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

第10屆菁業獎暨金融研訓院40周年慶

賴清德:盼創台灣新經濟奇蹟
採訪、撰文:張嘉伶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出席「第10屆菁業獎頒獎典禮暨金融研訓院40周年慶」表示,金融業雖然曾面臨許多問題,改善後,已呈較健康狀態,面對國際情勢、地緣政治等變化,期許大家要具備前瞻思維,創造台灣新經濟奇蹟。

融業的奧斯卡獎「菁業獎」第10屆頒獎典禮日前盛大舉行,當日也時逢台灣金融研訓院40周年慶,金融業界重要人士齊聚一堂,副總統賴清德特別親臨現場祝賀,除了恭喜得獎者外,也祝賀金研院40周年生日快樂,他認為金融產業的未來發展很值得期待,要讓國際對台灣金融業信任,推升台灣經濟發展,創造台灣新經濟奇蹟。他同時肯定金研院是台灣最重要的金融人才培育搖籃。

由金融研訓院主辦的第10屆菁業獎,在蔡英文總統賀電中揭開活動序幕,她向所有獲獎機構表達誠摯賀忱與嘉勉,並期盼繼續秉持前瞻精進理念,開發多元數位商品,推升營運管理效能,形塑優質金融環境,攜手為強化國際信用與資訊服務網絡再啟新猷。

副總統賴清德親臨現場致詞,強調金融研訓院舉辦菁業獎與時俱進,第9屆為響應政府開創綠能政策推出「綠色金融專案融資獎」,主辦單位2020年特別將「最佳企業社會責任獎」擴大為「最佳ESG獎」,得獎者除要秉持傑出公司治理、社會關係、綠色環保及氣候變遷的相關對策,且要提出永續性的金融商品及遵循國際信評的倡議。因此,能夠得到此獎肯定,相當難能可貴。

他指出,菁業獎得獎機構不僅績效要好又要注重人才培育,服務更要創新,且要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同時肯定台灣金融研訓院是台灣金融人才培育搖籃,更是台灣重要政策的關鍵推手,讓金融產業能扶持產業發展。

金融業是產業發展血液

賴清德表示,台灣金融研訓院未來40年更應值得期待,金融業是產業發展血液,雖然曾面臨「缺血、出血、血管阻塞」,但現在則是較健康的狀態,而面對國際情勢及地緣政治變化、工業4.0發展等轉型階段,期許大家要具備前瞻思維,台灣要邁向智慧化國家,金融產業的未來發展很值得期待,要讓國際對台灣金融業信任,推升經濟發展,創造台灣新經濟奇蹟。

這項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擔任指導單位,並予以背書的菁業獎,要獲獎實屬不易。金融研訓院指出,2020年吸引多達41家金融機構參與角逐,參選案件高達120件,創下歷屆最高紀錄。在歷經長達3個月的初審、複審、決審程序考驗後,由20家金融機構得獎。

人才培育是永續發展基礎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指出,經過40年努力,金研院跟台灣金融業一起成長,看到金融業蓬勃發展,不僅是金研院的生日,更是整個金融業的生日,1980年設立時,台灣金融業剛開始推動利率、匯率自由化、開放銀行到海外設立據點、公股銀行民營化、開放民營銀行新設、增設金融控股公司,在金融研訓院支持、協助下,建構台灣金融發展,而永續發展的基礎就是人才培育,這是金研院對台灣金融發展的最大、最深貢獻。

黃天牧強調,金融業不能只在乎短暫光芒,應在乎長治久安、行穩致遠,希望秉持同樣精神,一步一腳印為台灣金融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指出,金融研訓院2020年創立40周年,在這段期間,研訓院扮演台灣金融人才培育搖籃的重要角色,由40年前設立的「基層金融研究訓練中心」與「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在1999年6月合併蛻變成立。成立迄今肩負著台灣金融人員研究與訓練的重責大任,推動台灣金融業務現代化,期與世界接軌並駕齊驅。

因應金融市場變遷與挑戰,吳中書表示,自2002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選拔活動,藉以表揚勇於突破、積極創新、重視人才與風險控管,且不忘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金融業者,至今已邁入第10屆,獎項內容更是配合時代潮流,與時俱進,讓傑出金融人才與金融機構得以獲得表揚。

當日各得獎機構皆由董事長或者總經理出席領獎外,金融研訓院前身基層金融第一任所長黃天麟,歷任董事長侯金英、陳樹、許嘉棟、洪茂蔚,及歷任院長薛琦、黃博怡都蒞臨現場,而金融各周邊單位也派員一同歡慶40周年,氣氛倍感溫馨,可以看出金研院與周邊單位長久的夥伴關係十分良好。

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透露,得獎金融業者對人才培育相當重視,正是有這些專業人才才能規劃並執行更有創意的金融服務,專業人才就是贏得菁業獎的關鍵決勝點。台灣金融研訓院重要任務即是協助業者進行人才培訓,金融業正面對詭譎多變的市場環境與金融科技浪潮,但實務人才需求量仍相當大,金融機構需持續培養擁有解決能力、甚至能為客戶量身訂做的人才,設計出令消費者感動的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