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
LEAP「金融將帥養成班」廣受好評
辦理11期次、培育逾361位金融菁英
LEAP班是為了培育銀行未來的掌舵者,由學員現身說法,可了解課程規劃不僅都是銜接最新國際趨勢,且講師與學長姐更是難能可貴的人脈,「LEAP班的精彩,絕對是一般EMBA無可比擬的!」
有「金融將帥養成班」之稱的LEAP(Leading Executive Apex Program,金融高階主管儲訓計畫)班,是為了培育銀行未來的掌舵者,而LEAP班自2011年迄今已經辦理11期次,目前,已培育超過361位金融領導菁英,無數的學員結業後在業界都擔任重要舵手,推動多項具有指標性與前瞻性的金融業務,令人不禁想要了解LEAP班成功的秘訣、為何能讓金融界人士大力口碑推薦!
自2008年金融海嘯衝擊以來,國際金融環境興起「金融科技創新挑戰」、「利率走低伴隨債務增長」、「金融世界兩極化」、「地球永續議題影響金融機制」等四大發展趨勢,這樣的發展趨勢深深影響了銀行之商業、營運、投資、人力資本等模式。銀行公會與金融研訓院合辦LEAP班的初衷,也是期望在此瞬息萬變的金融經營環境中,未來的銀行掌舵者能提早掌握趨勢脈絡,預先策動因應,引領組織啟動變革,才能確保公司穩健成長並永續經營。
獨特學員分組 有助跳脫框架思考
「業界都很重視LEAP班,對於培訓銀行的高階人才,有很大的貢獻。」擔任LEAP專題報告評審委員、被譽為「外資天后」的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指出,銀行的中高階主管們在各自專業領域多半都有優異的表現,但多數加入某個部門後,就難得有機會一窺其他部門的經營內幕。加入LEAP班後,將學員們進行分組,原則上每個組員的背景都不同,且皆為不同部門,力求組員的多元性。正因學員們都來自於不同的部門,有助於學員們跳脫原本框架,從更高的視野來思考銀行的經營策略及轉型方向、如何選定目標客群等,學員們能以全新的態度來迎戰瞬息萬變的金融環境。
LEAP班的規劃與坊間進修課程的設計截然不同,是邀請多位產、官、學界威名遠播的重量級人物來講授課程,且重視實作,而學員們分組後,各組將鎖定一個主題來做專題報告,是模擬國內銀行總經理及其經營團隊的立場,依據台灣未來5年金融環境發展情勢,提出策略分析,再邀請業界資深前輩擔任評審委員,給予專業的建議。
多次擔任評審委員的程淑芬見證並十分肯定LEAP為了讓課程精益求精,會因時制宜來調整,同時她也很認同,幾年前LEAP班導入類似Mentor(導師)的制度,讓學員們在上台發表全組報告前,可事先請益這些Mentors,提早察覺報告的不足之處,及時修正,學員們的報告更能聚焦在主題上,整體水準更明顯提升。
臺灣金控總稽核 許素珠課程價值遠超EMBA對職涯有極大助力
LEAP班的「學姐」臺灣金控總稽核許素珠,她原本就求知若渴、酷愛學習新事物,2018年被公司高層推薦來參與LAEP課程之前,便已多次考慮要參加此計畫,參加後在課程中表現也出類拔萃,同時獲得小組獎、個人獎第一名,讓她感受到整體課程的價值遠超過EMBA或坊間課程。
儘管在LEAP班名列前茅,但許素珠謙遜地說:「能到LEAP班上課,名次並不是最重要的。」於她而言,能在課堂上與來自不同金融機構、不同領域的同學們密切交流,而且老師們將工作上寶貴的實務經驗去蕪存菁,不遺餘力地與學員們分享,是最難能可貴的緣分。
「對於想擔任金融業高階主管的人而言,LEAP班非常受用。」許素珠提到,原先自己是個急性子的人,為了追求效率,習慣直接對部屬下決策,直到當年上了LEAP關於領導溝通的課程,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自己擔任主管職的盲點,回到職場後,她改變以往的作風,上面交代工作下來,她會告知大方向是什麼,接著鼓勵部屬思考對策,若他們遇到瓶頸再從旁輔導,結果發現屬下做事效率沒有降低,同事們的成就感也大幅提升,部門氣氛更加融洽。
來上過LEAP班的學員一致認為,課程對職涯有相當大的助力,日前第11期結訓並獲得前三名的包括中國信託數位金融處經理黃晟恩、中國信託法金業務管理部經理黃于倫、國泰世華銀行信用暨作業風管部協理姚元悌、遠東銀行風管法金處資深協理劉文仲等4人也來分享這難得的經驗。
遠銀風管法金處資深協理 劉文仲 潛移默化金融素養「內在功力大增」
