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

歐美銀行布局趨勢

積極卡位柬埔寨 調整印度資源配置
撰文:張凱君

歐美與東南亞諸國接觸的時間甚早尤其是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積極協助建立戰後東南亞體制且在菲新加坡等地都曾設有軍事基地如此前瞻布局有何值得我國借鏡之處本文提出分析觀點

著東協經濟共同體於20151231日正式誕生東協各國的金融服務整合成為重要的基礎建設因應隨之而來的合作與競爭機會不少東協國家均設法引導國內銀行整併以催生具區域競爭力的金融機構如菲律賓大幅度放寬外資銀行限制准入方式包括設立分行併購當地銀行由原先60上限擴大為外資銀可100持股以及設立全資子行

菲律賓政府對於外資銀行與本地銀行並無法規限制差異但由於外資銀行據點數量有限儘管法規並未限制外資銀行之業務在消費金融業務上當地銀行較具備壟斷性優勢外資銀行主要仍以企金客戶為主加上優質的消金客戶聯貸與其他同業交易等獲利來源及發展空間不如當地銀行囿於地緣關係前進東南亞諸國的外資金融業者仍以東協國家或其他亞洲地區銀行為主歐美銀行僅占少數詳見表1

柬埔寨政經穩定,對外資開放

身為東協新興市場會員國成員的柬埔寨由於政經情勢漸趨穩定青壯年勞動力充沛對外資持開放態度加上享有區域內的關稅優惠以及未開發國家優惠措施等誘因外資銀行在柬埔寨布局相當積極此外由於柬埔寨可使用美元交易規避換匯風險成為吸引外資銀行進入的極大誘因歐美的銀行業者亦開始在柬埔寨建立據點2016年加拿大銀行以併購方式進入柬埔寨金融業後法國第2大銀行BRED獲准於20173月在柬埔寨開設分行成為首間在柬埔寨開設分行的歐洲銀行

與東協諸國相比南亞各國的經濟整合程度相對較低部分乃肇因於該區域2大主要國家——印度與巴基斯坦長年為爭奪喀什米爾而不睦事實上2國連同南亞第3大國孟加拉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同為英國殖民地文化與貿易關係密切擁有相互流通的貨幣但在脫離英國獨立後即分道揚鑣直至21世紀才藉由南亞自由貿易協定SAFTA的建立重新開啟連結

歐美的金融業者對於南亞第1大國印度著力甚深截至201612印度共有42家外資銀行其中以美國的4家銀行居首與澳洲南韓並列但以分行數量來看則以英商渣打銀行居冠詳見表2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印度銀行業壞帳環境惡化加上歐美金融監理成本升高等因素2016年蘇格蘭皇家銀行關閉10個分行花旗集團計畫關閉10的分行渣打銀行則關閉股票投資的相關業務

東南亞銀行業競爭加劇

總結來說2010年至2014東南亞新興市場銀行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平均在1018之間其中以印尼馬來西亞與菲律賓表現較佳但近年來因東南亞各國逐漸開放外國銀行進入當地市場且當地銀行市占率開始上升造成競爭加劇導致東南亞銀行業的獲利績效呈現下降的趨勢

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風暴後銀行業監理日趨嚴格法遵成本增加加上東南亞的人力成本日漸升高致使部分東南亞國家銀行業之平均成本占收入之比率亦呈上升趨勢因獲利績效不如預期歐美銀行業者不得不重新評估關於東南亞新興市場的資源配置是否有減少的必要

除此之外部分東南亞國家政局動盪造成資本流出貨幣貶值外加預期中國經濟成長趨緩的影響都會形成歐美銀行撤離亞洲新興市場的推力不過隨著時移勢易某一區域的金融發展也會呈現消長起伏即使歐美的國際型金融機構有減少其在亞洲業務與資源配置的傾向但此一趨勢是否持續與亞洲政經情勢的變易高度相關仍然值得密切關注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