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

謝金河開講全球經濟趨勢與投資策略

跟上全球新經濟及減稅潮 找回台灣競爭力
採訪、撰文:鄭曉雯

台北大學經濟學系系友會知識沙龍615日在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行邀請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演講2017年全球經濟趨勢與投資策略」。本文是謝金河精彩的演講內容

近一段時間台灣社會非常苦悶而很多經濟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我的演講將會從美國聯準會Fed614日宣布再升息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哪些影響在新科技的路上又會產生什麼變化以及台灣未來的路到底怎麼走3大重點來看投資趨勢的改變

Fed升息將翻轉9年牛市

2008年金融海嘯至今美國聯準會資產約8,000億美元201410月停止QE量化寬鬆政策後資產規模高達4.5兆美元是從2.4兆美元政府公債 1.7兆美元MBS不動產抵押證券不斷印鈔票增貸而來造就了全球股市經歷了9年大牛市

投資人關心的VIX恐慌指數在6月上旬達到23年以來的新低是指市場投資信心達到最高點不過這樣的信心還會存在多久Fed升息縮表後將翻轉過去9年市場氛圍各國央行也會開始採取行動

過去9各國央行在市場不斷撒錢全球股市漲幅驚人陸續接近創新高點美國道瓊指數從金融海嘯到現在漲了230.6%Nasdaq漲了401.11%Nasdaq 100更是漲了478.85%可見Apple這類大型公司漲幅更驚人

歐洲市場雖然有黑天鵝危機但德國股市漲了260%仍持續上漲中展現經濟發展的強度英國經濟問題多股市漲幅略小119.57%

東協國家中印度漲幅308.12%印尼439.39%泰國333.94%菲律賓382.96%只有馬來西亞比較溫和只漲126.65%是漲幅力道最強的東北亞股市表現相對疲弱日本南韓香港都只漲了1倍多其中中國上證還逆向而行台股在全球漲幅屬後段班是跟進補漲

亞洲貨幣走勢也是2017年下半年觀察重點其中新台幣在2016年以強勢貨幣姿態展現2017年上半年繼續升值7.13%幅度都比韓元日圓來得高為什麼新台幣持續強勢和央行總裁彭淮南干預力道減弱有關


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後就因為台灣具有對美貿易順差逾200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占GDP3%以上」、「新增外匯存底占GDP2%以上」,列入匯率操控國觀察名單中因此彭總裁習慣拉尾盤干預的手就被川普綁住不過新台幣持續升值會影響上市公司財務操作匯損出現也陸續反映在上半年的股價中

全世界的股市債市目前處在美好的高檔區唯獨擔心不知何時泡沫會破裂因此各國政府都小心因應慢慢把放出去的資金收回投資人最好也步步為營多觀察新變化梳理新思維

未來世界由科技巨擘主導

新科技的變化牽動新金融的局勢甚至更為重要金融海嘯前投資機構高盛認為金磚4BRICS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是帶動21世紀經濟成長最大的力量不過10幾年過去全球前30大經濟體GDP排行榜中美國仍是第1中國緊追在後

在網路發展的推助下未來的世界將由美國前5大科技公司FAAMGFacebookAppleAmazonMicrosoftGoogle用領銜的科技創新世界再加上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韓國的三星台灣的台積電以及NvidiaTeslaNetflixAvog10幾家公司將會領導全世界

FAAMG5家公司的市值都富可敵國Apple超越荷蘭土耳其微軟超過阿根廷台灣排名第6的阿里巴巴超越馬來西亞詳見表

阿里巴巴主席馬雲曾經說數據是水網路是土壤未來企業或國家不會使用數據賺錢就會滅亡。」而他有信心20年後全球第5大經濟體是阿里巴巴將僅次於美國中國歐洲和日本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把公司當國家經營的大夢想吸引更多投資人

