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

從規劃、興建、營運3階段 吸引資金參與

撰文:黃崇哲

基建投融資經濟特性分析

撰文黃崇哲

從規劃興建營運3階段 吸引資金參與


基礎建設如何動員投資資金以支付興建成本及營運週轉經費至為重要本文將以投資報酬的獲利型態以及在興建的不同階段分析可能的資金來源期能引導台灣當前充沛的游資進駐基礎建設投資興建之上

一個基礎建設的前提就是要有辦法動員足夠的投資資金以支付興建期的興建成本以及營運期的週轉經費對此本文將基於投資報酬的獲利型態以及興辦基礎建設的不同階段來分析可能的資金來源期能引導台灣當前充沛的游資進駐基礎建設投資興建之上

投資基礎建設的可能獲利來源

依據OECD報告指出對於基礎建設投資可能的獲利模式可大致分為固定報酬類股利報酬類以及混合式3

首先是固定報酬模式包括政府為了建設所發行的建設公債還有銀行對於基礎建設進行的聯貸案或者是基礎建設公司所發行的公司債等都是屬於融資而收取固定報酬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資金所承擔的風險最低但相對利率水準也是最低的模式其次則是由各種基礎建設營運公司所發行的股份包括已經上市未上市的股票還有受益憑證REITs而第三種則是介於兩者其中的可轉換公司債或夾層融資模式讓資金參與基礎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的收益保證下還有機會共同分享專案成長的利益

不同興建階段有不同的資金誘因

特別是考量基礎建設專案所擁有的長期間現金流量特性也就是在規劃與興建初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注然後再經由長期卻相對穩定的需求來慢慢回本投資所以在不同階段參與基礎建設的資金都將承擔著不同程度的風險

以下就針對各階段的資金參與特性加以分析

1規劃階段

在這階段中由於牽涉到各部會間的政策整合再加上常常會因為環評審查或社會反對意見而讓計畫受阻受挫所以在此階段中要吸引民間資金進駐就要運用契約設計來清楚風險分攤並思考提供政府營運保證才能有效吸引民間各類資金的關注

當然相對之下這個階段經費需求也相對有限所以運用政府預算來進行規劃與用地取得等基礎工作往往是最佳的選項

2興建階段

此時則是高風險投資的階段由於包括興建中的不可抗力與無法預期的情事發生都會讓計畫的成本與期程控制造成衝擊再加上此階段還沒有現金收入都會使對債權人的還款承諾無法順利實現

所以此時要吸引民間投資就需要找到有實力的民間投資者直接投資再配合契約能讓銀行團來進行聯貸融資只是面對高額的興建成本與風險不論是投資報酬率的試算或給付給銀行團的利息都需要納入較高的風險貼水考慮給予較高的投資報酬與利息水準

當然此時政府也可以動員年金等資金參與由政府發行建設公債來吸引民間超額儲蓄或中長期資金進行購買再由政府執行興建工作

3營運階段

到了本階段工程已告完工而進行營運若得順利營運則將有持續性的現金收入除了可以償還相關貸款外也可以思考規劃啟動再融資程序不論是藉由發行新債轉換舊債或者設計受益憑證都可降低資金成本增加財務運用效率

特別是如果是由政府籌資完成興建的基礎建設也可以進行證券化與受益憑證的設計來讓中長期資金擁有分享營業收益的權利更使政府增加資金收入作為下一基礎建設的推動財源

只是對照國外的經驗中政府的角色與誘因設計將是資金運用的關鍵因素這些誘因包括合理的風險分攤信用融資保證等面向而最重要的還是政府清楚的政策以及社會對於基礎建設計畫的真正支持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院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