策,也能建立有關新創公司產業的資料庫供其他部門進行投資決策。長期成果是使銀行方透過優化後模型成為新創領域融資市場中的中介者,提供第三方投資人超額借款需求的資金,從中賺取手續費或租借模型的報酬。

臺灣企銀積極投入數位轉型與創新

邱松歲指出,人才對台灣相當重要,過去臺灣企銀著墨較少,現在積極投入資源,希望更加擴大創新元素,希望吸收更多創新人才,現在已在董事會底下設立「數位轉型委員會」,希望藉由數位新科技拉近跟客戶的距離,讓數位轉型成為臺灣企銀新的營運模式,也讓客群從企業戶、老年人、年輕人三方面,深入鎖定不同族群。

臺灣企銀「數位轉型委員會」設置多個數位轉型推動工作小組,隸屬於總經理室,包含數位教育小組,辦理行員數位觀念教育。精實流程小組,辦理各項業務流程數位優化。線上平台小組,辦理顧客體驗數位業務之優化。數位生態圈小組,則辦理異業合作推展之數位優化。AI智能小組,辦理應用AI智能提高工作效能。大數據小組,辦理大數據分析提供業務推展效能。

另一方面,臺灣企銀亦鼓勵員工金融創意發想,培植具潛力的創新人才,2022年首度舉辦「第一屆全行金融創意競賽」,期望提供透明、公正平台,鼓勵員工工作之餘能盡情發揮創意,提升創新動能,藉以驅動企業數位轉型。2022年共有66件創新提案進件參賽,已於12月決賽當日選出前3名與佳作,並提供競賽獎金及行政獎勵,鼓勵員工優異提案成果與不斷創新及自我挑戰的精神。

另外,臺灣企銀自2021年起積極推展數位存款帳戶,升級數位帳戶權益優惠、優化UI╱UX開戶體驗,新增多項創新功能及Open API,積極與多家電支機構串接,並發展異業合作,擴大客戶生活圈服務範疇,並將數位帳戶取名為「Hokii」,搭配可愛討喜的企鵝吉祥物,不僅年輕化品牌形象深植民眾心中,更減少線下服務營運成本、強化業務多角化應用,無縫串聯產品周邊相關人事物,進而與客戶組成緊密數位生態圈。

除此之外,臺灣企銀積極推動大數據策略,鎖定了與業務連動性較強的部分,導入大數據應用系統,透過跨部門、跨單位合作,運用SAS OA及Tableau等專業數據分析工具,進行精緻客戶分群,挖掘潛在客戶。

金研院協助金融業培育科技力

金研院副院長林仲威指出,金研院從2016年起就相當重視金融科技,希望能負責金融同業的能力培養,尤其是參考國外的金融科技人才培訓,希望讓金融科技成為金融產業發展的關鍵。

金研院自2018年9月成立芬恩特創新聚落以來,陸續針對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辦理相關活動,秉持開放、彈性培養人才,更協助金融業內部長天期的教育訓練,積極協助金融機構數位轉型、培育優質的數位金融人才,每年培育超過6,000位金融科技專業人才,是金融業不可或缺的最佳策略夥伴。

其中,臺灣企銀是金研院芬恩特的會員,在臺灣企銀全力支持下,長期投入人員的培育與行內數位轉型的推動,而臺灣企銀在金研院的協助下,舉辦許多課程,還有顧問輔導、經理人共識營、工作坊等,並導入數位規劃、數位分析,引進各行各業的合適老師及顧問開設所需課程,徹底體現如何解決金融科技痛點。

過去金研院芬恩特創新聚落也曾在2019年與土地銀行合作,鼓勵青年學子實現對金融科技之創新創意,發掘人才並提供產學交流機會,共同主辦校園黑客松活動「2019明日之星誰與爭鋒Fintech Creative」,以高中職、大專院校及畢業未滿1年學生為對象,鼓勵透過企劃書及多元展示方式,發表創意構想與成果,主題與金融科技議題相關。

金研院目前已與11家金融機構展開金融科技轉型的合作,由金融機構提出需求,針對人力狀況、數位轉型進程一起討論,尤其現在金融業面臨少子化問題,年輕且優秀的科技人才往往被科技業招攬,因此也積極協助金融機構達到數位化、數位優化、數位轉型,建構良好的人才養成、制度、薪酬,讓金融機構徹底達到數位轉型。

台北金融科技展跨國交流新場域

林仲威強調,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因此金融科技就是要滿足服務、克服痛點,解決問題。以2022年10月28日、29日舉行的「FinTech Taipei 2022台北金融科技展」為例,兩天就有超過3.5萬人參觀,當中有越來越多大學生關心此議題。

此外,藉由金融科技展可以與民眾深入接觸跟對話,讓金融科技新創團隊的努力被社會大眾看到,也見證台灣FinTech金融創新的成果,加速達到普惠金融目標,讓大眾了解疫情後「More Fintech, More Different」的發展現況,使民眾更加信賴數位金融應用。

2022年台北金融科技展以「More Fintech, More Different」為題,全場參展攤位超過300攤,規模盛大,包含近百家的國內外創新應用解決方案一同共襄盛舉。此外,更邀請多名國際級講者發表演說,藉由集結國內外產、官、學、研各路好手,讓台北金融科技展成為跨國交流、合作與創新的典範,進而帶動台灣相關產業的創新與成長。

除此之外,金研院芬恩特創新聚落也持續與大專院校合作,每年舉辦1至2次的「Fin&Tech校園點子王金融科技創新成果發表會」,邀請數位金融時代目標族群,也就是大專院校學生,透過發表會提出他們對金融科技創新服務的構想,內容含括新科技的場景應用、金融服務流程改善、客戶體驗的服務創新等。期待透過數位原住民們的創意,提供業者解決金融服務痛點的參考,激起創新與創意的火花;同時金融業也能藉此發掘金融科技新秀,促進金融科技人才的求職求才雙向媒合。

林仲威強調,金研院積極與金融機構、大專院校合作,就是希望未來能讓相關的人才得以發光發熱,也讓金融與科技領域得以互跨,培養更多的跨領域人才,讓金融機構跟人才在未來達到雙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