新科技趨勢中PC到網路的浪潮中大型公司的轉折值得留意像是微軟和英特爾都曾經稱霸但在硬體製造上台積電表現超越英特爾軟體業者中微軟一度受蘋果谷歌競爭影響股價重挫直到重用印度裔執行長Satya Nadella改造有成股價不但回升還創下72美元新高點

科技創新產業中亞馬遜靠不斷創新來穩居市場龍頭做電動車的Telsa雖是2016年才被注目的後起之秀公司報表這2年也都虧損但是電動車對未來生活型態影響甚鉅值得長期關注

現在人人都在用的臉書已經是新媒體的霸主每個人都在幫它創造內容這間公司沒有稿費支出還可以一直收取每年上千萬美元的廣告費用讓很多傳統媒體報紙雜誌的經營越來越困難這些都是新科技會不斷創造的變化

目前台灣市值前5大上市公司唯一能夠和世界級公司平起平坐只有台積電其他有待努力不過其中大立光的角色非常重要這間股本63億元公司市值有6,000多億元是創造價值的重要代表台灣的手機相機光學模組一定會欣欣向榮因為每隻手機都有2顆相機光學模組將來汽車自動駕駛時代一輛汽車最少用到36顆相機光學模組是光學模組產業應用的絕佳機會大立光是光學產業龍頭長期有很大發展空間

聽說有一對約60多歲的夫妻1980年代大立光創立時是投資400多萬元的原始股東股票一張都沒賣現在身價有400多億元這就是長期投資的價值

今年台股最大的優勢是外資不斷匯入20175月底為止外資湧入284億美元到亞洲其中台股83億美元南韓78.17億美元印度76.86億美元外資持有台股新台幣13兆元39.57%創下歷史新高

2017年上市櫃公司股息一共發了1.27兆元台積電發現金股息1,814.4億元被外資拿走1,454.4億元鴻海股息外資拿走417億元台塑三寶現金股息外資拿走346億元5大個股外資一共拿走2,219億元對台灣投資人來說有點可惜

台灣需要的經濟戰略

全球正在追逐新經濟的奔馳中台灣究竟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政府顯然無感今年實施的一例一休勞工政策反把企業雙手綑綁住當世界都在談新經濟時政府做的說的都還是跟舊經濟有關是很可惜的做法台灣究竟該怎麼辦下列3個方向提供給台灣政府調整戰略

1調整內資外資稅負差距讓資金回流

台灣在2012年後股利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稅兩稅合一扣抵減半所得稅本國富人繳交最高稅率變成45%但是外資可以採取分離課稅稅率僅20%這麼大的稅率讓有錢人想盡辦法把錢匯到國外變成外資後再回到台灣製造更多稅負上的不公平

這也導致台灣的錢都在國外從統計上發現台灣金融帳連續27季淨流出資金外流態勢持續增長唯獨2009年前總統馬英九調降遺贈稅時外流金額減少目前在外流通累積相當新台幣9.1兆元川普對於美國流通在外的資金要用10%的低稅率吸引資金回流而蔡英文總統要如何號召9.1兆資金挹注台灣經濟活水上任超過1年還沒有看到任何方案

2、用財稅政策取代貨幣政策

過去10幾年各國央行用貨幣政策透過買債方式去創造貨幣效果這樣的方式已經走到尾聲進而將用財政政策取代貨幣政策很多國家都開始採取減稅手段來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

川普就公開在推特上表示減稅是啟動企業的馬達幫助企業展現競爭力甚至創造就業機會由此可見減稅變成潮流

3、政治人物要有稅改思維

台灣現行稅率有很多可以調整空間像是先取消前財政部長張盛和訂出的富人稅」,把稅率調整回到原點取消兩稅合一股利所得完全分離課稅20%為基準企業營所稅從35%降到15%

不過政府提出了11個稅改版本邀請許多專家學者來談兩稅合一訂定分離課稅稅率光是開會討論都會很耗時費力稅改要全面思考並且不再重蹈一例一休覆轍台灣的經濟發展才會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