任職於金融界超過20年的遠東國際商銀風管法金處資深協理劉文仲表示,LEAP的講師群、學員們都具備高素質,來上課都感覺自己肩負著自家企業的模範形象代表,而且課程範圍相當豐富多元,包含人力領導、策略洞察、數位金融、永續經營等,讓他瞬間「內在功力大增」。
上過LEAP班後,劉文仲特別感受到金融文化的重要性,他也才了解「金融人的風骨與特有的Mindset(思維)」,他認為這是坊間課程無法做到的。劉文仲特別提到,課程中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應邀來演說,黃天牧以「企業倫理與誠信價值」為主題,並將《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秘密、謊言與金錢》(Bad Blood:Secrets and Lies in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的例子列入引言,讓他深獲啟發。
黃天牧透過Theranos案例請學員們思考:「當你離開這職位時,你希望長官、同仁們會記得你什麼?」這讓身為風險管理高階主管的劉文仲更深入省思一件事:銀行既然以存款戶的資金做槓桿操作,也備受高度監理,就更不該為了追求短期績效,捨棄了應有的誠信與管理責任。從課程中更可以感受到金融文化素養需要潛移默化,他也應該將這樣的文化帶給公司同仁。
這件事看似簡單、理所當然,但其實攸關銀行長期經營之道。劉文仲表示,風管單位的意見與業務單位差異是在所難免的,重點是如何在客觀的基礎上言所當言,善盡第二道防線之重責大任,在風險與報酬間尋求最大平衡點,避免介入投機性的投資,這也是為公司長久經營來著想。
中國信託法金業務管理部經理 黃于倫站上巨人肩膀從職場走回課堂充電
「參加LEAP班就像是幫自己按一下暫停鍵,試著站上巨人的肩膀,從外界的視野審視過去在公司的歷練。」去年獲獎學員之一、中國信託法金業務管理部經理黃于倫指出,到LEAP進修確實讓自己「從職場走回課堂充電」,跳出原本框架,培養更寬闊的視野,但有別於部份外部學程與實務存在落差,因LEAP班的老師個個都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授課內容都相當實用,也能實際運用在職場上。
讓黃于倫覺得受益匪淺的,就是LEAP安排了各種有意思的課程,例如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分享商業談判,講師除了分享實際談判時可以運用的技巧外,還包括諸如「贏者不全拿,敗者不全輸」等基本觀念,以及如何結合外界力量來提升自己的談判優勢,還有在一般職場的情境中,如何以最適當的方式走上談判桌,讓他回到職場時可以直接運用。
黃于倫對於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公司董事桂竹安讓學員們在課堂上嘗試「棉花糖高塔挑戰」的印象也非常深刻,該課程將所有人分組後,每組分配一份材料,包含義大利麵條、棉花糖一粒及膠帶、剪刀等工具,各組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自行運用材料來打造一座高塔,形狀不拘,但塔本身必須能自己在平面上站立,不得依附在其他物件上,棉花糖則必須在塔的頂點,而且得維持完好無缺的狀態,時間到了就得離手,塔最高的組別獲勝。
該活動看似輕鬆有趣,但挑戰性高,也非常具有啟發性,改變了參與學員們對團隊合作及執行專案的認知。要完成這次活動,除了時間控管能力外,團隊人員的合作、分工也相當重要,誰構思、誰執行、彼此之間如何溝通,都會影響結果。
黃于倫從中發現,許多人會陷入「以始為終」的邏輯,計算著堆疊麵條的最佳方式,但最後一刻才驚覺棉花糖就是放不上去;若改成「以終為始」,一開始將棉花糖插上義大利麵,再慢慢從透過嘗試、失敗與調整的過程中,試出最穩固的麵條結構組合,成功機率便會激增。
這也讓他理解到,公司內部時常設立專案,不同專案自然是為了解決不同的問題,但不論是什麼專案,時常都是跨單位的,為了讓不同單位各司其職,通力完成,會將一項大專案再細分成小專案。許多學員也分享自己的經驗,都是單位內的上級給下級一項指令,下面的人就單純地去執行小專案,深陷「以始為終」的思維,也就是將單位份內工作當作最終目標,學員上完課後發現應如棉花糖挑戰一樣,秉持「以終為始」的原則,每個人都應當明白團隊目標所在,一切行動都以目標為核心,從整個大專案的最終目標來回推應有的作法,如此才能讓整個流程更精確、順暢。
