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

新興亞洲金融商機 大數據來解密

採訪、撰文:薛雅菁

新興經濟體GDP成長超過已開發經濟體讓全球掀起一股新興亞洲淘金熱到底市場趨勢在哪裡而風起雲湧的新興亞洲資本市場有哪些投資機會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大數據解密新興亞洲金融商機研討會」,讓大數據告訴你

興亞洲成長力道到底有多強2016東協經濟體名目GDP已成長至2.55兆美元全球排名第6僅次於美國中國大陸日本德國與英國根據IMF的預測2022年將上升到第4從人口紅利經濟成長動能財富累積等各方面來看有無可限量的發展機會遂成為已開發國家搶攻進軍的焦點而台灣也不例外

然而在如此高度成長的經濟體下其金融覆蓋率相對偏低加上東協較歡迎外資金融業者顯示當地金融仍有很大成長空間這是台灣金融業的機會尤其是台灣因為嚴重儲蓄過度整體金融體系存款達到新台幣40兆元但銀行貸放出去的金額卻不到30兆元若能將台灣超額供給的資金引導到資金需求強勁的東南亞市場則過剩的資金就能產生不同的價值大大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紓解台灣過度儲蓄的問題

東協不管是當地政府或是企業對於資金都有高度需求根據金融市場平台Dealogic的資料顯示2010年到2016東協政府與企業共募集7,400美元債券6,100美元聯貸以及1,770美元股票以資金用途來看東協聯貸的資金用途約有6成主要用於還債併購與專案融資

進一步分析東協專案融資主辦行國別其中日資銀行最活絡在東協專案融資的參與率達25%,中國因一帶一路的影響也有11%,至於台灣僅有0.5%。預估從20182022年東協政府及企業即將到期債務將達5,855億美元若台灣金融業能盡速布局即能搶攻聯貸商機

專案融資鎖定基礎建設或發電

台灣若要進軍新興亞洲的專案融資建議以基礎建設或是發電為主軸東協各國實際開發程度往往出人意表根據Dealogic與世界銀行的世界發展指標資料顯示目前東協國家的專案融資性質接近一半的比率是為了滿足電力需求其中以汶萊和寮國為主至於印尼則僅有61的人口可以使用衛生設備因此急需做基礎建設

鑒於東協基礎建設項目商機不斷成長建議金融業可以擴大東協基礎建設融資專案近年來由於我國政府編列公共工程預算有限導致公共工程市場規模無法大幅成長反觀國外新興國家基礎建設及一帶一路等相關工程將陸續啟動商機龐大預料將成為全球公共工程市場中最閃亮的明日之星更是我國廠商不可忽視的藍海市場

台商前進東協也面臨不少挑戰舉例來說規模不大海外工程實績少導致無法參與競標再者自有資金不足所需工程保證函取得困難若再加上當地保護主義盛行風險不易評估再加上缺乏人脈的情況下可謂是進入障礙重重

建議台商可以透過駐外單位搜集各國公共工程標案訊息並與當地業者合作或是成為得標廠商的下游原料或技術的供應者共同承攬海外公共工程此外也建議善用外交援贈計畫協助廠商爭取相關公共工程在資金方面則可以透過聯貸平台機制即時取得廠商承攬海外營建工程所需融資或保證等金融服務

併購聯手當地夥伴借力使力

為掌握金融契機併購已成為前進新興亞洲的捷徑以東協目前位居全球第6大經濟體而言2015年的併購總金額竟然不到900億美元預估未來將會有不少併購案目前東協大型併購案包括星獅集團Fraser&Neave生力集團San MiguelSM控股SM Prime普洛斯Global Logistic properties以菲律賓最大公司生力集團為例2000年迄今已進行數10件併購交易進行企業轉型並擴展石油電力和基礎建設事業規模

在東協併購方式上台灣企業或金融業應採取與當地公司投資銀行或私募基金合作組成1支天龍特攻隊The A-Team各自發揮最擅長之處加速成功機率私募基金在台灣也有不少成功案例與當地大型企業私募基金或投資銀行合作不但可以開發案源與業務量且透過私募基金投資銀行會的介紹或推薦合適的參股併購標的還可以發揮主場優勢並分散風險

台灣對於東協的了解並不完全透徹除了當地保護主義外許多市場資訊也不夠清楚進行跨國併購時須考量的當地政府法規事項以台塑的越鋼事件為例是越南史上最大外商投資案但在建廠過程遭遇不少瓶頸如排華暴動發生汙染事件等單打獨鬥增添不少風險

前進東協絕對不要千山我獨行」,採取強壓地頭蛇的作法必須入境隨俗最好是尋找當地夥伴才能借力使力降低資訊財務不透明等風險

政府除了鼓勵企業前進東協外也應該提供精準有效的市場資訊並簡化審核程序以專案審核海外投資併購案協助業者透過併購壯大事業體走出台灣邁向國際

金融科技掌握6大投資趨勢

在新興亞洲FinTech發展趨勢與商機方面由於缺乏大型的投資案件相較往年2017年第1季亞洲地區FinTech投資金額明顯下降不過亞太區與其他歐美地區仍具有投資前景例如美國SoFi知名P2P學貸新創公司預計將最新一輪募資金額致力於擴展亞洲與澳洲的市場版圖

以往主導亞洲FinTech區域投資主要是中國大陸與印度2017年第1季亞洲前10大金融科技投資上述2國僅占了4顯示中國與印度之外的地區也逐漸受到矚目例如FinTech生態圈健全的新加坡或是後起之秀日本韓國與澳洲也逐漸進入前10大名單

中國大陸FinTech投資在今年第1季投資金額大幅下降尤其是VC投資明顯趨緩進一步分析由於近來爆發多起P2P詐騙案主管機關針對互聯網金融及P2P借貸公告相關法令限制讓投資者重新評估在中國金融科技的投資預估未來FinTech公司重新調整適應新法並建立商業模式後可望提升投資意願

對於印度FinTech的投資仍以支付和借貸2大類型為主,但隨著AI與區塊鏈在金融機構進行概念驗證有了初步的成果,再加上印度政府預計鬆綁相關法規,將會帶動下一波保險科技(InsurTech)發展。

2015年全球投資金融科技達470億美元創下歷史高峰,到了2016年投資FinTech的成長趨緩。整體來說, 全球FinTech前景仍朝向樂觀,但已進入到冷靜期。在2017年下半年亞洲金融科技投資趨勢包括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分析與Open data、支付、監管科技以及保險科技,慎選好的投資標的,才能搭上成長列車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