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
春風化雨篇》遠東商業銀行董事長侯金英:善盡本分、不浮誇是最高原則
在台灣銀行業界中,年逾90歲的遠東商業銀行董事長侯金英,不僅是名副其實的金融教母,更是後輩眼中的「典範銀行家」。2022年,貢獻金融教學、研究與業務超過60年的侯金英,獲頒第十一屆菁業獎「特殊貢獻獎」,堪稱實至名歸。
在政界及學術界,侯金英是財經官員們的老師,甚至是老師們的老師,眾多財經官員與財經系所的教授都曾是她的學生。在產業界,她仍是董事長、總經理們的老師,數家金融機構的董事長、總經理、高階經理人都曾受業於她。而她迄今仍站在產業第一線,帶領遠東商業銀行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臺大經濟所首位女碩士
侯金英的人生歷程,是台灣近百年經濟史的重要切面。出生於日治時期的她,父親是台灣知名商幫台南幫要角侯雨利;她自幼學業成績秀異,先後畢業於台南女中、臺灣大學經濟系,更是臺灣大學經濟研究所首屆研究生,也是唯一的女學生,之後更成為該所史上第一位女碩士。
取得臺大經濟所碩士學位後,侯金英與同系、同所畢業的夫婿梁國樹結婚,數年後,連袂前往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進修。兩人學成返台後,都進入學術界任職;梁國樹回到臺大經濟系任教,侯金英則獲聘於政大財稅系(現已更名為財政系),從講師一路升至副教授、教授,1976年後,轉至銀行系(現已更名為金融系)開課,也曾擔任系主任。
她的著述《現代貨幣學》,除了是台灣本土首本貨幣學專書,更曾是國內多間大學財經系所的重要教科書。在政大任教30多年,「桃李滿天下」絕非虛言,優秀學生遍布台灣產、官、學、研各領域;較知名的學生,包括臺灣金控董事長呂桔誠、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行政院前院長林全等。
梁國樹、侯金英夫婦成就相當,都足稱典範銀行家,傳為台灣財經界的佳話。梁國樹學而優則仕,從臺大經濟系教授轉戰公職與公股銀行,先後擔任行政院研考會(現已併入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中央銀行副總裁與第一銀行、彰化銀行、交通銀行(現已併入兆豐銀行)董事長;生前最後一個職位是:中央銀行總裁。
與夫婿的職涯軌跡相仿,從大學退休後,侯金英也轉戰公務體系與產業界,表現同樣出色。1995年,她獲邀擔任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董事長;2000年,政府將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金融財務研究訓練中心兩個性質相近的組織,合併為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亦委任她為首任董事長。2008年時,她再轉任遠東商業銀行董事長。
金融業現代化重要推手
侯金英回憶,她初任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時,台灣金融研訓院僅有3間簡陋的舊教室。在她的領導下,台灣金融研訓院才有了明確的定位,員工人數、軟硬體建設大幅躍進,並茁壯至今日的規模。
最讓侯金英感到驕傲的是,台灣金融研訓院自力在台北市的菁華地段――羅斯福路3段,興建地下4樓、地上11樓的辦公大樓,樓地板面積約3,600坪,「完全沒向政府申請補助!」
在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台灣金融研訓院任職長達12年,侯金英戮力推廣台灣金融教育、研究,為台灣金融業擘建嚴謹的金融證照制度,開設金融業從業人員持續再進修的課程,讓他們有機會學習最新的金融趨勢、科技、法規,精進其專業知識、服務態度,實是台灣金融業現代化的重要推手之一。
擔任遠東商業銀行董事長一職已14年,在眾多大型金控環伺、國際金融環境快速變化的挑戰下,侯金英雖是台灣最高齡、曾祖母級的金融機構負責人,仍帶領遠東商業銀行穩健成長,還不斷創新。
