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

臺灣企銀董事長黃博怡談一青、二老、三創

採訪:張嘉伶 整理:陳雅莉

臺灣企銀身為國內唯一的中小企業專業銀行,在黃博怡董事長帶領下,除積極承擔中小企業政策銀行使命,更推動「一青、二老、三創」專案,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今年即獲得亞洲企業商會「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社會公益發展獎」肯定,未來更將結合企業與大眾,以金融的力量使社會更美好。

融機構為社會與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柱,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臺灣企銀董事長黃博怡上任以來,從本業出發,透過金融運作,發展「一青、二老、三創」專案,協助地方社區組織成立「銀髮樂齡學堂」,並推動偏鄉長者「共食共學」。該計畫在今年不僅備受國內各界肯定,更榮獲由亞洲企業商會(Enterprise Asia)主辦2020年「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社會公益發展獎」(2020 Asia Responsible Entrepreneurship Awards)殊榮。

推動一青二老三創專案

為打造有溫度的銀行,黃博怡形容自己:「我是敢做夢的人,所以勇於突破與創新。」他指出,臺灣企銀身為國內唯一的中小企業專業銀行,應積極承擔中小企業政策銀行神聖使命,提供符合社會需求的金融商品與服務,以回應這塊土地與社會期待。

基於這樣的理念,臺灣企銀推動「一青、二老、三創」專案,全力協助青年就業、人口老化的銀髮金融、危老建築都更,以及扶持創新、創意與創業。「一青」主要是處理青年就業與薪資停滯問題,期能突破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的困境,並透過推廣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希望藉由提供所需資金,輔導青年開創事業,增加其工作機會。

「二老」方面,以家庭信託、以房養老、都市更新等多管齊下的方式,紓解人口老化問題,落實銀髮照護及改善居住品質,並持續於國內各地贊助設立「銀髮樂齡學堂」,號召臺灣企銀的企業客戶運用其專業,共同行善。同時,也宣揚共食共學的理念,協助銀髮長者相互陪伴、開拓生活圈,減少高齡化社會衍生的社會問題。

為協助政府推動長照2.0,臺灣企銀目前已贊助成立16家銀髮樂齡學堂,據點由外島、偏鄉延伸至中部海岸線,擴大服務鄉鎮,提供更多照顧及資源,持續嘉惠在地長者,每年受惠供餐及服務的長者近28萬人次。「三創」則是以臺灣企銀深耕中小企業百年來的經驗與專業,積極推出各項專案貸款,讓想創新、有創意的人都能順利取得創業資金。

永續經營銀髮樂齡學堂

企業實現社會責任,必須系統化運作,方能可長可久。黃博怡深刻體認到銀髮樂齡學堂永續經營的關鍵,在於源源不絕的財源。因此,為落實社區照顧,臺灣企銀設立「公益信託樂齡悠活社會福利基金」,作為修繕社區廚房設備、補助食材及改善相關空間設施之用,充分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

另外,臺灣企銀也發行結合信用卡及一卡通功能的「銀色之愛信用卡」,並提撥一般刷卡消費金額0.3%為公益基金,投入公益信託樂齡悠活社會福利基金,作為各社區銀髮樂齡學堂相關贊助經費,提供公益項目穩定長久的經費來源。除了銀髮族群外,此公益信託基金也可用於扶助弱勢族群、身心障礙者、落實社區照顧及社會救助等,將愛心散播至全台各角落。

黃博怡表示,信用卡只是表達愛心的其一管道,「有些客戶因認同臺灣企銀的理念,也會主動捐款給我們的公益信託基金,其中包含兩筆來自布里斯本、洛杉磯台商的海外捐款。」

基本上,臺灣企銀選擇合作的對象,必須證明能夠「自助人助」。也就是說,首先,地方社區發展協會要有熱心的理事長、總幹事,並能號召一群志工投入。然後,向地方政府申請經費,而參與共食共學的長輩也要付出一些餐費。最後,再由臺灣企銀補助經費,發揮臨門一腳的作用。這樣的運作模式才能可長可久,永續經營下去。

「老年人心理健康最大殺手,通常是『孤獨』,無人可陪伴和聊天。這一點,全球皆然。」黃博怡強調,共食共學的好處是,鼓勵長輩走出家門,一起洗菜做飯、作伙吃飯。此外,銀行做善事,也須量力而為,不能捨本逐末,應在可負擔得起(affordable)的情況下善盡社會責任。

