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
跨界合作推偏鄉金融教育 CFP理財顧問助脆弱族群維持財務健康
為促使偏鄉社區建立家庭財務規劃的自立能力,以達到適合自己的財務目標,逐步改善家庭經濟狀況,台灣金融研訓院和介惠基金會、摩根大通齊力合作,協助偏鄉民眾構築足夠的風險抵抗力,以期早日達到普惠金融的目標。
為了協助偏鄉社區擺脫金融風險弱勢處境,介惠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與台灣金融研訓院、美商摩根大通集團攜手合作,由金融機構、社福機構與教育機構三方共同打造財務輔導計畫,為期長達1年的知識傳授與行為訓練過程,養成良好的財務習慣與金融行為,讓偏鄉社區建立家庭財務規劃的自立能力,從行為的改變、知識觀念的落實,以達到適合自己的財務目標,逐步改善家庭經濟狀況。
專業機構齊動員協助偏鄉提升金融風險抵抗力
有別於以往的訓練模式,本次訓練更強調金融知識與行為的連結,透過一對一教練機制,追蹤學員落實財務規劃的狀況,並陪伴學員對自身財務擁有規劃、思考能力。同時,金研院召募十餘位CFP理財顧問投入此社會服務計畫,不僅來自不同銀行、保險公司及證券公司,也從北、中、南不同地區聚集起來,在標準化教材及諮詢機制下,不分領域、不分地域,共同協助偏鄉社區民眾提升金融風險抵抗力。
比起領取社會補助,許多偏鄉青年漸漸體認有能力改變自身財務狀況,才能真正幫助自己的家鄉創生。雖然很感謝過去外界的善意,在生活上獲得方方面面的支持,包括就業、生活援助等,當經濟能力開始穩定,有些人得以累積財富、置產,培養下一代接受教育、改善生活,但仍有些人因為缺乏正確的金融知識與行為,以致無法因應突如其來的財務風險,反而背負龐大債務。
介惠基金會看見所服務偏鄉的金融教育需求,邀集金研院與摩根大通一同開展偏鄉財務規劃訓練計畫,為了避免落於記誦式教學的窠臼,金研院特別以財務行為訓練方式來規劃,並結合專業師資與顧問諮詢團隊,幫助偏鄉社區學習如何為自己做基礎財務規劃,更讓這樣良好的金融習慣與行為影響力,透過家庭討論、社區渲染帶動左鄰右舍,踏出關心自身財務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