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

銀行發展創投篇》財政部推「百億創投」公股投融雙引擎火力全開

採訪、撰文:劉芯彤

6月,財政部宣布「兆元振興」、「百億創投」兩大新計畫,在後疫情階段加速經濟復甦的腳步,融資與投資雙引擎同步啟動,讓公股金控、銀行不僅從融資面給予協助,還雙管齊下,從「投資」面來協助企業獲得復甦期所需要的擴張資金,財政部的新政策期望打造泛公股銀行第二成長引擎,業界高度期

有別於過往公股金融體系裡,創投公司的角色、功能一直受到限,財政部希望透過百億創投計畫,讓公股金控與銀行所屬的創投公司,對原本銀行的融資或是即將起飛的新創事業,給予關鍵的動資金,並且發揮磚引玉的效果,向外結合民間資金,擴大投資動能來加速台灣新創事業的成長。

公股創投進場點火,引爆新創成長動能

對於百億創投擬達到的目標,財政部提出了12字箴言:「性質多元、投資精準、投融並進」,來描繪所預期達到的成效。也就是希望公股旗下的創投公司或基金能轉型升級。特別是在美中貿易衝突和疫情後的經濟振興階段,國際業鏈斷鏈面臨重整、國企業積極轉型之際,各家公股創投基金可用手中的資金,在此時充扮演「點火」的角色,助攻民間投資、振興景氣,企業透過創投能壯大、成長之後,就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就業市場變好之後,整個經濟就會更活絡。

而在公股創投方面,不只是投資,財政部指出,在投資的管理面上亦可發揮公股的強項優勢。行庫主管指出,控、法遵等均為公股在管理面的強項,由此把關投資項目的程序合理性及合法性,確保投資的成功率,為被投資公司及早建立長期穩健的管理機制。

目前財政部轄下公股金控、銀行裡,共有6家有公股創投,這6家公股創投在財政部的百億創投計畫裡,已訂立具體的投資目標;對於「百億」的規模,合庫金控旗下合庫創投包最多額度,將投資至少24億,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等三大金控旗下創投各投資20億、彰銀及臺企銀則分別投資6億、10億,合計泛公股就有百億的陣容,再以此和民間創投業者合作,創造更多乘數效果。

目前包括合庫、兆豐、第一、華南、彰銀、臺企銀等6家公股金控、銀行,都有各自的創投公司,除了上述合庫的計畫之外,第一金旗下創投基金則專攻綠能及電廠投資,將以現有的電廠投資為基礎繼續投資太陽能領域,華南金旗下創投除了參與該電廠投資之外,也會找案源,兆豐金目前有4家創投公司,分別隸屬於銀行及金控,兆豐將盤點現有4家創投公司的投資組合,不排除再增設創投基金進行該專案的策略性投資。

在百億創投計畫裡,合庫金旗下的合庫創投負責彙總6家公股創投執行百億創投計畫的進度,對此合庫創投更善盡百億創投計畫中「領頭羊」的責任,現在已分別募集了兩創投基金,且分別準不同的領域。其中,合庫創投總經理王育群是負責執行百億創投計畫的靈魂人物,他曾任法國羅斯柴爾德家族投資基金的中國區首席代表,不僅是該私募基金的操盤手,亦為該私募基金在大中華區的決策者。

合庫設「聚合創投」與半導體投資基金

根據合庫金及合庫創投部最新規劃,第一百億創投計畫的新創投基金,合庫創投已和廣達集團林家第二代旗下的「聚達創投」談妥合作計畫,雙方將成立新的「聚合創投」,擬對外募集資金,委託聚達管顧執行,為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創投公民合作,主要將針對AI、電子、汽車、物聯網領域進行相關投資。

而在財政部宣布百億創投計畫之後,有二大進展將被看好,一是各大行庫旗下的創投,彼此之間將進行更緊密的合作;二是國發基金也將加入,上述合庫這與廣達集團旗下創投事業合資的基金,正以爭取國發基金入股成為持股約20%股東為目標。

