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
首開金融機構與縣市政府共推綠能之先
合庫200億綠能融資 力挺屏東發展綠能城市
合作金庫銀行以行動力挺政府綠能建設計畫,與屏東縣政府攜手合作共同推出「屏東縣綠能貸款專案」,額度達200億元,支持政府推動「非核家園」,展現對屏東綠能產業發展的用心。
5月15日上午,台北仍細雨霏霏,但屏東卻是一派豔陽高照,縣政府行政中心前廣場,人潮熱絡,歡欣之情溢於言表,等待著「屏東縣綠能貸款專案」啟動典禮的開始。
「屏東熱烈的陽光,過去或許是有些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限制,但有了綠能,如今已蛻變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上天恩賜!」典禮見證人,台灣金融研訓院黃博怡院長一句傳神的形容,博得在場來賓掌聲滿滿。
首開先河的綠能融資專案
「屏東縣綠能貸款專案」是合作金庫首次與縣市政府合作辦理的綠能貸款,第一階段總額度達200億元,充分顯示合作金庫力挺政府綠能建設計畫,並支持屏東縣政府發展綠能城市、協助屏東縣當地綠能科技業者、中小企業,甚至個人取得資金,以利太陽光電、風力發電、沼氣發電等相關綠能產業發展之用心。
見證人黃博怡院長回憶,正因於2016年率綠色金融參訪團考察屏東縣綠能辦理成果,對屏東推動綠能的努力印象深刻,同團的合作金庫代表也由此與縣政府結下本次合作的契機。此項首開先河的綠能融資專案之促成,對於縣政府、當地綠能業者及合作金庫可說是創造了三贏的局面,相信對推升台灣綠能融資之能量,應有相當的示範作用。
合作金庫董事長廖燦昌於記者會上幽默指出,合作金庫這個名字今天的意義,就是把「金庫」搬來,與屏東縣政府「合作」!「屏東縣綠能貸款專案」目前規劃最高貸款成數可達8成,同時提供2%起之優惠利率,如果是資本支出,貸款期間最長可到15年,一般週轉金最多亦能貸到3年,讓資金規劃更有彈性。
此外,經信保基金保證者,貸款額度最高可達1.2億元(詳見表)。也期許透過此合作模式,接續與其他地方政府洽商,協助企業取得資金並創造商機。
屏東縣縣長潘孟安表示,早在他擔任立法委員期間,即以近10年時間努力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上路,又花了數年打造屬於屏東縣多元、複合式的綠能發電模式。2016年,更成立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以單一窗口解決民眾和業者關於發展綠能時的各種法規和資金等問題,引進民間投資資源。
事實上,潘孟安於2016年接受《台灣銀行家》雜誌專訪時即侃侃提到,屏東縣一直以來對於綠能的發展相當重視,且具有優勢條件,諸如得天獨厚的太陽能,以及農林廢棄物、廚餘、畜牧汙泥等有機廢棄物產量龐大,更是提供生質能源利用的重要來源。他期待本次專案,能讓屏東在2030年前達成以2014年為基期的30%減碳目標,循序邁向100%再生能源之路。
合庫支持「五加二」產業
合作金庫自2016年10月配合政府推動「五加二新創重點產業」政策,立即著手制定授信方向及策略,除訂有「五加二新創重點產業貸款專案」,在總行設有推動小組,專責推動各項政策性專案貸款外,並於全國265家分行設置融資服務窗口,提供「五加二」各產業融資諮詢服務。
截至2017年4月底止,合作金庫辦理新創重點產業放款餘額超逾新台幣3,916億元,其中綠能科技放款餘額達新台幣899億元,範圍涵蓋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電場設備,市占率第一,對服務新創重點產業業者已逾1萬戶,顯現力挺新創重點產業發展之決心。
綠能可望翻轉中南部城市
台電研究報告顯示,台灣海峽位於中央山脈與中國福建武夷山之間,受狹道地形效應,在全世界評價最適合設置離岸海域風力發電的18個最佳風場之中,就占了16個,另一方面,台灣中南部雨季短且日照長的氣候,恰是發展太陽能綠電的絕佳先天條件。
黃博怡特別強調,在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下,不僅是屏東,整個中南部都很有條件可以成為太陽能與風能發電之最佳基地,若能積極推動相關建設,將可創造可觀的就業機會吸引年輕人回流,進而達到改善人才外流、偏鄉建設落後的景象,而過度擁擠的都會區也有機會獲得喘息。
此外,如果在推動綠能建設前,能有前瞻眼光,結合地方產業特色與美學設計的元素,相關的綠能建設很有機會創造充分發揮地方人文、景觀與產業特色的觀光資源,台灣中南部有機會因此再現發展生機。
綠能金融將加速綠能發展
行政院院長林全在2016年底由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之「支持綠能產業‧發展綠色金融研討會」明確指出,金融業對於綠能發展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希望各界勇於面對困難與挑戰,推動綠能產業在國內快速生根、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帶動更多產業發展周邊企業,讓綠能產業成為台灣未來的新興產業,成為亞洲之典範。
金管會亦大力推動綠色金融政策,從協助綠能產業取得融資、導引保險資金投入公共建設與綠能產業、提供多元化籌資及取得資金管道、強化綠色金融人才培育等4大方面著手,國內也有越來越多銀行業者投入綠能金融。
然而不可諱言,因綠能融資甚多涉及特殊專業及應用,各項風險評估難度較高,銀行業者在綠能產業授信業務上仍面臨一些瓶頸,如何透過政策引導,進一步鼓勵資金充分動員支援綠能發展,將是未來台灣綠能建設成功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