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

料理國際化 歷史文化底蘊入味是關鍵

採訪、撰文:張舒婷

如何建立台灣美食在國際上的品牌形象不是只靠煎炸的技術歷史和文化底蘊才是重點台灣的美食文化才能更上一層樓

到日本美食首先躍上你腦海的是什麼可能是壽司拉麵壽喜燒等料理談到韓國美食你可能立刻聯想到烤肉泡菜鍋人參雞湯但若談到台灣美食」,你心目中的第一個印象是什麼傳統小吃珍珠奶茶難道沒有更具代表性的嗎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說每當赴國外觀光旅遊時一般人看到Japanese gourmet日式美食Chinese restaurant中國菜餐廳Korean food韓國食物等招牌時心中都會立即有個概念與印象,「雖然你進去後可能會大失所望但至少你大概可以知道這家店是賣什麼的對吧?」

倘若今天國外有一家店 高掛著Taiwanese cuisine台灣料理的招牌經過的消費者會聯想到什麼只怕人人各有臆測卻難有明確與一致的答案

美食文化不只煎

不是只要煎炸這些技術就夠了歷史和文化底蘊才是重點。」梁國源直言:「有了這些台灣的美食文化才能更上一層樓才能建立自己的image形象。」只不過一旦議題涉及社會文化歷史進展等層面通常就顯得複雜許多美食文化的國際化當然也不例外

梁國源認為台灣沒有建立一個在國際間曝光的專屬傳播媒體管道對於推廣美食文化是相當吃虧的就像日本在國外有NHK電視台韓國有阿里郎電視台在海外散播自己國家的語言文化生活風貌推廣國家美食也自然容易許多

至少要portrait描繪出我們的飲食乾淨有序的印象這是吸引人家敢來品嘗的第一步。」反觀台灣連這樣面向國際的電視台都沒有沒有辦法為海外人士建立一個台灣美食的明確形象拉高辨識度

即使不能在國外有台灣專屬的國際電視頻道我們的公共電視台與國際主流的傳媒合作推出相關節目或許也是可以參考的做法之一,「但這個需要我們的主事者有不一樣的高度也要有意願將推廣美食文化做到很大的ambition雄心。」

至於人才培訓方面梁國源指出像是高雄餐旅大學開平餐飲學校等教育機構其實都已經做出一定的口碑但不管是學校的基本教育師徒制的訓練方式都只是奠定60分基本功的階段身為一個廚師或美食餐飲業者必須不斷累積許多新知識與技術這些都不能單靠學校教育或師徒制兩種管道來汲取而是要在熱忱與求知欲的基礎下勤奮不輟的自修

日本飲食因達人文化深植人心

梁國源舉自己最推崇的日式飲食為例它絕對不是只標榜好的食材味道而已,「做到最極致達人文化」,更是核心所在亦是日本和食之所以可以名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因之一

舉例來說日本的壽司發展到後來也衍生出許多不同的流派每一種流派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被譽為日本壽司之神的小野次郎Jiro Ono就是東京灣江戶文化的代表做壽司的師傅除了掌握食材烹調方式外能否明白蘊藏在其中的文化與精神也是關鍵所在

日本對壽司的執著與堅持就在深入了解認同這些精神之中所以壽司能流傳下來並在國外發揚光大1970年代的美國壽司還只是零嘴般的食物現在已經躍升為高檔社交場合必備的高級料理之一

一旦有這種根植於基本文化之下追求極致的決心就一定能做出自己的美食特色日本的茶道也是一例飲茶文化的發源地在中國但將這種文化做到最細緻與講究的是日本使日本的茶道文化印象根植人心

梁國源提到其實抹茶文化崛起之處是在中國卻是在日本獲得保留繼承和發揚光大國際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近期在以抹茶聞名的日本京都宇治市亦開了標榜抹茶風格的分店追求極致做出自己的風格商機自然跟著來推廣自己的美食文化就不會是難題

再舉中國菜當中赫赫有名的滿漢全席大餐為例據傳源於締造清朝盛世被譽為聖君的康熙皇帝舉辦66歲壽宴時為了提倡滿漢一家的精神化解滿漢不睦的心結特意集合滿族漢族雙方飲食特色的菜餚形成巨型筵席後來更成為達官顯貴展現奢華豪氣的象徵輾轉流傳到民間後中國各地還因地制宜變化出不同的材料烹飪方法形成不同菜系的滿漢全席像是晉式鄂式粵式儼然被視為中國菜的經典代表

你做了一系列很豐盛的滿漢全席大餐總該說得出滿漢全席的典故背後的宮廷故事吧?」梁國源認為,「形而下的菜色擺盤等有心的廚師或許都可以學好形而上的歷史底蘊文化精神部分只有自己特別下過功夫的人才能夠心領神會並融入菜色中

在梁國源眼中台灣若有心積極發展出自己的美食文化」,還是有獨特的優勢可以運用除了有多元活潑的華人美食風味之外台灣的水果也一直讓其他地方覺得難望其項背畢竟種植水果需要仰賴當地氣候土壤等條件台灣具備這些天然優勢又有出色的技術才有一流的水果品質迄今也還是深具潛力。「我們的芒果真的很香甜好吃鳳梨更是大勝夏威夷等產地。」

鼎泰豐王品85C成功案例

再者台灣也並不是沒有成功踏上國際舞台的飲食業者比方說鼎泰豐王品集團85C但梁國源感嘆:「這些雖然成功卻都只是個案而已。」

梁國源說東南亞許多國家為了拓展自己的業務或商品常常會在政府主導下組成一個中隊推廣美食也會懂得整合上下游但台灣可能連一個小隊都沒有吧?」

不過往正面思考這些成功走出海外的餐飲個案仍然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啟示梁國源舉鼎泰豐為例鼎泰豐如何建立乾淨有序的印象如何監控品質管理流程也值得其他人參考學習

再舉壽司為例不只是食材口感壽司師傅們一律穿白色制服廚師帽的形象就讓壽司與乾淨整潔畫上等號所以必須先建立這種良好的印象才能吸引人家來吃

推廣台灣美食政府扮市場放大鏡

政府若有意展現推廣台灣美食的決心,梁國源建議,政府應該扮演「市場放大鏡」的角色,建立優質穩定的海外宣傳頻道是一種方式,也可以要求相關單位針對不同的國外市場,提供有用的當地資訊和報告。比方說,駐曼谷、駐仰光代表處可以分別提供對當地市場的研究調查報告,且提出自己研析後的觀點,以及深耕市場的嚴謹建議。

另一個最根本、但台灣政府與業界可能都需要再加強的功夫,則是食品安全議題。梁國源提醒,政府應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徹底落實食品安全履歷,確保食品來源、品質沒有疑慮,並嚴格要求企業落實社會企業責任(CSR)報告。除了寫洋洋灑灑的報告外,還要嚴格監督企業是否遵照報告來執行CSR?對於說一套做一套的業者,應有明確的罰則。

至於台灣美食力拚國際化的路程中,金融業者可以扮演什麼角色?梁國源認為,其實這仍與政策的鼓勵與帶動有關,例如提供相關的政策專案,鼓勵業者投資。當然,台灣的金融業者還是可以自行找尋機會所在。比方說,有海外分行的,可以請海外團隊研究一下,當地哪裡有機會形成台灣美食聚落?這裡面是否有提供貸款的機會?之後再進一步研究收益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