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
活用運彩盈餘 4大方向助運動產業發展
專訪體委會前副主委陳雨鑫
採訪、撰文:劉書甯
活用運彩盈餘 4大方向助運動產業發展
體委會前副主委、世大運顧問及行政院體發會委員陳雨鑫是催生運動彩券的重要推手之一,長期關心國內運動產業發展的他認為,運動彩券可用於扶植運動產業發展,在辦理大型國際體育運動活動上,運動彩券盈餘也應扮演一定角色。
擔任過統一企業的發言人,也曾擔任過台中縣副縣長,之後出任行政院體委會副主委,在台灣的運動發展史上,催生運動彩券能在台灣問世,開創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陳雨鑫的人生若用「傳奇」兩字來形容,實不為過。
中興大學企管系畢業的陳雨鑫,當過「和信鯨」職棒隊的領隊,透過他的行銷專業,充分發揮他在「運動管理」上的長才,不只如此,在他的職場生涯裡,台南幫大老吳尊賢是他生命中的貴人、已故的統一集團創辦人高清愿、中信集團前總經理駱錦明,都曾延攬他到旗下效力,甚至當年在統一集團,他亦被委以重任,成為統一人壽與產物保險的創始董事,由此也顯見他的能力受到多位企業大老的高度肯定。
運動彩券則是陳雨鑫人生中,可說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的一大代表作。也正因為一手催生運動彩券,陳雨鑫時至今日,仍被業界尊稱為「運動彩券教父」。當時,時任體委會副主委的陳雨鑫,一夫當關的前往政院親自進行運動彩券的簡報,由他一手擘劃的《運動彩券發行條例》草案,當場贏得了時任閣揆蘇貞昌「台上10分鐘、台下10年功」的支持與好評。儘管,陳雨鑫沒有等到運動彩券正式發行,就已卸任體委會副主委職務,但他的功績,多年之後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台北市政府去年籌備世大運時,就大力延攬陳雨鑫擔任顧問,目前陳雨鑫也是教育部體育署的運動彩券基金會董事。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更延攬為行政院體育發展委員會委員。
在台灣的運動界,擁有多方歷練的陳雨鑫,是不折不扣的「達人」。當年,28歲,他碰到第一位生命中的貴人吳尊賢,聘任他為統一電腦總經理。爾後,高清愿將他引領到統一企業當發言人,不僅一當就當了8年,之後被延攬到中信集團,擔任「和信鯨」棒球隊的總經理,而陳雨鑫也不負所託,在他到任第四年,和信鯨就拿下季冠軍。
陳雨鑫儘管本身不是運動員,卻將他的企管專長,在國內體壇發揮得有聲有色,也正因為如此,在起草《運動彩券發行條例》草案時,多年在實務面的觀察、歷練,使得《運動彩券發行條例》,起草人除了陳雨鑫之外,不作第二人想。
除了本身的歷練之外,陳雨鑫也有著一般人所不及的豪氣,當年,他一肩擔下運動彩券開發的成與敗,一句「成敗我負責」,已象徵他催生運彩,勢在必行的決心。
而對於世大運,陳雨鑫也在接受《台灣銀行家》雜誌專訪時非常豪氣的說:「這是台灣400年來第一戰! 也是台灣有史以來舉辦最大規模的國際賽事!」因此,藉著世大運:「要讓台灣走出去, 要讓世界看得見!」是身為世大運顧問的陳雨鑫,對這場國際賽事的期許。
對於世大運和其他縣市政府的結合,頭腦靈活的陳雨鑫也發揮了他在職場多年的行銷創意, 他認為,這不只是台北市政府所舉辦的國際運動會,其他縣市也可共襄盛舉,讓世大運發揮更多的外溢效果,例如,各縣市可以帶來他們在地的特色商品,利用小巨蛋等場地,建立成「共同市集」,透過世大運的機會進行國際行銷。
台灣運動彩券銷售業績成長顯著
談到陳雨鑫一手催生的運動彩券, 從第一屆迄今, 已進入第八年的光景。比較第一屆及第二屆的運動彩券發行,不論在年度及累積銷售金額、盈餘、經銷商家數、收入等,都有長足的進步。例如,第二屆的運動彩券,合計2014及2015兩個年度,銷售金額就有522億元,而2015年當年度,就有282億元的年度最高銷售金額,經銷商家數也已多達1,800家,比起第一屆1,019家,已再增加了700多家,增幅超過50%。2016年更上一層樓,當年度的銷售業績高達312億元,成績斐然。