例如,在本國銀行中,遠東商業銀行便是首家以事業群,進行內部業務分工的銀行,之後多家企業紛起效尤;而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日前公布的公司治理評鑑中,遠東商業銀行排名上市組的前5%,是名列前茅的「資優生」,證明侯金英的公司治理能力依然出類拔萃、老而彌堅,還是銀行產業的表率。
銀行家不應有太多花招
那麼,在早已是學界、產業界公認的典範銀行家侯金英眼中,典範銀行家應有哪些特質?她認為,穩定的金融體系,是一個國家經濟不斷成長、產業永續繁榮不可或缺的基礎,因此銀行業的本色應是平淡的,而非絢麗的,沒有太多高低起伏,「至於銀行家,則應盡職地扮演資產善良管理人與資金中介者的角色。」
鮮少出現在鎂光燈前發言的侯金英,身體力行善盡本分的典範銀行家特質。她更強調,銀行家經營銀行當實事求是、不求花稍,不應有太多的「花招」與過多的宣傳,「銀行人只要能打造值得客戶信任的金融體系運作模式,踏實做到可靠治理、嚴謹的風險管理,讓銀行可穩定獲利,就是我心目中值得尊敬的銀行家。」
性格謙沖、為人低調、舉止優雅且行事嚴謹的侯金英,在其職涯上,從政治大學到台灣金融研訓院、遠東商業銀行,在教學、經營社團法人與營利事業上,皆不求花稍、也不過度自我宣傳,且不標榜大道理,卻都能創造傳奇、垂範後人。
在政治大學任教時,侯金英講授的「經濟分析」課程,外系旁聽生擠爆課堂,是昔日校園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由侯金英整合、擘劃、奠基的台灣金融研訓院,現已是台灣金融人才訓練、進修的重鎮;而近年來,國際局勢動盪,台灣金融企業獲利普遍下修,連大型金控也獲利慘澹,但遠東商業銀行仍能穩定獲利,並持續推動數位金融業務、涉足元宇宙(Metaverse),侯金英厥功甚偉。
謹守金融業的立業精神
台灣銀行業若要再上層樓,就得有更多優秀的銀行家;而以典範銀行家為學習標竿,正是銀行人晉階為銀行家的最佳途徑。侯金英期許年輕世代的金融產業從業者,無論時代、產業潮流如何變化,都不能失去敬業、務實、嚴謹的態度,「因為這些是金融產業的立業精神。」
同齡人早已退休、在家靜養,已年逾90歲的侯金英,每個工作日,依然天天到遠東商業銀行總部上班,對國際、產業局勢瞭若指掌,敬業精神令人肅然起敬。她自豪地說,「別人交辦的事情,我一定要做出成果來」,也以認真工作自勉,務實、嚴謹看待每件事,「努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最好」。
「對所負責的業務熟練、清楚,洞悉市場動向、趨勢與客戶的需求,是銀行家的基本素養。」侯金英表示,典範銀行家不僅得嚴守立業精神、妥善管理銀行,更應誠心正意地承擔富國、利民的重責大任。
不過,國際局勢變化猛烈,金融科技日新月異。侯金英勉勵後輩,「因為全球的政治、經濟環境與產業生態,已越來越複雜」,在堅持敬業、務實、嚴謹等態度時,也要懂得與時俱進、順應變局,並敏於創新,才能在新時代中存活下來,並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現在,金融業所面臨的挑戰,確實比過去大得多。」侯金英指出,由於全球化、數位化時代來臨,國內金融企業的競爭對手,不再只有國內的金融同業,還有搶進台灣金融市場的國際金融巨擘,與藉新興數位金融科技跨界而來的科技公司,「我鼓勵年輕一代的金融產業從業人員,應勇於走出國門,與世界級競爭對手交鋒。」
鼓勵年輕世代培養與國際接軌能力
面對未來的挑戰與變局,侯金英提醒年輕世代的金融產業從業人員,應持續培養快速學習的能力,不要拘泥、固守昔日的做事框架,個人一定要有與國際接軌的能力,還得具備數位金融時代所需要的專業能力,「要能做到這些,可說相當不容易,希望年輕人們加油!」
展望金融產業的未來,侯金英相信,台灣金融自由化已超過30年,本土金融業競相導入先進國家銀行的管理思維、模式,但要迎擊全球化、數位化時代的挑戰,強化風險管理、朝ESG願景前進,積極發展高齡金融、普惠金融,就得培養更多大格局的銀行家,「有更多典範銀行家,台灣銀行業才能成為全球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