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

崇越董座郭智輝 以科技思維翻轉飲食文化

採訪、撰文:李于宏

縱橫半導體產業逾30載的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2013年以新手之姿投入農漁業成立安永鮮物」,立志扭轉台灣飲食文化從重視Technology轉向Art」,並將台灣打造成亞洲食尚中心

64歲的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有著那個年代少見的高大身軀說話聲如洪鐘中氣十足完全不像已過耳順之年談及創辦安永鮮物的起心動念」,他笑說:「達賴喇嘛曾對台灣人下個Comment注解年輕時候為賺錢犧牲健康年老時為了活不惜花大錢換健康。」讓他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沒有健康有再多錢也沒用

郭智輝指出隨著都市化程度提高人類生活型態也出現改變由於工作人口增加現在外食人口高達50%,「未來可能趨近70%。」然而近來食安問題日益嚴重如何讓人吃得安心吃得健康成為重要課題因此他決定涉入農漁業致力食材的加工製造與行銷

從食安出發不使用人工添加劑

我們超市裡賣的或是餐廳裡的熟食都秉持一個理念就是不使用人工添加物對人體沒有負擔。」郭智輝說現代人吃太多人工調味料裡面含有許多抗生素,「這也是為何台灣人大腸癌洗腎特別多的原因。」

此外郭智輝說根據統計台灣人平均餘命80.3跟北歐差不多但在人生的last mile」,台灣人臥床期間長達7北歐僅24個星期顯見在維持身體健康這一塊台灣人還有許多觀念待培養。「要活得健康3個要素運動睡眠我投入了吃與運動。」

不過安永鮮物成立3年多來郭智輝坦言目前仍在Working hard階段由於安永鮮物的產品不使用化學添加物加工程序嚴謹成本較高售價相對也較高,「我的東西健康好吃但對身體原本就很健康的人來說沒有立顯效果。」

這就像錦衣夜行』,衣服雖然很漂亮但黑暗中沒有人看得出來。」因此郭智輝決定調整策略鎖定亞健康族群亦即身體可能有些狀況但還不到吃藥階段的人透過飲食運動調整改善體質,「這類人比較重視健康因此會有較高的意願來買我們的產品

安永鮮物的下個目標就是要讓在家料理變成一件容易的事郭智輝說現代人生活忙碌沒時間在家烹調即使家庭主婦有心做菜但往往是做菜3050分鐘用餐時間10分鐘因此他未來將致力於食材的二次加工研發即食料理ready to eatready to cook」,所有人都能享受用餐時間

人工智慧優化生產流程放眼全球

郭智輝心中擘畫的農漁產業王國遠遠不僅於此,「我考量的是全球戰略。」他表示全世界水產市場產值達43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3,000億元台灣本地水產市場大概僅1,000億元但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台灣安永鮮物有技術優勢足以發展全球市場關鍵就在於自動化程度非常高

郭智輝說水產畜產必須就源處理」,才能維持鮮度不過農漁業屬勞力密集產業現在越來越少人願意投入因此必須轉為自動化透過人工智慧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產能大量生產就能降低成本

我們高雄彌陀漁港的工廠自動化程度已到75%,希望2年後能達到95%。」郭智輝說未來若要處理印度洋南海印度海域的漁獲必須到東南亞國家設廠,「我們的自動化程度高生產上就有優勢。」

打造台灣成為亞洲時尚美食中心

郭智輝還有一個夢想,就是將台灣打造成亞洲的時尚美食中心,為此他甚至成立管理顧問公司,幫台灣餐廳申請米其林認證。「我希望幫台灣建立300家米其林星級餐廳。」他說,申請米其林認證需要限定食材,安永鮮物的食材品質,完全符合米其林餐廳的要求。

另外,郭智輝也想幫助台灣廚師「技術藝術化」,「現在飲食文化已經不是強調Technology,而是Art。」過去台灣推夜市文化,一份小吃150元,「但米其林一星餐廳的餐點是100美元。」若想吸引有錢人來台灣消費,高檔美食餐廳就是關鍵。

郭智輝舉心理學大師Maslow的需求層級理論為例:隨著經濟能力變好,基本生活需求被滿足後,人會追求更高層次的滿足。原本吃飯是為了過活,但口袋有錢後,上餐廳欣賞廚師嘔心瀝血做出的料理,則是視覺與味覺的饗宴,「我希望能達到這種良性循環。」

然而,郭智輝坦言,台灣想走到這一步,還需要不少時間,原因在於台灣人過度重視價格。由於長期低薪,民眾收入有限,所以買東西時只考量便宜,卻忽略了食材安全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此外,生鮮業者本身的專業知識不足、稽查單位沒有針對源頭管理,都是導致台灣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的主因。

郭智輝說,市場很多賣海鮮的店家,都會加磷酸鹽作為保水劑,「但磷酸鹽分成食品級與工業級,一般消費者根本無法判斷。」而這些市場小販,對於保水劑的使用也沒有概念,只知道加越多越飽水,海鮮賣相就好,但這些東西吃多了,對人體危害甚大。

「黃昏市場裡活跳跳的蝦,千萬不要買。」郭智輝說,這些蝦看起來新鮮,其實已經泡過福馬林,才能放一整天不腐壞,但福馬林不僅對人體有害,也無法透過快篩檢驗出來。他認為,台灣食品安全的把關,應該要從源頭做起,而非僅是末端管理。

30年的半導體業經驗,郭智輝早已練就相當嚴謹的生產管理技巧,然而台灣食品業的管理嚴謹度卻相當不足,凡事以省錢、便宜為優先,「連魯肉飯漲5元都被罵死,但這5元或許就是強化食安的成本。」這是台灣食品產業供應鏈的嚴重問題。郭智輝打破傳統窠臼的「科技農業」,是否能帶動台灣食品產業的「典範移轉」,社會各界都相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