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
金融業人力政策 朝六大面向轉型
大疫之年
突如其來的疫情警戒升高,讓金融業面臨新經營挑戰。巨大危機下的變革力道來得猛烈,疫情儼然成為數位轉型最大推手,除了驅使客戶往線上服務移動,也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工作型態轉變。
過往彷彿身處平行世界的台灣,正經歷過去一年來各國抗疫的艱難時期,突如其來的疫情警戒升高,也讓國內金融業面臨新的經營挑戰。巨大危機下的變革力道通常來得猛烈,新冠疫情儼然成為數位轉型的最大推手,除了驅使客戶大量往線上服務移動外,也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工作型態轉變。綜觀國外一年多的大規模遠距工作(Remote Working)試驗,多受到雇主正面肯定,根據Korn Ferry近期對30名金融業高階主管訪談報告,居家工作不影響原有工作產出,甚至有更佳的生產力,另McKinsey去年針對9個國家/地區當前的遠距工作之最新調查顯示,金融服務業為少數產業中具備續採遠距工作之產業,而英國CIPD(人事與發展認證協會)最新報告顯示,多數企業將導入更為彈性的混合工作(Hybrid Working)模式,以因應疫後新形態的商業環境。多數歐美金融業已規劃將遠距工作作為其重要的發展策略,如摩根大通(JP Morgan)已採行新的辦公計畫,讓旗下超過6萬名員工每月居家上班1到2週或每週2天;而多數歐洲金融業也規劃施行永久性遠距工作,允許員工至少4成時間居家工作。
混合工作將成未來新主流
混合工作模式將成為未來工作新主流,帶動組織人力政策轉型,除人才來源將可更多元,不受地域限制,有利擴大組織人才庫。根據Gartner最新調研顯示,遠距工作已成為吸引人才之重要條件,顯示於金融相關職缺數量成長近5成。此外,混合工作有助於連結人力政策的多元與包容性,進而提升組織彈性與業務創新,於賦予員工更大的工作自主性時,也驅使員工更有動力完成工作,享受更佳的工作生活平衡,增進員工幸福感,提升企業永續價值。遠距辦公雖然帶來許多正面利益,然執行上仍有不少難題需克服,如多數員工家中未有穩定的資訊環境,員工間欠缺交流學習機會,工作易超時及團隊協作等管理議題。根據Mercer最新報告指出,成功導入彈性工作模式需要軟硬兼施,包含強化組織成員間的信任感,培育經理人具備新的管理與領導溝通技巧;職涯發展及績效獎酬調整;資訊科技資源支持如加速雲端投資,確保資料安全與視訊會議品質等。因此,有關組織制定彈性工作策略時,所涉及的人力規劃與管理政策議題,根據Korn Ferry研究,可參考以下六個面向進行規劃:

What》重新檢視業務流程
此環節為關鍵第一步,涉及業務流程重新檢視與工作重新設計,然而易被組織輕忽,近期倫敦國王學院與布里斯托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97%企業擬導入混合工作方式,僅有36%公司真正投入工作重新設計。包含分析業務屬性是否適合遠距工作,工作流程是否需同步作業、有無場域、法規限制及機密與安全問題。另哪些工作可導入自動化完成,或是經由工作重新設計,幫助員工職涯移動力發展,皆是須納入評估的議題。
Who》彈性規劃遠距工作人力
有關遠距工作的人力規劃,需評估員工是否具相應的技能與經驗,也需考量員工的遠距工作之心態與意願。包含員工是否展現成熟的工作態度與行為;另部分員工可能因某些居家環境因素,更樂於在辦公室工作,於人力規劃上可提供選擇彈性。
How》加強組織溝通順暢
遠距團隊協作與管理議題,涉及組織深層的領導與信任文化,於加強組織內資訊透明度與順暢即時的溝通與回饋管道,授權團隊內部運作的自主性及發展數位領導力等,皆有助於組織內信任感提升。
When》明確約定工作時程
有關遠距工作易超時的議題,可透過明確工作時程約定與提醒,或搭配彈性工時,讓工作與生活間達到平衡與健康。
Where》重新思考辦公空間價值
遠距工作也讓企業重新思考辦公空間的價值,如未來辦公環境如何創造員工不同的工作體驗與促進合作,而未來辦公室也許非集中定點化,部分企業也規劃以衛星辦公室的分散辦公概念形塑新業務模式。
Why》回到企業成立初衷
當遠距工作終極發展,也許回到企業成立的初衷,我們為何存在?組織如何培養團隊於虛擬空間打拚的使命感和敬業度,持續溝通組織目標與價值,提升組織於員工的存在感將更為重要。
尚未終結的全球大疫情,已讓全人類付出極大的代價,也從中讓我們學到寶貴的一課,有機會省思萬事萬物的本質,應逐步回歸至自然應有的平衡,迎來的工作變革浪潮,正開啟數位轉型的重頭戲,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於科技輔助下將引領世界走向人性化之工作與生活平衡,促進地球環境永續,也是本世紀真正邁入工業與社會5.O之必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