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

大型賽事創造經濟效益 更創造永續資產

撰文:黃崇哲

世界各國爭搶重要賽事主辦權

撰文黃崇哲

大型賽事創造經濟效益 更創造永續資產


世界各國在舉辦運動賽事時除了在經濟層面產生影響後續還影響運動產業發展社會層面以及創造永續資產台北市今年將舉辦世大運期待可以對台灣留下更多的進步動能

2009年高雄世運的順利舉辦即將在今年819日舉行開幕式的台北世大運又將是台灣近年來體壇的一大盛事正因為世大運Universiade一詞正是由大學University與奧林匹亞Olympiade結合而成顯現出世界大學運動會作為國際體壇盛事之一的特性其重要性僅次於奧林匹克運動會而逐屆參加的國家與運動員總數都持續升高更讓人對此次的台北世大運充滿熱切期待

除了全國體育界與台北市政府正在緊鑼密鼓的籌辦外國內包括資訊紡織航運零售等產業也都已經開始贊助與參與此場國際饗宴的準備共同期望藉由本次世大運讓台灣近年的發展與社會動能呈現於世界百餘國家年輕好手與觀賽旅客目光之前更讓台灣因為外交困境所形成的國際孤立可以在各國共同參與的賽事之中得到融入國際社會的一體之感

對此本文將針對各國在舉辦運動賽事時對於社會進步所可能帶來的影響層面進行介紹並探討台北市於今年舉辦世大運時整體賽事所可能帶來的機會與應行強化事項期使這次世大運的辦理可以對台灣留下更多的進步動能

主辦重要賽事有助國家形象塑造

2016年首次在南美洲舉辦的第3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熱鬧的在8月間於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雖在會前面臨著包括巴西政府的腐敗和不穩定性茲卡病毒巴西總統的彈劾更替等種種嚴重問題但這次奧運仍吸引了206個國家地區參與賽事為歷史新高而在2週的激烈賽事中更同時改寫了多項世界紀錄

但在熱鬧的喧譁外從申請主辦權開始一直到賽事的辦理龐大的開銷造成了巴西政府預算的莫大負擔而包括基礎設施的改善工程體育場館的興建更新還有如開幕閉幕及保安等管理費用雖有包括電視轉播國內外贊助與門票等來作為活動的收入都對巴西的經濟與財政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回顧歷年奧運的辦理城市能夠打平成本者更是寥寥可數對於經濟發展而言甚至有奧運魔咒Olympics Curse的稱號意思是凡舉辦過奧運的國家之後經濟表現都會走下坡

然而雖然在財務上可能無法回收投入成本但就整體的辦理效果而言歷屆奧運中也有相當多藉由成功奧運而形塑國家╱城市印象的案例而這也成為各國各方仍興致勃勃爭取各項重要賽事主辦權的主要原因這些成功的奧運如1984年洛杉磯奧運配合本身的大學院校與職業運動產業在有限的預算中發揮最大的效益2012年的倫敦奧運雖所費不貲但也藉由奧運的舉辦成功翻轉了原本是工業區的東倫敦地區成功活化了東倫敦的城市翻新

而在亞洲地區包括讓已不再是戰後了!」這個詞彙成為社會主軸的1964年東京奧運標誌著日本戰後的復興以及1988年以Harmonyand Progress和諧進步的理念呈現新興工業化國家面貌的韓國還有2008年在北京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One World,One Dream體現出中國整體經濟改革開放與加入世貿組織後一個共產主義國家極力融入國際社會的企圖

這些鄰國賽事的舉辦除了成功打造出這些國際形象與國家信心之外對台灣而言更是充滿了啟示與學習意涵由於外交處境的困難以致於台灣在國際組織中受到不公平的孤立而在受限制的奧運模式下的體育活動是少數可以略微突破的缺口

只是傳統士大夫的觀念我國的體育活動除了棒球外所受的重視都相對有限更遑論對於國際體育賽事的主辦爭取更是少有積極一直到2009年高雄世運的舉辦才成就了台灣舉辦國際性大型綜合運動會的機會在當年高雄世運吸引了102個國家和地區5,000名選手參加而成功的開閉幕式更讓南台灣與全國民眾充分體認到我國的國家印象更重要的包括隨隊翻譯賽場服務認證服務各項行政支援等超過6,000人的志工優秀的服務品質令國內外人士稱道也展現了我國人民好客熱情的一面

今年在高雄世運的成功基礎上規模更為盛大的世界大學運動會將在台北舉辦經過一番努力才爭取得到的世大運主辦權已經不單單為藍綠政黨或柯文哲市長個人的榮辱問題在我國困頓的國際處境與地位中順利辦理應當是台灣的榮耀也在創造更多年輕世代國際友情的同時為未來的國際活動舉辦奠下強大發展基礎

