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
金融Can Help篇》金融助轉身 傳統企業奮力蛻變
今年疫情爆發,不少商家受創嚴重,金融業積極幫忙紓困外,也安撫業者低落不安的心,協助業者進行轉型計畫,讓所有業者順利度過此艱難時刻,擁有更堅韌的抵抗力邁向未來。
疫情再起重創內需市場,不少商家縮短營業時間或自主停業等,餐飲業、百貨業、藝文等業者,都是這次疫情海嘯第一排受創業者,儘管金融業積極幫忙紓困,業者們還是呼籲政府應從寬認定紓困族群及申請條件,也希望政府能出手給予數位轉型輔導,廣泛照顧基層第一線受衝擊民眾及業主。
而紓困4.0全面上路,各大行庫更全力投入對疫情的金援救災,如火如荼透過線上作業進行的勞工紓困貸款尤具代表,除了現在一致聚焦在各銀行的申辦速度之外,其實外界所不知道的是,不少銀行員,尤其是大型行庫的員工,除了忙於趕申辦作業進度之餘,還要安撫客戶憂心無法順利核保的不安,令人深刻感受在進行紓困的同時,銀行員對申貸救急的客戶亦展現人性關懷的一面。
銀行提供紓困 快速完成作業,展現人性關懷
合庫在全體國銀中,獲信保基金核保的勞工紓困貸款件數目前名列全體國銀前三大,合庫董事長雷仲達在去年紓困時就一直鼓勵員工要將心比心,這樣的精神延續到今年,使合庫基層在承辦紓困的過程中,也獲得不少客戶感謝。
像是合庫位於宜蘭的分行,即有一名申貸戶任職於咖啡廳,因為疫情而使這位申貸戶遭裁員已3個月,頓時生活陷入困境,這位申貸戶在申貸時,很擔心因為沒有薪資收入作為償還來源而審核不過,在臨櫃辦理過程中憂心忡忡。
「為此,我們的行員在辦理的過程中,還做起心理輔導安慰這名申貸戶!」合庫主管指出,這位分行受理同仁不但鼓勵她,還協助為她優先處理,以最快速度完成送保作業,因此,當分行通知她送保核准,可來行對保、撥款作業時,這位申貸戶感動地數度哽咽、連聲道謝,合庫也真正把錢送到最需要救急的人身上。
在企業紓困上,對於國內受創嚴重的觀光旅館業,合庫即在疫情中協助一家經營快20年的民宿業者給予周轉金貸款紓困,最後讓這家民宿業者能在疫情這段過渡期得以成功轉型。令這位民宿業者感謝的是,合庫的分行經理及同仁在整個承辦過程中,非常有耐心地協助完成各種申請資料,撥款速度也非常快,才4天的工夫就撥款到戶。
一銀承作中小企業的紓困,也是一路做到大街小巷裡,這波本土疫情來得又凶又猛,被掃到的還有許多零售業,服飾業也是重災區。一銀有一起紓困案和服飾業有關,一銀主管指出,一位王小姐的店面開設在台北市素有異國風情的高級住宅區,商家貨品多半是她飛到國外挑選回來的服飾,款式稀有,數量有限,單價不低,向來有為數不少的貴婦們死忠捧場,但疫情打亂所有人的生活,觀光客銳減,三級警戒下,貴婦們也不上門光顧了,這位王小姐第一次踏進銀行不是為了存錢,而是借錢,所幸分行很快處理了她的紓困需求,令分行行員印象深刻的是,這位王小姐對保時,自尊心很高的她神情激動,眼眶泛淚地說:「謝謝第一銀行協助我度過事業谷底,永生難忘。」
婚宴、百貨業、藝文界 盼增加補貼額度,建置復甦措施
對於紓困相關的內容,台灣餐飲聯盟理事長李日東表示,若以婚宴會館來說,短期面臨高達上千萬租金、員工薪資也不少,希望政府對於補貼額度上能多考慮,是否可比照東南亞或日本補助方式,並提前輔導產業轉型,另外建議政府成立國家外送隊,用台灣的外送平台幫助餐飲業者串接起來,進一步協助業者能轉型電商,讓無力可轉型的小吃攤也能加入。
高雄市百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登翔表示,許多中小企業若今年營收與去年營收要減損50%才能申請紓困,但因去年營收本就不高的情況下,減損幅度未能申請到紓困金,但經營卻相當慘澹,這樣的業者有可能是婚宴會館、行銷顧問公司、寒暑假為主的補習培訓機構等,營收條件在淡季本就不高;而待疫情趨緩後,業者初估最少也要花5個月才能彌補虧損,這樣的業者也需要政府幫忙。
