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
ETC成功經驗指路 基建成功必備6要素
台灣發展智慧交通重要里程碑
採訪、撰文:張一靜
ETC成功經驗指路 基建成功必備6要素
台灣能夠進入智慧交通時代,國道電子收費系統(ETC)功不可沒,ETC的成功經驗,對下一步要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的啟示是:只要具備6個條件,就能夠實現智慧城市的目標。
在台北、高雄之間開車通勤的民眾會發現,高速公路單趟的平均車程,比過去縮短了10至20分鐘,這種「有感體驗」的關鍵,是來自交通部國道高速公路局實施國道電子收費系統(ETC)的努力。
台灣的高速公路系統,從傳統的人工、計次收費,在2013年12月30日正式邁入全面電子收費的ETC時代。實施之後的效益,除了節省單趟車程的時間,每年省下的回數票紙張,厚度可以疊成134棟台北101大樓。節能減碳的好處更驚人,每年省下1,279萬公升的燃油、金額高達26億元!
不僅如此,ETC每日平均處理1,570萬筆交易量,通行量正確率已達99.9%以上,可收費成功率達99.97%、拿下世界之最。更重要的是,ETC符合公平付費的理念,民眾走多少路就付多少錢,不必再花冤枉錢。
「ETC實施以來,已成為近期最成功、最有效益的公共建設,民眾的滿意度已近9成。」交通部國道高速公路局副局長吳木富欣喜的表示。
吳木富進一步指出,ETC的成果,與台灣民眾對於新科技的接受度很高有關,加上政策方向正確,公務體系頂住壓力上下一心去推動,以資訊透明的心態與民眾溝通,就可以成功。
促進國內相關產業升級
ETC的成功經驗,被全世界注意到了,在國際交通界為台灣大幅提升國際知名度,成為台灣之光。ETC創下3個世界第一的紀錄,包括第一個全面轉換電子收費的國家、第一個由「計次」收費轉為「計程」的國家,且926公里電子收費路網為全世界最長的國家。
2015年ETC以通行量正確率達99.9%以上的表現,一口氣直接摘下國際橋梁隧道及收費公路協會(IBTTA)年度首獎,台灣成為第一個獲獎的亞洲國家;ETC後續還拿下2015年ITS世界大會產業成就獎、2016年國際道路協會(IRF)全球道路成就獎等。
ETC的效益不止是民眾受惠而已,產業發展也跟著雨露均沾。吳木富指出,ETC主要是橫跨系統工程、通訊產業、營運、財務、法律及交通管理等領域,透過各領域之間的整合,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研發,促進產業升級。
吳木富還說,ETC多次獲得國際組織的獎項,藉由國際宣傳行銷,成功將台灣從規劃、建置、營運的一條龍經驗,推展至全世界,增加台灣自製電子收費產品在世界的占有率。
「ETC配合新南向政策的整廠輸出,就是一個成績。」吳木富以越南為例指出,2015年與越南VETC公司簽訂顧問合約,VETC公司在2016年3月已獲得越南交通部同意建置ETC系統,預計今年完成34個收費站、2020年擴大為計程電子收費。ETC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案例,還包括馬來西亞、菲律賓、哈薩克、波士尼亞、赫賽哥維納聯邦等。
將結合大數據提供加值服務
ETC的硬體建設實施成功之後,軟體的大數據分析,才是ETC的重頭戲。高公局目前正在利用ETC龐大的資料庫,進行大數據分析,希望改善交通堵塞、預防事故發生,為民眾提供加值的服務,享受智慧城市的生活品質。
吳木富舉例說明,一輛發生事故的汽車,ETC可以利用車牌號碼,透過大數據分析,找出車主的駕車習慣,有無超車、疲勞駕駛的問題等。而目前智慧型手機普及化,「高速公路1968」App也將朝向個人化資訊服務,包括路線規劃、即時資訊服務等。
展望未來,蔡英文新政府將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ETC又可以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讓成功經驗延續?吳木富認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要成功,必須具備6個條件,分別是:可行的財務計畫、政策的絕對支持、能頂住壓力的執行單位、社會溝通、資訊透明,以及計畫的推動要循序漸進,降低對民眾生活的衝擊。
「尤其是社會溝通,這太重要了!」他指出,ETC當時在2014年上線第一個月就發生「幽靈扣款」的民眾投訴,高公局為了取信於民眾,除了找出問題之外,還特別請來公正的第三方NGO組織運輸學會,運輸學會在鑑定3個月之後稽核通過,成功消除民眾的疑慮,讓民眾轉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