賽事活動延伸的經濟規模更龐大

該如何衡量大型賽事的辦理價值2016年中依據英國運動智庫Sportcal統計共有83項世界級運動與競賽在119個城市38個國家中舉辦也吸引了超過1,300萬觀眾的參與及帶動了相關的經濟活動在票房收入以及其他的帶動效果包括了超過4億美元的淨效益也帶來超過20億美元的海外旅遊消費有效的提振各國經濟消費相關統計詳見Sportcal, Global SportImpact Report 2016這些不論是賽事的財務結算盈餘或是虧損整體的經濟效益都對各主辦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事實上賽事只是整體運動產業中的一個呈現面向而已依據KPMG2016年針對運動產業的產業分析報告中統計2014年為例賽事活動的規模是800億美元約只占當年6,000~7,000億美元市場規模的七分之一而已而除此之外尚有運動器材與服裝的3,100億美元運動健身訓練俱樂部1,050億美元還有就是與運動有關的基礎建設飲食還有博弈活動規模就介於1,000~2,000億美元之間詳見表

但這些經濟影響並非這些賽事所帶來的唯一影響除此之外不論是對於主辦國的媒體行銷運動產業發展包括志工參與的社會層面影響還有賽後所創造的運動永續資產Legacy在良好的治理能力Governance搭配下也都將對賽事的主辦國的日後發展產生了不同的效益

大型賽事創造國家及國民永續資產

對此1990年代開始針對大型賽事的成本效益分析一個針對永續資產的討論逐漸興起例如2012年倫敦奧運籌辦過程中也設定了3年計畫來針對5個面向作為奧運為倫敦發展所帶來的永續資產發展目標並題為Plans for the Legacy from the 2012 Olympicand Paralympic Games2012奧運與帕運之永續資產發展計畫

5個面向包括讓英國成為世界領先的運動國家轉換東倫敦都心讓新世代人口樂於參與志工文化活動與運動活動讓奧運公園成為永續生活的標竿讓世界認識英國是一個有創意包容的友善的地方可以居住參訪和經商

而瑞士洛桑大學的公共管理學者Jean-LoupChappelet更架構了一個大型賽事的永續資產矩陣Legacies Matrix for Mega Sporting Events來提供作為分析思維的參考詳見下頁圖

這個永續資產矩陣分別用國家整體╱個別國民有形╱無形作為矩陣分析的兩軸並以運動之關聯進一步細分各個矩陣

在矩陣的左上角部分指的是整體有形的永續資產內容包括運動的設施以及如交通等非運動相關的基礎建設而整體的無形資產則是包括有效率的運動發展政策以及國家印象包括著因為順利辦理的成功美名或因賽事醜聞造成的惡名昭彰

至於對於個別國民而言有形可見的永續資產包括志工的參與還有制服等實質物品的形成與銷售以及因為賽事舉辦而帶來的工作機會而無形的永續資產則是運動習慣的參與養成還有因為賽事舉辦而帶來的相關技能提升例如大型國際活動的舉辦技能等

台北世大運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這次台北世大運的辦理上軟硬體合計將近200億元的預算除了主辦城市台北市政府出資約90億元外扣除自償20億餘元中央政府則是挹注了約90億元的國家預算換言之這次的世大運不僅是台北市的大事更是全國的盛事值得國人更多的關注與期待

而在這樣的投資之下依據籌辦計畫評估將對批發及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等產業帶來約190億元的收益附加價值增加以及大約8,000個年度工作機會相關資料詳見2017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籌辦計畫」)

但也非常清楚的這次的世大運辦理就算對照最佳估算情況在售票收入上也僅有7億元之譜包括開閉幕式也就是說此次辦理世大運絕對無法有財務上的投資報酬回收機會但相對的國人更期待可以在盛會下創造屬於台北或整個台灣對於運動賽事的永續資產

配合前述分析架構下即將於今年8月舉辦的台北世大運我們可以期待下列幾項可能達到的永續資產矩陣

1在整體的有形資產上針對本次新建的場館包括網球與籃球等都能夠有更良善的未來使用規劃以避免蚊子館的產生此外選手村後續社會住宅的運用管理也能夠幫台灣目前居住正義的追求中扮演起提供青年住房安全的關鍵角色

2對個人的有形資產上期望能夠充分發揮台灣人的志工精神並於會後成為健康促進團體如此不論是國民健康的提升健保財務壓力的紓解都可以有組織持續帶領推動

3國家印象的再一次形塑將是本次賽事最重要的國家整體無形資產如何設計讓為本土選手創造主場優勢的感動成為台灣人共同的美好團結記憶

4最後則是結合柯市長的醫療背景專業印象可以規劃利用世大運在市民與國人的無形資產上創造出更多的運動活動參與意願而也在觀光會展產業上的活動辦理以及大型會展國際接待專業上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讓我們共同期望就如同台北市政府所規劃藉由良好的規劃與賽事舉辦可以讓2017年世大運見證青春傳奇實現青年夢想的運動饗宴並向全世界傳達出台北的友善熱情與活力更讓世界因擁抱青春的力量更加美好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院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