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理事長呂桔誠:形塑金融法遵新文化 國銀深耕亞洲挑戰與機會

採訪、撰文:蔡佩蓉 攝影:鄭凱名

為協助國銀海內外分支機構避免發生未遵守法令等違規事件,銀行公會於香港舉辦第二場法遵研討會,提供我國銀行業亞洲布局參考。

年初美國紐約法遵研討會之後,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承續強化我國金融法遵之矢志,在4月12日至13日於香港舉辦我國銀行業第二場「海外分區經理人、法遵人員暨內稽內控研討會」,總計逾200人與會,盛況空前。

特別的是,本次研討會臺灣土地銀行董事長凌忠嫄、臺灣中小企銀總經理周燦煌亦親赴與會,以領導人躬先表率展現重視法遵的態度,並且齊聚國內各銀行副總經理、法遵長以及海外分行經理人,亞洲市場對我國銀行業之重要性可見一斑。

此外,由金管會副局長呂蕙容代表主管機關與會並發表專題演講,研討內容聚焦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與日本等4大金融市場,邀請多位國際法遵專家針對上述各國法令遵循(如防制洗錢與打擊資恐)、監理制度、內稽內控與風險管理等進行分享,讓所有與會者熟悉海外當地金融法令規範,強化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的法遵意識,從而以法遵掛帥的新文化來落實。亦藉此與其他亞洲國家銀行業者雙向交流互動之良機,有助促進雙邊銀行業相互了解與合作默契。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理事長呂桔誠開幕致詞時表示,我國銀行業者深耕海外布局多年,尤在亞洲市場開拓的分支機構更是全球之最,甚至成為國銀擴張其他海外市場的重要基地。

一秉我國對重建金融法遵之精神,第二場法遵研討會前進具亞洲金融中心地位的香港,再度向國際金融界公開宣示,我國政府與銀行業並肩努力的決心,持續來提升海外分支機構法令遵循與內控內稽專業能力,形塑我國金融法遵新文化,以重振我國銀行業的國際聲譽。

「防洗錢、反資恐」困難度大增

呂桔誠直言,隨著資訊與通信科技(ICT)與金融科技(FinTech)的日新月異,國際間網路攻擊、洗錢等新興金融犯罪手法層出不窮,無疑都是對金融市場秩序的一大挑戰。為此,不論是歐美或亞太地區,防制洗錢與打擊資恐(AML/CFT)儼然已是國際重要議題,對於杜絕網路與跨境的不法交易,全球皆不遺餘力,然而各國法遵制度存有差異,使得銀行業在法令遵循與資訊安全挑戰與日俱增,並大幅提高「防洗錢、反資恐」的困難度,不再是僅僅去做到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 KYC)就足夠,還必須更進一步深入了解交易內容(understand the transactions)。

另一方面,我國銀行業應更重視法遵與內稽內控職能的重要性,對此,金管會也積極協助國銀提升防制洗錢標準,遵循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小組(FATF)所制訂的40項建議,重新制訂相關規範,行政院更在今年3月召集各界專業人士,跨部會成立「洗錢防制辦公室」,統籌國內反洗錢政策方針和執行風險評估,不讓防制洗錢流於形式口號。

最近,他也感受到許多國銀對法遵已提高關注,強調除了設立專職法遵主管職務外,其不得兼任其他業務主管,避免職務行使發生衝突,才能確保國銀海外分支機構落實法遵,提到我國即將在2018年接受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PG)第三輪相互評鑑,對此他共勉說道:「希望屆時你我都準備好了!」

運用新興科技因應法遵環境變化

其實早在2005年,呂桔誠首次出任臺銀董事長時,即深刻體認法遵比獲利更為重要,始著手建立從上到下的法遵文化,讓臺銀成為國內銀行界最早有專職法遵人員制度的銀行。他更堅信,未來公眾媒體將不再只著眼銀行獲利,法遵反而會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並引述一句台灣話:「免錢的最貴!」不以僥倖心態規避應落實的法遵,否則可能付出更難以估計的代價,現在若不做,以後會後悔,這是所有國銀都必須共同面對的。

放眼未來,國際法遵趨勢只會更嚴峻、不會寬鬆,網路科技發展帶來更進步的金融環境,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必然伴隨新型態的金融犯罪態樣。他以緊鄰我國的香港為例,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不久前成立了「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積極擘劃網路防衛計畫,致力推廣與提升網路安全。因此,如何運用新興科技提升銀行因應法遵環境變化,已是全球金融業另一數位新顯學。

呂桔誠也提到,我國銀行業應建置完備的資訊軟硬體設備,加速倚重資訊科技整合、分析資料,強化風險偵查效能(risk detection efficiency);在人才培育方面,除了培育專業法令遵循、資訊安全人員外,亦須持續提供與時俱進的教育訓練,協助從業人員吸收新知,並提升對法令遵循、資訊安全風險的敏感度與防範能力。

建立國銀對法遵自律機制意識與行動

對於國銀海內外法遵主管對此次研討會的熱烈響應,他重申,法遵研討會舉辦目的有三:第一,邀集國銀海內外法遵主管與相關人員共同研討,只是一個新階段開始,有助建立集體自律機制意識與行動。第二,藉此讓國銀海內外法遵主管與相關人員彼此有更多互動,提供一個意見、知識、經驗交流與分享的平台,並可將最新資訊帶回給總行。第三,向國際金融界展現我國政府、主管機關、金融機構、銀行從業人員對法遵議題之重視的共同承諾(joint commitment)。

最後,呂桔誠語重心長的期許,銀行是很重要的產業,不單是管理全民的龐大資產,對於發展我國實體經濟更扮演關鍵角色,我們必須做為社會大眾的表率,遵循誠信經營原則,落實法遵與建立良好企業文化,不但可以降低違法的風險,更可保障企業的品牌聲譽,有助於銀行邁向永續經營之路,這是相當值得國銀投入的。

面對全球金融監理益趨嚴謹,我們都要不斷與國際趨勢接軌,扭轉對法遵的傳統思維,使法令遵循、資訊安全運作更為精進,經營更具效率、透明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