相對於第一屆的運動彩券,經銷商資格僅限於身心障礙者、原住民、低收入戶,第二屆除了繼續包羅第一屆的運彩經營者的資格之外,更進而把範圍擴大到「通過運動專業知識認定者」,也就是具有運動專業知識的人,也有機會成為運彩經銷商。
運彩盈餘運用於4大運動計畫
在陳雨鑫看來,運動彩券的發行,在盈餘使用上,能夠資助運動發展的面向非常多,首先,根據《運動彩券發行條例》第8條、《預算法》第21條所成立的「運動發展基金」可作為盈餘分配的基地,用途就非常廣泛,包括發掘、培訓及照顧體育運動人才支出,以及輔導及辦理促進運動人才的運動就業及運動事業發展的創新、研發、人才培育等,都包括在可使用的範圍內。
至於運動彩券的盈餘可用於哪些運動計畫,陳雨鑫認為,主要有4大類型的計畫項目,包括:1、培訓體育運動人才及運動訓練環境改善計畫;2、健全體育運動人才培育的運動產業環境改善支出計畫;3、辦理大型國際體育運動交流活動計畫;4、非亞奧運及基層運動人才培育計畫。此外包括一般的行政管理計畫,也可從基金所管理的盈餘來支應計畫所需支出。
運動彩券的盈餘在執行於上述的計畫時,由於希望能發揮全方位的效果,因此可運用的面向也非常多元。
1、培訓體育運動人才及運動訓練環境改善計畫就以培訓運動人才及運動訓練環境改善計畫為例,陳雨鑫指出,舉凡運動選手的運動傷害醫療照護、運動教練及選手生涯照顧輔導、運動選手及教練人才的培養,以及輔導體育高中及大專院校發展出特色運動,或是辦理區域聯賽,設立「基層運動選手訓練站」等,都是計畫中可運用資金的項目。
2、健全體育運動人才培育的運動產業環境改善支出計畫而運動彩券的盈餘,除了運動本身,也能用於扶植運動產業的發展。陳雨鑫對此說明,像是中小型運動服務業貸款信用保證及利息補貼,就可動用運動彩券盈餘,透過信用保證機制來幫助更多中小企業類型的運動產業發展。此外,運動服務業人才,也屬於扶植運動產業的一環,而重大國際賽事的觀賞,對於提升我國國人的運動知識水平也非常重要,同樣也可透過運動彩券盈餘的運用,來發揮改善效果。
3、辦理大型國際體育運動交流活動計畫對於台灣而言,在體育活動晉級和發展運動產業的進程上,與國際接軌絕對不能少,因此,陳雨鑫也提出,在辦理大型國際體育運動的交流活動計畫上,運動彩券盈餘的運用,也應扮演一定的角色,舉凡在我國舉辦頂級國際運動賽會、申辦頂級及高競技水準的國際性運動賽會、協助國際、亞洲及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重要人士訪台、舉辦特殊或大型國際體育會議或活動、邀請世界級選手及教練來我國競技及參訪,藉由運用運動彩券的盈餘,來輔導上述活動的進行,以提升台灣在國際體壇的能見度與口碑,也將成為運動彩券盈餘使用的另一主要面向。
4、非亞奧運及基層運動人才培育計畫至於非亞奧運及基層運動人才的培育計畫,目前在國內運動彩券盈餘的運用執行上,也是非常重要的面向。這一部分的計畫內容,包括了原住民運動訓練發掘及培訓、身心障礙者運動選手人才培育及照顧、輔助相關單項運動協會培訓具發展潛力運動選手與參與國際競賽、強化基層體育組織,及水域休閒和運動人才的培育,都是重要計畫項目。
運彩盈餘6成用在運動人才培育
而運動彩券發行至今8年,若根據從2010年至2015年度的統計顯示,去年的盈餘預算及決算對比的執行率最高,已達到95%,比起成立的第1年,執行率僅18.29%,目前的執行率可說已接近「滿檔」。
倘若再檢視運動彩券盈餘使用於各計畫的資金配比,若以2015年度的資料來看,可發現使用比重最高的仍在於人才的培育,這一部分的配比就多達63.19%,上述與非亞奧運有關的計畫資金配比則居次,達20%,而國際交流則以12.7%,居第三名,是運動彩券盈餘使用於重要計畫上,最為重要的3大項目。
綜觀台灣體壇近10年來的發展,以及與國際體壇活動的接軌,再檢視當年由陳雨鑫一手擘劃的《運動彩券發行條例》內容,不得不令人佩服陳雨鑫看待台灣體育發展的前瞻性與宏觀格局,儘管一度離開體壇,但陳雨鑫在這一方面的深厚功底,在多年之後仍吸引包括總統蔡英文、台北市長柯文哲延攬這位大老出任要職。
如今,台灣運動產業正處於新的關鍵時刻,所面對的不僅是如何將體育活動延伸觸角向國際接軌,帶動台灣運動產業的發展,甚至是如何藉由體育活動帶動台灣的城鄉發展,均是新的努力標竿,陳雨鑫重回第一線之後,勢再將國內體育發展帶向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