目前,銀髮樂齡學堂在台北地區的唯一據點位於內湖。因台北市的自助餐店四處林立,所以該學堂並未設有廚房,而是由臺灣企銀補助經費,協助打造用餐空間,屬於都會版的銀髮樂齡學堂,讓老年人一天中有幾十分鐘或幾小時的時間,與街坊鄰居聊天、互動,同時又能享用一頓營養均衡的餐點。

榮獲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

亞洲企業商會為推動永續發展及企業社會責任,自2011年起連續10年舉辦「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臺灣企銀第一次報名參賽,就抱回「社會公益發展獎」,而且完全是由同仁自動自發報名參加。「看到同仁願意主動爭取榮譽,這點最值得珍惜。」黃博怡感動地說。

對臺灣企銀而言,在獲利的同時,也能思考並創造銀行對整體社會正面的存在價值,致力於協助青年創業及就業、支持銀髮長輩的照顧、聚焦創新創業及創意產業的發展。這樣的理念與亞洲企業商會的宗旨契合,因此今年雖是第一次參加該獎項競賽評比,即獲得主辦單位認可,贏得獎項肯定。

臺灣企銀發行「銀色之愛信用卡」後,也獲得企業客戶熱烈迴響與支持,肯定臺灣企銀的行善理念,希望能推廣至社會各階層。而此次「一青、二老、三創」專案及「銀髮樂齡學堂」計畫推動,不但受到評審團肯定,更鼓勵臺灣企銀未來持續擴大服務鄉鎮,將企業資源有效發揮,服務及嘉惠在地長者,並配合政府防疫新生活運動,使銀髮長者能於社區中得到更妥善、更優質的照顧及資源。

啟動銀髮樂齡學堂2.0版

臺灣企銀對各銀髮樂齡學堂據點的關懷腳步,並未因今年武漢肺炎疫情攪局而停歇,現正積極規劃「銀髮樂齡學堂2.0版」,第一個示範點可能會落腳在台南市。

「目前,我正與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德成洽談合作,共同催生『銀髮樂齡學堂2.0版』。」黃博怡透露,過去台南縣政府在新營,縣市合併後,現在台南市政府位於安平區,原有的縣府辦公大樓成為閒置空間,若能提撥出一棟大樓,即可仿效日本集中式高齡者住宅的作法,讓四、五百人用餐,再以接駁公車接送。

黃博怡的初步構想是,仿效日本集中式高齡者住宅作法,希望未來台灣每一個鄉鎮區都能有一座大型且集中式的銀髮樂齡學堂,而且只要改造現有的閒置空間即可,好處是除了共食共學外,又能整合各種資源。

他分析指出,銀髮長者目前大多是自行處理就醫、復健等事宜,通常還得找一人陪伴,既浪費人力,又不符合經濟效益。若能發展出大型的共食共學計畫,一次可服務三、四百人,除有年輕志工外,還能聘雇1、2名專職人員,並在固定時段提供各種服務,例如周一下午有內科醫師駐診、周三下午有盲人按摩或整脊服務、周四上午有諮商心理師陪伴聊天、提供諮詢服務等,長輩只要登記時段即可。來到銀髮樂齡學堂,還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看報紙、打橋牌、唱卡拉OK,消磨時光。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推估將提早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樂齡學堂2.0版」的作法不僅可解決老人健康照護、青年就業等社會問題,服務範圍更擴大,以鄉鎮市區級行政區為主,而非僅限於村落。台灣有三百多個鄉鎮市區,有一千多家上市櫃公司,只要有三分之一的企業願意認養一個鄉鎮,推動「銀髮樂齡學堂2.0版」,就能照顧更多長者,使其獲得在地且妥適的照顧,也讓台灣多一分愛與溫暖的力量。

其實黃博怡從擔任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時,就針對「一青、二老、三創」進行深入的研究,來到臺灣企銀後,更是認定這間銀行也許規模不大,但是是國內唯一的中小企業專業銀行,應積極承擔中小企業政策銀行神聖使命,提供符合社會需求的金融商品與服務,以回應這塊土地與社會期待。他看著牆上的書法「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特別符合他現在的心境,他也期望政府、社會大眾、企銀、金融業者一同來關心這些議題並付諸行動,用金融的力量讓社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