課程結束後,黃于倫回到公司的部門會議中也推動棉花糖高塔挑戰,透過遊戲讓同事們了解這個道理,果然效果相當好,事後許多同事還去找TED相關演講的資訊,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國泰世華銀信用暨作業風管部協理 姚元悌跟上離岸風電最新訊息 掌握永續金融整體輪廓
每一位學員都提到LEAP班規劃的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永續金融課程是最值回票價。主要是國際趨勢都有提到ESG,但學員對於想要將ESG落實於金融實際業務尚有難度,國泰世華銀行信用暨作業風管部協理姚元悌指出,上過這次LEAP課程後,除了更清楚了解國際規範與政策,甚至還有離岸風電業者現身說法,包括他們如何設立目標、如何評估風資源與風場、如何解讀零碳議題及衡量碳價的方式等,讓學員們可實際掌握永續金融的整體輪廓。
劉文仲也說,LEAP學程對於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赤道原則的融資範圍、節能減碳到碳權交易、再生能源議題等領域,皆有詳盡的課程,且提供實際案例,讓學員吸收得更快,對實務工作也有所助益。
他舉例說,銀行會計對於無形資產價值的估算有不同的討論,但假設某公司有意併購某遊樂園業者,該業者恰巧位於容易遇到極端氣候(如颶風或水災)的區域,基於TCFD的原則,併購前就要把氣候風險對該業者的「商譽」這種無形資產可能造成的減損納入評估範圍內。這樣的實務課程對業務執行面就有很大的幫助。
中國信託數位金融處經理 黃晟恩金融前輩指點 感受承先啟後使命
「以前只有聽聞這些金融業前輩的豐功偉業,像是王正新(曾任中信金控執行長、日盛金控總經理,現為中信金控顧問)、張汝恬(中信金控前資訊長,現為Gartner諮詢顧問),上LEAP班透過金融研訓院給予的Connection(連結)才能親自接觸到他們。」中國信託商銀數位金融處經理黃晟恩說,課程中經金融業前輩們的指點,如同翻開台灣金融業的歷史,更理解了金融前輩們欲承先啟後的使命感,讓他有努力學習的典範,他發現積極向前輩們請益、收穫越多,也期許自己未來能成為學弟妹的榜樣。
學員們感受到6個月的課程內容相當扎實,而在上班之際還要準備LEAP課程的活動,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能被派來受訓的學員都是一時之選,身上肩負著榮譽感與使命感,也因此金融前輩老師們開的書單、講義,學員們都盡量完成,否則無法與課堂上所學產生共鳴。
「參加LEAP班前,要做好跳出舒適圈的心理準備。」姚元悌表示,這系列課程值得以積極正向的心態來參與,也務必強化自己時間管理的能力。許素珠也笑道,自己在上課期間,每天都寫作業寫到晚上12點多,有年輕熬夜衝刺的感覺,但學習得很開心。
劉文仲指出,LEAP課程的密度甚高,課前預習、閱讀的書籍與資料內容頗豐,甚至還有期中、期末報告,彷彿又回到了學生時期,但所學內容卻是可以運用於日常業務,聆聽同學提問與分享實務經驗,這些都是在學校學不到的,他很開心在出社會後還能有這樣的學習機會。
「日後要參加的學員,要預設這半年內的週末大概都不會屬於自己的。」黃于倫提醒,授課老師們開的書單,自己都會盡量讀完,即使真的沒時間逐字看完,也會抽空翻閱其標題或Highlight的內容(比方說某些書籍會將重點內容印成粗體字、斜體字),或是網路上的概要整理,要在上課前就掌握其重點才能跟上進度。
黃晟恩發現,來上LEAP班儘管各成員們的背景可能有所不同,有來自公家機關、公股行庫、大型民營業者、區域性銀行的人,每一家業者背後的業務及客群也有其歷史脈絡,然而LEAP的學習過程講究團隊的分工合作,也只有LEAP班具有這樣獨特的學員組合以及課程,黃晟恩認為大家多多主動表達意見,也可讓學習更融會貫通,有時還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有了這麼多學員現身說法,可了解LEAP班的課程為何如此頂尖,不僅課程規劃都是銜接最新國際趨勢,講師與學長姐更是難能可貴的人脈,套上學員的經典詞,「LEAP班的精彩絕對是一般EMBA無可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