晶采樂團創意整合負責人陳沛呈表示,藝文界損失可以說是百分之百,但藝文工作者大多沒有稅籍登記,只能求助衛福部的110年「因應疫情擴大急難紓困」或「尋求紓困貸款」。因許多樂團和主持人等婚禮相關藝文工作者都是一次性的合約,沒辦法請客戶方開立退場證明,而藝文工作者的前置作業也毫無薪資酬勞。他也建議政府應給予疫後的藝文產業復甦及防疫建置鋪路,協助產業進行疫後復甦促進,看是否能有類似建置儲金系統來救助藝文界,政府能給予保證,消費者也不怕會買到倒閉的票券,另外也應該給予藝文界產業轉型輔導,幫助建置電子支付系統,或是幫助好的表演內容增加線上展演的機會,將影片或者音樂銷往國際OTT影音串流平台。
餐飲、飯店業 進行數位轉型,建立新經營模式
「前方路難行,但還是有路」。王品集團副董事長李森斌就勉勵員工們,就算沒有達到紓困的條件,但經營環境異常的艱困,還是不能放棄機會尋找各種生意來做。
2020年疫情爆發時,當時的餐飲業就曾面臨過一次艱難的挑戰,李森斌回憶起去年3月餐飲業營收年減21%,創20年來最大跌幅,4月年減23%,創有統計以來新低,無薪假更寫下金融海嘯後新高紀錄,營運也面臨虧錢,「當時最壞的打算是,一個客人都不會進來,怎麼活下來?」王品內部開會決定「先鎮心、再振興」,當時就設計店內整套防疫流程,要讓員工與顧客的防疫工夫做足,而王品也開始籌劃擴大數位App的系統與電商平台。
其實「王品瘋美食」App這次就把訂位、支付、點數等核心功能都放入設計,再結合21個品牌,今年疫情更加嚴峻,無法讓顧客內用的情況下,App儼然成為跟熟客保持互動的好工具。王品準備的另一個秘密武器則是「王品瘋美食購物網」,挑選旗下各品牌的數十款熟食、生鮮食材,搶攻宅經濟。而王品自有電商需串聯「瘋美食App會員」,通知百萬會員使用購物網,只給予熟客折價券,吸引消費者來嘗鮮。
觀光餐飲業者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表示,面對疫情挑戰,晶華去年竟然還能成為全球飯店業唯一或者唯二獲利的,員工們絞盡腦汁推出30個專案。他說,「主軸就是讓熟客幸福(Wellbeing),從身、心、靈、家庭、社區、環保、學習等各層面追求幸福。」但今年這一波疫情更加嚴峻,讓潘思亮都一度考慮放員工無薪假,這是他接手晶華以來,從未考慮過的選項,所幸政府即時出手針對營收衰退企業,補貼員工每人薪資,讓他免於走上這條路。
晶華酒店在5月中旬推出力道最強的餐飲轉型計畫,僅耗費2週時間來開發,整合旗下10家餐飲品牌,推出得來速、全新訂餐平台,同時擴大外送車隊的規模,連高級的烤鴨餐點都能外送。潘思亮表示,為了求生,同仁們跨部門、跨飯店提出專案,專案形成的過程中,將原本分工合作模式轉向共創,設立PM(專案經理)制度,1年開啟80個專案,超過過去10年總和。
「特別是危機來了,原來有的東西變沒有了」,現在潘思亮就認為數位轉型是重要的事情,「唯一一條路是數位化時,大家就卯起來朝向這個目標設計新服務」。
流通業、花卉市場 觀察消費行為、掌握市場趨勢
流通業教父徐重仁則提到,因科技變化快速,加上新冠疫情蔓延,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很大影響,商業模式也有很大不同。法國有一家食品店「Picard」專門銷售冷凍食品,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AEON」引進於東京開店,目前有11家店,生意很好,看得出喜愛現做料理的日本消費者也開始接受在家料理冷凍食品。
他認為經營者應習慣去觀察消費者生活型態的變化,有一家日本花店原本銷售給飯店婚宴裝飾花卉,但盛大婚禮因疫情大都取消,業績大幅下滑,但花店老闆發現仍有人需要求婚的108朵花束,改以此為主力商品,在疫情期間仍找到新商機。經營有成的企業,最重要的關鍵是它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是被消費者所需要的,因此「貼近熟客心理」、「掌握市場趨勢」,是事業成功的不變法則。
而疫情帶來衝擊,也帶來企業轉型換骨的三大機會:首先是優化品牌與服務體驗。許多企業藉此機會談判更具議價空間的租金,進一步提升競爭門檻;其二是可拿紓困的錢來提升設備與技術。因疫情帶來「無接觸經濟」,未來可能成為長期商業模式;其三是數位轉型管理系統。許多企業在疫情期間加速數位轉型,優化前端到後端的管理系統,進一步整合企業內外部資訊,加強對客戶的掌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