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
2017年第三季投資展望
營收旺季將延續市場利多
隔了26個月,今年5月台北股市終於再度登上萬點大關,這一次,市場反應相當平靜,指數站上萬點之後震盪幅度並不劇烈,在萬點上下來回遊走。隨著第二季逐漸結束,市場方向終將明朗。
第二季開始之前, 許多分析文章探討今年會不會有「五窮六絕」?正好這也是我在《台灣銀行家》第87期分析的重點。該篇文章中,統計美國道瓊工業指數過去10年第二季的漲跌表現,上漲機率為6成,配合今年美國總體經濟表現,研判今年第二季全球股市回檔幅度不會太大,因此指出台股第一季資金行情於3、4月見到高峰之後,必出現一波短期回檔,可以鎖定第三季有機會大漲的族群。2個多月已經過去,國際股市與台北股市的發展與目前的研判相去不遠。
國際股市方面,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於3月1日出現21,169點(詳見圖B點)高點之後,出現1個半月左右的修正,回檔的低點落在4月19日的20,379點(詳見圖C點),回檔的幅度為790點。以一個多頭波的修正來說,上漲3,286點(詳見圖的A至B,道瓊工業指數從17,883點上漲至21,169點)之後僅回檔790點,幅度24.04%,這是一個相當強勁的多頭走勢,特別是美股4月19日見到短期低點之後,帶動市場往上走強的動能來自於美國科技龍頭亮麗的財報,包括谷歌(Alphabet Inc.)、特斯拉(Tesla Inc.)、蘋果(Apple Inc.)、輝達(NVIDIA Corporation)這4家全球投資者關注的代表性公司股價超乎預期的強勢,直接替2017年沒有「五窮六絕」做出最佳的保證!
Q2全球股市表現強勁
台北股市方面,美國股市走強,蘋果電腦股價走高,身為全球最重要蘋果供應鏈的台灣電子股亦步亦趨的跟隨美股漲勢,其中,外資密集買超集中在少數幾檔權值電子股身上,造成加權指數5月9日再度往萬點叩關。統計2017年截至5月18日為止,外資買超台股金額高達2,410.61億元,同期間台灣加權指數上漲7.73%。
Q1上市台股盈餘增26%
2017年到目前已經走了一半, 從過去5個月全球經濟的表現,穩健成長的基礎依舊穩固,美國、歐元區以及新興市場的各種經濟數據令人振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 M F)也在4月份調高2017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3.5%。去年底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引發全球保護主義的疑慮逐漸遠去,市場反而更關心「通俄門」引發的彈劾風暴,道瓊工業指數5月17日並因此重挫372點。
政治議題向來只能影響短期市場波動,股市反映的終究是經濟基本面,美國科技龍頭股第一季優於預期的財報,讓美股扮演帶動第二季全球股市多頭行情的火車頭,而台北股市的上市櫃公司也在5月15日公布第一季季報。根據證交所公布的資料,除台一與必翔未公告申報財報之外,820家國內上市公司(不含金控)2017年第一季營業收入為6兆2,527億元,較2016年同期成長3,314億元,增幅5.60%;2017年第一季稅前淨利4,420億元,較2016年同期成長25.69%。個別產業之中,光電業、半導體業,以及塑膠工業獲利成長最為顯著,光電業因面板需求增溫價格持穩,半導體業因先進製程銷售占比提升及DRAM產品均價上漲,塑膠工業則受惠於產品利差擴大。
客觀的數據顯示國內上市公司的獲利確實足以支撐股價長期上漲,此趨勢在2016年的第二季之後即非常明顯,並且一直延續至現在,我們也一直看到台灣加權指數的高點逐季創高。雖然第二季某些產業如原物料與少數消費性電子進入傳統淡季,營收與獲利稍微保守,但是面對緊接而來的下半年旺季,多數上市公司仍然樂觀預期新一波旺季即將到來。
以ETF參與國際多頭行情
加權指數2017年5月開始在萬點附近徘徊,個別投資人與不少國內投資機構明知景氣看好,但是基於對「萬點魔咒」的尊敬,空有資金卻不敢進場,此時,ETF可以當作最佳的投資工具。ETF英文原文為Exchange Traded Funds,中文稱為「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簡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它將指數予以證券化,提供投資者直接參與指數漲跌的表現。也就是說,投資者可以透過購買ETF,直接參與國際上重要股市或是商品的表現,不必局限在只能投資台灣股市的有限框架,隨時面對萬點指數進退兩難。畢竟,台灣加權指數編製的方式造成指數每年會隨著企業除息蒸發數百點,久而久之,在技術面上形成1990年創下12,682歷史最高點之後,再也無法在萬點指數有效站上的刻板印象。但是國際股市就沒有這個問題,許多國家股市多頭行情來臨時,指數可以不斷大幅度的刷新歷史高點。
目前台灣證交所核准發行的E T F超過80檔,主管機關也相當支持投信設計發行更多元的E T F商品,以滿足國人的理財需求。從主要股市與市場2017年的表現觀察(詳見表),截至5月18日為止,主要股市與市場的漲幅超過10%依序是費城半導體指數(15.76%)、印度SENSEX指數(14.30%)、恆生指數(14.25%)、南韓綜合指數(12.85%)以及NASDAQ指數(12.48%),站在強者恆強的投資邏輯上,2017年應將連結這些指數的ETF納入投資組合中,以創造較佳的投資報酬。在以上5個漲幅超過10%的指數,除了費城半導體指數尚無投信發行ETF之外,其餘皆可在證券市場中找到連結的ETF。
一般相信,美國聯準會(Fed)今年6月與9月有可能再次升息。面對即將到來的6月,近期經驗告訴我們升息將引發市場震盪,短期走低後醞釀更大的多頭行情,因此,如果擔心台股萬點終究無法站穩,6月回檔可以買進連結國外指數的ETF;如果對台股站上萬點具有信心,那就直接買進國內競爭力最強的上市櫃企業。
蘋果供應鏈營收高峰將至
根據證交所最近資料,加權指數2017年4月收盤為9,872點,整體上市公司殖利率4.32%、本益比16.06倍、本淨比1.67倍。就殖利率的角度,指數9872點殖利率仍有4.32%,在亞洲股市相對偏高,對外資仍具龐大吸引力,應該會持續買超台股;就本益比與本淨比而言,台股歷史觀察本益比到達17倍、本淨比到達1.75倍才會有高處不勝寒的基本面壓力,現階段指數雖然已經接近萬點,但是距離歷史基本面壓力還有空間,2017年旺季來臨時站穩萬點就可明朗。
至於第三季帶領台股站穩萬點的主流,當然還是延續第二季的論點,由台灣最引以傲人的蘋果供應鏈擔綱,這些廠商占台北股市的權值相當大。蘋果電腦將在今年9月份發表10年大改款的iPhone 8,為了迎接這場史上最大的智慧型手機換機潮,台灣供應鏈將從6月開始陸續提高產能,相關廠商也陸續出現招工新聞,預計從7月份開始,即可看到光學鏡頭、晶圓代工、組裝代工等電子廠商的月營收出現逐月跳升的熱絡景象,股價也可在營收助威下出現正向發展。不過,需要注意這些蘋果供應鏈廠商的營收高峰多數出現在10月至11月,股價高點通常領先一季,所以第三季除息行情最旺時或許就是台股的另一個高點所在。(本文作者為葳亞投資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