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

英國重視藝文價值 制定10年文創戰略計畫

撰文:謝清安

創意產業成長速度為整體經濟2倍!

撰文:謝清安

英國重視藝文價值 制定10年文創戰略計畫


英國的設計產業規模廣大且多元並多樣化,非常願意接納新觀點,並邀集許多合作夥伴進行磋商,制定長期的文創計畫,造就文創與經濟雙贏。

們相信藝術和文化使生活更美好,幫助建立多樣化的社區,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偉大的藝術和文化可以激發我們的教育制度,促進我們的經濟,並賦予我們國家的國際地位。」(We believe that art and culture make life better, help to build diverse communities and improve our quality of life.)——摘錄自Arts Council England

英國是最早發展與標榜文創產業「Cultural creativity industry」的國家,擁有全球最大和多類別文創產業的國家之一,英國的創意產業占英國GDP8.2%,其成長速度為整體經濟的2倍,平均成長率每年約5%的。出口成長更是快速,約有11%的成長率,占英國海外銷售的4.3%。根據倫敦市長辦公室調查,創意產業為首都創造525,000個就業機會(占倫敦五分之一就業人口),年成長率為9%,遠超越金融服務業的5%成長率。創意產業分工精細,以中小企業為主,當中很多都是微型企業或個體經營企業,並鼓勵「創新」以及「個人」精神,不同文化的匯聚造就出想法的大鎔爐,拓展英國的創意視野。

☉邀集產業與學界專業人士制定計畫

文化創意產業是「心的產業」,所以必須從文化教育,支持在地文化開始!而不是利用文化做生意!以英國為例,他們倡導、發展和投資於豐富人們生活的藝術和文化體驗,支持藝術、博物館和圖書館的活動,從劇院到數字藝術、閱讀、舞蹈、音樂、文學、工藝品和藏品均涵蓋在內。

2015年至2018年間,來自政府的公共資金投資英國創意產業金額有11億英鎊,以及來自國家彩票的7億英鎊,以為所有人創造藝術和文化體驗為目的。

根據筆者觀察,英國文創與經濟雙贏的關鍵因素,在於英國的設計產業規模廣大且多元並多樣化,非常願意接納新觀點,他們倡導藝術和文化價值,把藝術家和組織帶到一起,以便能聽到他們的聲音;支持藝術和文化在生活中的角色,支持新的思維方式和藝術及其潛力。這些都確保英國有能力來主導消費者的品味,預測並反應消費者的消費趨勢,除此之外,邀集許多合作夥伴(包括國家和地方政府,藝術組織和藝術家)進行磋商,制定了國家願景10年的文創—戰略運營計畫。

台灣該如何學習?筆者認為可從學校開始培養下一代的創造性人才,喚醒每個孩子創造性的天分,從多元的教育學習方式開始。並借鏡英國與其他先進國家經驗,邀集產業與學界專業人士(包括國家和地方政府,藝術組織和藝術家)進行制定計畫!

☉致力為所有人創造藝術和文化體驗

例如英國的Arts Council,他們的做法如下:1、為兒童創造機會,參與藝術和文化對年輕人的想像力、自我表達和創造力至關重要。2、多樣性的創造性案例,創造性的多樣性案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創造和體驗偉大的藝術和文化。3、培養韌性、可持續性、慈善,通過培訓、支持和思想領導,可以幫助創造一個更強大、更具彈性的藝術部門。4.、將藝術融入生活,使大眾可以在生活/城市中到處都能感受到藝術並受到啟發。5、擴大傳播力與國際發展,使用創意媒體與網路傳播提高藝術與文化的內容與覆蓋面。

在對台灣政府相關部會、金融業之期待與建議方面,以英國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的方式為例,大多採由下而上,並制定法令協助經營團隊無法解決的問題,從產業與學界相互合作研究調查,將創意塑造為國家發展核心,教育民眾使文化藝術與創意產業成為風潮,帶動國家整體的進步與發展。所以培育相關文創單位與基地,以及如何輔導藝術家與維護文化藝術的多元發展是很重要的課題。此外,將藝術和文化置於地方經濟增長的核心,設立支持創意產業和旅遊業的基金,亦是台灣可參考模式。

以英國為例,藝術委員會以多種方式支持更廣泛的創意部門,包括:

1、提供貸款和贈款給有創意的人,從音樂到工藝皆然。設立種子基金創意,以協助微型企業。

2、為創意產業提供他們需要的版權、財務、業務規劃和數字媒體的工具和支持。

3、支持學徒制以及在創意產業中工作的高素質和熟練的個人。

4、通過投資資本基金改善城鎮和城市,並建立在地合作夥伴。

5、鼓勵投資文創產業,支持藝術和文化與代表性的城市建築!

(本文作者為倫敦藝術大學台灣校友會會長,相關參考資料摘錄自:http://www.artscouncil.org.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