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
                        
                        聚焦四大數位主題
                        FinTech Taipei 2021 熱鬧登場
                        
                        
                        
                            
「FinTech Taipei 2021台北金融科技展」考量疫情因素全面改採線上活動舉行,疫情帶動的零接觸商機需求,推動銀行數位金融服務加速發展契機,展現台灣金融業與新創產業的強大韌性和創新量能。
今年FinTech Taipei 2021台北金融科技論壇聚焦於數位治理、數位轉型、數位支付、數位生活等四大主題,邀請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瑞典、波蘭、以色列、日本、新加坡、澳洲等金融科技專家,透過線上預錄直播方式齊聚一堂,一同探討未來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也受邀開場致詞,感謝來自國內外學者專家撥冗參加,以及美國駐台辦事處、英國金融數據與科技協會、澳洲貿易委員會、瑞典外貿協會等大力支持與協助。
交流國際經驗 呈現台灣成果
在疫情陰影下,世界各國已共患難一段時日。值此期間,消費者行為轉變,遠距無接觸經濟當道,許多產業受到影響,卻也為金融與科技結合奠下良機。金融機構為金融服務的傳統提供者,除必須同時面對業內與業外挑戰外,數位轉型更是刻不容緩。伴隨數位轉型應運而生的種種創新商業模式,也成為數位治理領域關注焦點。
吳中書表示,今年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來自波蘭金融管理局金融科技部主任Zbigniew Wilinski與以色列數位財政局局長Alla Kantar Levy分享數位治理的觀點;歐洲央行首席主管Patrick Hess、波蘭銀行金融科技專家Piotr Maicki、日本央行貨幣與經濟研究處長Yutaka Soejima,以及台灣央行業務局副局長謝鳳瑛共同探討數位支付議題。
除論壇外,今年台北金融科技展還舉辦16場金融科技創新演講會和56場國內外新創團隊Demo及講座,由重量級企業及國際獨角獸帶來第一手專業觀點,內容涵蓋多項金融科技創新應用。
吳中書說,今年活動雖迫於疫情都在線上進行,卻反倒突破了時空限制,讓各式觀念與想法交流更為自由。透過線上交流,一來可將國際經驗引入台灣,作為未來砥礪奮進的他山之石;二來可具體呈現台灣在金融科技的發展成果,彰顯國家整體創新能量。
在金融創新與風險中取得平衡
面對金融科技所帶來的挑戰,金管會致力於在創新與風險之間取得平衡點,並在確保金融穩定、資訊安全及消費者保護的前提下,為金融科技發展營造友善環境。
邱淑貞表示,在鼓勵金融創新方面,金管會推出許多措施且已有具體成果。例如,以專法方式推動「創新實驗」(或稱監理沙盒),並自2018年4月開始施行,加上「試辦業務」申請機制,以促進創新。截至2021年9月底,共受理監理沙盒申請案15件,核准9件;試辦業務受理申請案39件,核准27件。
金管會設立金融科技創新育成中心,以培育具創新理念的新創企業,並利用新模式提高營運效率。截至2021年8月底,共計43家新創企業進駐,有來自日本、香港、瑞典及英國等團隊。此外,3家純網銀獲准設立,其中2家已開業,也為台灣數位金融發展注入新動力。
邱淑貞指出,金管會分三階段實施開放銀行,鼓勵銀行與科技公司合作。目前已開放第一階段公開資訊查詢、第二階段消費者資訊查詢,讓銀行與第三方服務提供者合作,針對產品和客戶資訊查詢共享。金管會正研擬政策指引,鼓勵銀行、證券、保險業彼此共享數據資料,以促進合作、減少重複工作及加強風險管理。
去年,金管會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及「金融資安行動方案」,為台灣金融市場勾勒出提供創新金融科技服務或商業模式的方法,期能形塑友善而安全的金融科技發展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