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
天和鮮物從產地到餐桌 一條龍提供好食材
天和鮮物發展出「一條龍式」的營運模式,從安心生產製作、原物料來源透明清楚、有機無毒食材製作,並且開設餐廳提供最直接體驗。近年來也積極和通路合作,希望能夠把好的食材帶給更多人享用。
要做出真的自己都敢吃的農產品,做越大,一定賠越多,因為環境變化和科技不斷進步,投入的資金和心血就越多。」天和鮮物創辦人劉天和在接受專訪時,開門見山的說,從工業轉戰農業邁入第14年,至今還沒有轉虧為盈。
膚色略黑、身材精實,看起來精神奕奕的劉天和,今年66歲,很難與「前後開了8次手術,在鬼門關前走過一遭的大腸癌患者」聯想在一起。正因為曾經失去健康,讓他毅然決定要在人生下半場,做出能夠對社會、環境有益的事情。
劉天和是台中大安人,從小在海邊長大,國小畢業,長大後隻身到台北奮鬥,從冷凍空調學徒做起。1980年代,事業規模逐漸擴大,從工程公司涉足到從事半導體及光電大廠製程規劃,並將空調設備專長轉型應用到廢氣處理管路製程,因此像是聯電、鴻海、友達、群創都是他的客戶。搭上「竹科」發展列車,因此快速致富。
罹癌後決定投入無毒魚養殖
不過,1998年,正值壯年的劉天和,發現自己罹患大腸癌,8次手術處理腫瘤後,成了沒有大腸、無法消化一般肉類的病人,只能夠食用好消化的魚肉作為蛋白質來源,因此他也開始對於水產產生研究興趣,卻發現台灣是養殖大國,但幾乎找不到一條純淨無汙染的海魚。因此開啟了「一定要養出讓所有人都可以安心食用的魚」的念頭,而從澎湖的海水養殖漁場,開啟了天和鮮物的營運之路。
從工業跨領域到農業,劉天和苦笑說:「10幾年了都還是用工業賺到的錢在養農業。」回想當初決定要涉足水產時,曾經想過要做出可以永續經營的事業。因為過去20多年,經營工業設備,發現產品都有生命週期,要不斷精進技術,推出新產品來符合客戶需求,不然就會被市場淘汰。但是,做了農產品,才知道食材都是活的,沒有生命週期,只要好好做就可以源源不絕。因此在開創之初,就決定要不惜重本,做出最好的。
劉天和走訪台灣各地水產養殖場,發現要找到無汙染的海水養殖場,只能夠去外島。選定澎湖後,當地已有4家養殖業者,漁場設在近海,就只有天和的漁場設在外海5公里遠,希望用最天然的環境養出純淨無毒的好魚。
看天吃飯,是最大的挑戰。劉天和分析,儘管他們也用了各種水產養殖科技設備,系統化替魚隻進行生長管理,但是最怕的就是天災,尤其台灣每年夏季有颱風,強風巨浪順勢帶走辛苦養大的魚隻。更怕強颱過後,從本島順著水流夾帶大量漂流物,撞壞了漁網,許多魚隻趁機回歸自由海域。
還有近年來氣候異常,像是2016年的百年寒害肆虐,讓面積高達25公頃的天和海洋漁場中逾40萬尾魚全被凍死,只剩2尾,投入數億元的心血都化為烏有。
「一隻龍膽石斑要養10個月,才長得夠大,超過2斤重,可以拿去販售,但是受限於環境和人力,產量規模很難大幅擴張,」劉天和說,天然漁場的工作環境比起養殖漁場來得辛苦,要曬烈日,要出海,就算出了高薪,都還找不到人。再加上現在勞動法規擬定「一例一休」的規定,都讓人力成本越來越高。
13年前便推動水產生產履歷
正因為漁場投入和收入不成比例,天和鮮物從水產養殖轉向投入畜產和蔬果契作,像是在雲林利用天然原料來飼養畜產,先後投入設置海藻雞、海藻豬生機牧場;而在嘉義縣中埔鄉及澎湖縣西嶼鄉設置天和綠色農場,打造無汙染的環境,用現代化管理來生產無毒的高品質蔬果。
「作吃的,一定要用最嚴格的態度。」劉天和說,台灣經歷多次食安風暴,喚起了民眾對食材品質要求,但也鬆動對於食品生產者的信任,因此會用放大鏡檢視生產者的品管與態度。許多食品業者在法規和民情的推動下,被動的改變生產製程。但是天和鮮物在創辦之初,就是要求品質至上,為了做出和傳統業者的區隔,主動扮演提升品質的推動者。
為了讓消費者可以確實了解天和鮮物從養殖到販售每一個環節的用心,早在2004年開始就加入推動水產的生產履歷,打造出第1條有身分證的健康魚。只要輸入魚隻外包裝上的QRCode,就能夠查詢從魚苗開始的飼養紀錄,包括分門別類的詳細記載食用的飼料、飼養環境、育成過程、氣候水溫、健康管理、加工及配送等所有資料,讓消費者在購買與食用時更加放心。
2015年時,產銷履歷的技術也隨著網路科技升級,推出「食材履歷擴增實境(AR)互動計畫」,只要掃描QR Code載點下載App,在天和鮮物的產品包裝上掃描,就能看得到食材來源資訊,真正感受到從產地到餐桌的安心過程。
「一條龍」營運推廣無毒食材
天和鮮物在這10多年來逐漸發展出「一條龍式」的營運模式,從安心生產製作、原物料來源透明清楚、有機無毒食材製作,並且開設餐廳提供最直接體驗。近年來也積極和通路合作,希望能夠把好的食材帶給更多人享用。
「只有我們能夠做出從還沒有出生,到離開人世前都能夠安心吃的好食材。」劉天和發現,現代人重視營養也重視美食,尤其像他自己身為銀髮一族,覺得年長者要過得有尊嚴、健康、快樂,就要善待自己,因此開發出可以讓銀髮族自己方便調理,又具備安心營養的銀髮調理食品,像是魚湯料理包、粥品等,還獲選農委會2016年銀髮友善食品產品獎。
今年,天和鮮物更將產品研發觸角推向對於營養有高度需求的母嬰食品,研發出「食養1,000天‧母嬰餐食」系列產品,讓女性在孕期、產後月子調理、哺乳,到寶寶副食品都能夠享用健康便利、經濟實惠的冷凍調理食品及生鮮食材。
天和鮮物在2016年開始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從新零售精神開啟了「有機超市便利化」、「有機概念生活化」的合作模式,目前已有200多家門市導入天和安心食材。此外,在人口密集的都會區,開設5家直接提供現做料理的「複合店」,讓更多民眾有機會能夠在家巷口就能享用有機好食材。
「目前5家店合作模式,都受到當地消費者的高度肯定,我們希望營運規模能夠藉此再跨一大步。」而有了超商便利生活的新革命列車,劉天和致力推廣的無毒有機好食材,傳遞友善環境、永續經營的正念,也能夠因此走入大街小巷,深入你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