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

滿足「消費至上」的新世代需求

金融科技搶個人理財市場 從幫忙做預算開始
撰文:黃庭瑄

金融科技除了簡化支付和交易流程,許多新創公司開始利用科技幫忙理財,然而,到底該如何開始引導建立理財觀念,建議先從了解不同客群的個人化消費行為與需求做起。

美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過去幾年有許多App設計理念是幫助家庭理財,尤其是收入不穩定、不確定性高,但仍想嘗試儲蓄的家庭。2015聯邦調查顯示,12%的對象今年和去年同一月份比較起來,收入有一些波動,另外20%認為收入隨月份有較大的高低起伏;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從2012至2015年對客戶收入穩定度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人每月收入起伏大於30%,而低收入客戶則是75%。

《財務日記—美國家庭如何處理不確定性》(The Financial Diaries: How American Families Cope in a World of Uncertainty)書中曾提到,根據235戶中低收入家庭的調查,每年有5個月會超過或低於平均25%,顯示財務穩定性對許多家庭來說深具影響。雖然金融機構在美國已相當普及,93%的家庭擁有銀行帳戶,但仍未完全達到有效的幫助理財,因此許多行動App透過科技,嘗試從每一天的消費開始管理個人財務。

App能協助儲蓄及財管

目前廣泛應用的幾個App包括:Even主打財務管理,根據紀錄計算每月平均收入後,每月利用一個虛擬帳戶多退少補,該月收入大於平均時,Even會主動儲蓄,而當小於平均時給予信用額度補貼,成本是每星期3元。Digit主打存錢功能,給予銀行帳戶的權限後,分析收入和支出的行為模式,定出一段時間可儲蓄的金額,通常是每幾天就有小額的存款。

理財預算方面,有許多App推出管理各種類消費支出的功能,亦包括支付各項帳單,擔任個人理財助理。以Mint為例,主打全功能理財、控制各項預算、定期繳費提醒,以及把關信用分數。而Acorns為投資App,選定7,000種低風險股票和債券,最低5美元提供小額投資,月費為1美元,投資超過5,000美元後,則收0.25%利息,大學生可有4年免費,為目前最多人使用的小額投資App。

現金點數回饋為每家支付App都有的功能,亦有許多折價券平台,透過平台購物可享現金優惠。Wallaby是結合購物平台和信用卡選擇的App,結帳時提出建議,使用回饋最多的信用卡,並使用GPS提醒附近商店優惠。

另外有一些行動App推出一些小型任務例如特定商品拍照,提供使用心得或給意見,記錄不同商店的標價,甚至是提供當天的午餐、飲料或穿在身上的品牌,以及填寫問卷、下載遊戲或看影片等,幫助完成市調或提供意見,都會得到小額的現金或禮卡,回饋形式可以是Paypal現金、Amazon或其他商家禮券或者比特幣(Bitcoin)。

以行動裝置理財已成趨勢

The credit examiner提出美國市場以消費為導向,有超過半數的人消費大於收入,人們傾向消費,甚至超支,而非儲蓄,當一件外套昨天賣100美元而隔天打了3折,映入腦中的會是現在購買省70美元,即使實際上仍花費了30美元。因此金融科技除了在消費時使用之外,也開始分析人們的行為決策及心理,從設定預算開始幫助理財,希望達到現今消費者期待的個人化、快速且容易取得的服務,而這些條件銀行不一定都能達成。

千禧世代(泛指1981至2000年出生人口)將在幾年內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勞動人口,從美國來看,此世代人口約占全美人口四分之一。Gobanking rates網站統計顯示這群人重視個人目標大於財務目標,將金錢花費在體驗生活而非退休後生活,且40%的人對於退休沒有任何儲蓄準備。對於金融機構來說,面對這樣的世代,其對行動裝置的重度依賴將使原本的經營模式極具挑戰。而目前各新創科技公司推出的服務皆針對此年代,從存錢不超支為出發理念,讓財務規劃上軌道並管理貸款(例如學貸),從達成個人財務目標開始經營長期的機會。

為了滿足新世代需求,金融科技的創新層出不窮,每年FinCon(全美金融科技研討會)都會舉辦金融科技競賽鼓勵新創公司,除了上述提及目前普及的主要應用之外,2017年有許多新方向包括:更深入的理財助理,例如Wizefi除了分類錢花費的動向,亦會建立一個增加財富的路徑,給予償債順序和投資時間點的建議;Qoins幫助縮短償債時間,自動將多餘的錢繳庫;College Backer幫助需要的家庭存小孩的大學學費,做法是邀請家人或朋友,定期或利用生日贊助小孩,並將此資金投資州政府贊助的儲蓄基金529 College Savings Plan,享有免稅及2%利率。

提供理財平台則為另一個發展方向,例如Honeyfi幫助2人共同理財,讓資產結合和帳戶連結更便利;Kinfo是私募基金投資平台,讓各類有需求的人或是部落客,可以增加曝光吸引投資者;Agreeable則是在原本的交易平台上增加保障機制,當買賣雙方透過Agreeable協議交易後,若其中一方未出現或遲到時得以向另一方索取補償,通常是5美元或更多。

利用行動裝置理財已是市場主要態勢,各新創公司皆想攻下最新一波的市占,然而科技進化的速度和顧客的偏好瞬息萬變,理財和儲蓄的效果皆為長期,新的創意須經過時間的考驗,預估在未來幾年會出現幾個主要的市場領導者和商業模式。同時金融機構也須積極搜尋切入點,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儲蓄理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