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
成功拉升銀行帳戶人數
英國案例》以政策行動團隊
撰文:李沃牆
成功拉升銀行帳戶人數
英國是歐洲重要的金融機構往來集中地,可謂金融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卻仍有幾百萬成人無銀行帳戶,更遑論能享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務,為此英國政府自1997年起積極推動普惠金融實踐計畫。
聯合國的「普惠金融體系」(FinancialInclusion Systems)藍皮書指出,普惠金融的目標係在健全的政策、法律和監管框架下,每一個發展中國家都應有一整套的金融機構體系,共同為所有層面的人口提供合適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國際上先後成立了普惠金融聯盟(AFI)、20國集團普惠金融專家組(G20 FIEG)、全球普惠金融合作夥伴組織(GPFI)等機構,致力於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眾所周知,英國是全球金融相當發達的國家,在6,000多萬人口中,卻仍有幾百萬成人無銀行帳戶,難以享受基本的金融服務。有鑑於此,英國政府自1997年起即著手於普惠金融的計畫及實踐。
發起「政策行動團隊14計畫」
英國財政部(HM Treasury)於1999年發起政策行動團隊14計畫(Policy Action Team 14,PAT14),提出很多關於普惠金融的改善及實踐的做法,包括:1、建議擴展開辦成年人的銀行基本帳戶,由政府帶頭做起,並獲得不少金融單位的支持與參與;政府也採納了很多PAT14的建議進行立法改革,同時結合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FSA)下的信合社監管制度,讓信用與風險能夠得兼。2、英國政府於2004年頒布有關普惠金融的行動綱領;內容包括:(1)設立一個1.2億英鎊的普惠金融基金,用以支應2005至2008年度支出;(2)提供銀行業、信貸部門及免費面對面的優先財務諮詢服務;(3)設立獨立的普惠金融工作小組來監督政府執行進度。
在英國財政部領導及積極與其他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合作下,在過去幾年來已取得相當不錯的進展,讓許多原本無銀行帳號的成年人陸續取得,得以享受基本的金融服務。在信用業務方面亦成效卓著,如PAT14發現,信合社對低收入戶提供金融服務、鼓勵小額儲蓄、提供低成本信貸,並作為與其他金融服務的橋梁,對普惠金融的實踐助益良多,因而獲得工作小組的支持;在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間,無擔保信貸額度上升10.3%、獲得非正規性貸款的年輕人增加、設置3,600萬英鎊的普惠金融成長基金用於貸款。
實施「普惠金融工作小組行動計畫」
普惠金融工作小組行動計畫(Action Plan for 2008-2011)延續PAT14的大部分工作任務,並予以創新。自2008年度起實施至2011年止,工作小組成員包括產業界、第三部門人士、消費者,地方政府和學術界。主要任務有4項:1、持續提升成人銀行基本帳戶人數;2、促進及放寬信用貸款、儲蓄及保險的申請;3、提供低收入者免費的財務諮詢服務;4、籌措新的普惠金融基金,並列出政府如何使用專門基金來實現其普惠金融目標。
在計畫實施期間,工作小組與英國銀行協會合作,收集有關銀行帳戶使用資料,藉以提供未來的政策調整參考。此外,在保險方面,工作小組也研究哪一種保險最適合被金融機構排除在外的消費者,並設法克服交易成本的障礙,提供更多金融弱勢者亦可買保險,提高自身的保障。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獲得相當顯著的成效,包括:新普惠金融基金的設立、將融資計畫活動延伸至2011年3月,以便繼續監測和評估普惠金融的進展情況,並向政府提供意見,作為普惠金融政策改善的參考。
根據英國銀行協會(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 BBA)所做的調查(詳見表),2003年,無法取得銀行帳戶的成年人數高達430萬人,但經普惠金融推廣後已逐年遞減,截至2014年,僅170萬成人無帳戶。這基本的帳戶除了貸款及透支外,可滿足一般金融交易的需求,如:1、將工資、福利、國家養老金或稅收抵免直接撥付此帳戶內;2、可用現金卡於郵局提款(如表帳戶人數);3、可在相關零售銀行的任何或所有分行提領;4、可直接支付帳單款項;5、亦可用於線上支付。同時也在低收入的地區設置提款機,以方便民眾使用,甚至給予手續費用的優待。
成立英國普惠金融委員會
英國的普惠金融委員會(Financial Inclusion Commission, FIC)係由專家和國會組成的獨立機構,主要工作任務包括:1、了解目前受到金融服務排斥的程度和干預措施的情況;2、提高對普惠金融的認知和敦促決策者、監管機構、金融服務業和其他關鍵利益相關者支持。其目標是希望在2020年,金融服務在英國已完全普及,並可滿足所有人的金融服務需求,而人們也有能力及動機享用金融服務。
除了以上做法,英國金融科技業發展在全球居於領先的地位,據估計,英國每年的金融科技可以創造逾200億英鎊的利潤,其中單是支付系統一項已超過100億英鎊;金融科技的普及更有助於其普惠金融目標的達成。
綜合言之,英國多年一直希冀建立一個健全的普惠金融制度,讓每個成年人和孩子都能享受全面的金融服務;除此,也加強金融知識的普及,讓生活能過得更充實快樂。我國金管會正致力於國內普惠金融的推廣,英國的經驗值得台灣借鏡。(本文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