相關高層指出,合庫創投已向國發基金爭取注資之外,未來臺企銀、彰銀也將一起加入該新的創投基金陣容,這也將是財部發動「百億創投」計畫之後,公股銀行、國發基金、民間企業之間對於創投基金的最大匯流,這基金的目標將向2億美元(約新台幣60億元)的規模推展。

而繼募集百億創投計畫的首新創投基金之後,為各公股創投裡調最快的合庫創投,緊接著在8月再動第二新創投基金,這次則是準當前國最火紅、最具全球領先技術的半導體相關業作為標的,擬募集的基金規模以3億美元為目標,規模將逼近新台幣百億元。

合庫創投董事長袁中越對於投資架構及運作方式指出,該半導體創投基金,是由合庫創投與JC Capital(集誠資本)在台灣合資成立「集誠資本台灣」(GP創投基金管理公司)與芯傳感資本有限合夥(LP)來進行,合庫創投亦希望能透過這半導體基金的投資,開發出半導體業或其應用領域的新製造供應鏈,並將它帶進台灣的資本市場。

合庫創投總經理王育群則明,台灣半導體業上下游供應鏈完整,該基金投資將把握國業優勢,以半導體供應鏈為投資戰略核心,其中除了40%投資台灣,約有60%的海外投資,將藉此引進海外如美國谷、以色列地區的先進技術與創新公司到台灣落地,包括上游的智財專利IP、人工智能系統晶片、感測器晶片及模組、半導體設備、光子晶片設計、先進封裝製程、半導體特殊材料等,都在投資範疇。

在上述投資標的之後,在國還可開發出更多的業創新應用;袁中越指出,舉凡5GAI、車用電子、雲端試算、大數據運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等,都將是重要的創新應用領域。

該基金募資負責人,也是集誠資本台灣合夥人陳耀金,則對台灣半導體業的前瞻性直言:「台灣將再迎來下一個40年的半導體大機會!」特別是美中貿易戰升,使得「機會一直往台灣送」,未來台灣與美國及日本、以色列、印度,甚至東協的越南、泰國,都可進行資本與業、技術創新上更深度的合作。

而合庫創投所募集的第二與百億創投計畫相關的半導體基金,還有一大引外界矚目的特質,就是同時獲得半導體界四大老加持該國第一有公股背景的半導體基金。

4位顧問團成員全為半導體業界的大老級人物,前半導體協會理事長盧超群之外,還有2名中研院士,包括前交大校長張懋中、美國UCLA電機系教授王康隆,以及台積電前身的德州儀器台灣公司開國元老毛

合庫創投也看好未來該創投基金除了助國相關業者之外,還可一併將海外優質公司帶入台灣,合庫創投董事長袁中越指出,合庫創投希望能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在資源與資金整合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目標涵蓋六大策略業,集力推動

對此,集誠資本台灣合夥人陳耀金亦對台灣與美國的資本市場結構分析,美國上市門檻高,一般都要1億美元以上,但台灣現在從資本額3億至10億新台幣不等的公司進入資本市場所在多有,包括金管會現在繼上市櫃、興櫃之後,未來還有「新創板」,也正是將優質海外半導體公司引入台灣落地、一併引進其技術的大好機會。

相關人士表示,希望藉著百億創投計畫,掀起銀行、政府與民間的投資熱潮,準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時所宣示的「六大策略性業」,包括生物、資安、醫療、國防設備、綠能、民生戰略物資等,業都能被涵蓋到,甚至達到「遍地開花」,業都有一個類似架構的創投基金來負責,用公股來推動,然後集民間之力一起「把餅做大」,讓更多潛力公司能透過創投來取得成長所需的股權資金。

財政部一直希望公股金控能擺目前銀行獨大的現,打造出第二道主力引擎,此次百億創投計畫應能在股權投資面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公股創投基金已經動,更號召民間資金與專業人士積極參與,預期將能創造台灣直接投資的熱潮,準六大策略業,攜手衝刺台灣經濟轉型的國家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