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
台灣金融研訓院定義CFP/AFP訓練新價值
提升專業與跨領域整合力 理財服務再進化
面對金融科技的高速發展,理財規劃服務朝向更專業化的顧問式服務,預期未來各金融機構都將積極爭取跨領域通才。
在金融科技(FinTech)與大數據應用的熱潮下,帶動機器人理財異軍突起,一場人與機器的金融服務競逐正在上演,專家認為,金融服務更重要的仍是「以人為本」,而滿足人性真實需求與感受的服務模式,才能取得民眾的最終信賴,因此提升專業層次,將是理財服務再進化的下一步。
雖然目前外界高度聚焦AI人工智慧、機器人理財的發展,但大家也慢慢發現,金融科技就是要讓金融服務能夠有更好的品質,如同醫生有了超音波、斷層掃描等科技輔助,讓病人獲得更好的治療品質。
未來,經由金融監理與市場運作汰換後,金融服務的形式將逐漸邁向虛實整合,由具有多元職能的專業人才結合科技輔助來服務客戶,僅具有單一專業的金融從業人員將恐不足以回應市場的需求。
CFP®與AFP認證被視為理財服務再進化最高榮譽
也就是,金融科技雖可有效提升服務效率,但以人為本為前提的金融服務,除講求便利性與時效性外,與客戶的互動關係、情感溫度,以及風險認知、法律遵循、專業諮詢、職業道德等要求也越來越高,也因此預期金融相關的國際認證也會越來越熱門。
現階段,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與理財規劃顧問(AFP)等認證被視為理財服務再進化的最高榮譽,金融機構與所屬的從業人員紛紛積極投入取得這樣的認證,提升專業能力與跨領域整合服務,以因應未來金融市場發展多維式服務的新型態。
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FPAT)於6月24日舉行「2017年會員大會暨CFP®與AFP授證儀式」,此次通過嚴謹的4E(教育訓練、專業測驗、工作經驗、紀律道德)國際認證標準取得AFP專業認證共有28位,取得CFP國際認證則共有136位,目前國內僅有1,470人取得CFP認證,433人取得AFP。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國際認證是並非僅須通過測驗而已,還必須先於FPAT認可之專業教育訓練機構進行6個模組、240小時的課程,除此之外,亦須取得3年認可的相關工作經驗(測驗合格的前10年內或後5年內),才得以符合授證資格。如此嚴謹扎實的訓練與測驗,讓CFP位列國際間最具權威的職業資格證書之一。
台灣金融研訓院為FPAT授權專業教育訓練機構
為協助金融從業人員通過CFP/AFP的專業認證,台灣金融研訓院(TABF)相當早就取得FPAT授權為「專業教育訓練機構」,提供相關訓練服務。不僅以全「心」經營模式,堅持給學員最好的訓練品質,讓CFP/AFP不只是一項測驗認證,更是同業實務交流的平台。而完善的輔導機制也讓測驗結果捷報頻傳,合格率更是強勢領導市場,最近一次3月測驗的AFP合格率為79.66%、CFP®合格率為70.59%,與市場平均約5成的合格率相比,高出20個百分點之多。
如此履創佳績的品質保證下,更有金融機構委託TABF針對內部同仁開設專班,合格率也相當亮眼,同時力求訓練服務更精進,將續於今年7月出版CFP/AFP測驗專書。持續協助金融從業人員因應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展現傑出的生產力、穩定率及最佳的客戶滿意度,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創造更美好的社會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