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

增加投資理財觀

培養穩健投資習慣 告別低利生活
採訪、撰文:劉書甯

低利時代到來,年輕人如何透過學習理財、投資,讓個人資產加值?可從零股、權證,以及ETF開始嘗試。

幾年來,年輕人的「低薪」問題已開始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而年輕人如何為自己的財富加值,更關乎年老時是否有足夠的「退休金」來照顧自己的生活,已可說是「社會安全網」重要的一環。

相對於當前的低利環境,光靠定存儲蓄累積財富,不如以穩健的方式參與資本市場,將能更有效率的為自己在一定期間內累積財富,對此,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即以所謂的「複利效果」直言,只靠定存儲蓄,以及用基金投資兩種方式所累積的財富,時間越久,複利效果的差距就越明顯,因此他鼓勵年輕人,能透過定期定額、分散投資的方式來參與資本市場,更有效率為自己累積財富。

了解資本市場及商品 風險化為機會

對於鼓勵年輕人參與資本市場,金管會一直抱持著正面積極的態度,鄭貞茂就認為,資本市場的風險與機會,其實是一體兩面的,端看你是否認識你所投資的市場、商品;他語重心長地指出,倘若了解市場:「那麼處處是機會。」但若不了解:「那就處處是風險!」

對於年輕人參與股市的現況,金管會已完成相關的態樣統計。鄭貞茂在接受《台灣銀行家》雜誌專訪時,以統計數據呈現年輕人目前參與國內股市的風貌,首先,若以零股交易人數來看,21歲至30歲占8.03%,31至40歲占19.5%,合計占27.5%,倘若再加上20歲以下投入零股交易的,大約年輕人買零股的占比,已達3成之多。

至於40至47歲的年齡層,為期貨主力,歲數比零股更高,可能是由於已經在市場有一定的股票投資經驗,足以因應風險程度較高的期貨操作。

除了零股之外,以小搏大的權證,以及ETF的投資,也處處可見年輕人的身影。若以金管會的統計觀察,21至30歲的投資者占比13.54%,31至40歲的投資者占比33.34%,兩者合計占權證投資人口比重已將近5成,而在ETF方面,21至30歲的投資者占比9.31%,31至40歲的投資者占比22.99%,比重亦超過3成,由此也可看出台灣年輕人參與台股的偏好。

整體來看,儘管不少台灣年輕人在初步接觸台灣股票市場時,會從花費金額較小、成本較低、或是風險屬性較低的股票入門,但也有一些對市場與產業已有一定了解的年輕人偏好買海外的股票,來實現較高的報酬利潤。

若從整個台股投資人數來看,近幾年來的確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最主要是少子化,以及投資帳戶整合,化零為整的影響,至於是否是因為年輕人低所得的緣故,導致新生代參與台灣股市的意願越來越低,尚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

學習累積個人財富 從投資ETF開始

鄭貞茂認為,理財是每個人成長過程當中,遲早得學習的事,特別是現在的40至50歲中生代,可說是不折不扣的「三明治層」,上有長輩要照顧,下有小孩要扶養,還有包括房貸、車貸、教育基金等開銷要付,還得存退休金,為了不讓自己屆時承受過大的經濟壓力,在30到40歲的階段,甚至更早開始學習理財、累積自己的資產,是必要的,特別是以現在的低利環境而言,投資的報酬,絕對高於定存。

根據花旗調查報告指出,國人的財金知識,近10年來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變化,而他表示,國人在參與資本或金融市場最重要的,應在於是否了解所要投資的金融商品,若以這點來看,國人和其他國家相較,投資人對於投資權證或ETF這些商品,至少更清楚知道他們所投資的產品結構與內容。

很多人以為「投機」是罪惡的,他則以相對開明的眼光來看待並直言:「資本市場要有投資人,但同時也要有投機人。」投資通常是指較長線的布局,但倘若大家都放長線,少了短線投資人的加持,那麼股市此時反而欠缺充份的流動性。

進而非常明確有力的比喻「投機」與「投資」兩者的差異所在指出,投機一般是較「短線」的投資,相對於基本面,更重視所謂的「線型」;但投資則不一樣,投資會進行更長線的布局,期待長期能有股利收益及適當的增值空間。

他比較台灣與其他國家的「當沖」統計數據,台灣目前當沖量占比不到3成,其他多數主要國家或資本市場,反而當沖都占總交易量比重4、5成之多,因此外界不應對於「短線進出」投以異樣的眼光,相對的台灣市場流動性反而還有得強化的空間。

對於年輕人參與股市,鄭貞茂最建議的就是投資ETF,包括金管會現在也鼓勵本會週邊單位及行政院各部會所轄財團法人等單位以定期定額或定期不定額等方式一起來投資台股ETF。他坦言,ETF的報酬率不見得是最出色的,但由於ETF是以「一籃子股票」來分散投資風險,因此絕對是最穩健的投資方式。而採定期方式紀律投資,可免除評估判斷進場時點之困擾,並可分散價格波動風險,創造長期投資的時間複利效果。

為此,金管會也特別督導集保公司、櫃買中心及投信投顧業者,共同出資成立了作為基金網路銷售平台的基富通證券公司;鄭貞茂接著引述金管會的統計數據指出,基富通網路平台在2016年10月14日交易功能正式上線,截至去年底為止,開戶數已有30,463戶,上架基金檔數為1,481檔,約占核准基金檔數的8成,投資人的累計申購金額約147億元,且在去年,20至39歲的年輕人,透過基富通網路交易平台投資基金人數占比為40.57%,若再加計40至49歲的族群,則占比已達70.92%,可見得該平台已發揮成立時所追求的功效。

他更分析,從整體來看,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人雖以51至60歲的占比居多,已占3成左右,41至50歲占近3成居次,至於40歲以下雖然僅約2成多,但透過基富通來購買基金的投資人,40歲以下者合計卻已占了4成以上,這也顯示出基金交易投資人的年紀分布,相對於整體市場的分布來看,的確有更為年輕之勢,此外,像是期貨、權證、ETF這些交易的投資人,40歲以下者占超過3成,也顯示出年輕人對於這些新型股票商品的接受度其實已越來越高,未來基富通也將繼續透過行動、雲端及大數據分析,進一步推出自動化的投資顧問服務,來提升智慧服務功能,以為新世代打造更便利的投資環境。

而應合這股趨勢,金管會領銜券商所推出的ETF種類,也與日俱增。鄭貞茂特別強調,為了協助投資人能以中長期方式投資股市,金管會也希望券商多引導客戶以定期定額方式購買個別股票與 ETF,目前已有初步成果,包括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的最新統計顯示,相關交易系統從去年1月16日上線,直到去年11月底止,已有9家券商開辦這類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及ETF業務,統計已有超過 4.1萬名投資人參與,累計已有超過9.8億的投資金額,至於標的商品,目前已超過30檔ETF及超過150多檔的股票能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種類數量尚在不斷擴充中。

他細數自2003年第一檔台灣卓越50 ETF掛牌上市以來,迄今國內ETF的種類已包括國內成分證券ETF、國外成分證券ETF、槓桿反向型ETF、期貨ETF共計108檔ETF,此外,投信業者自2017年起,增加追蹤債券指數的債券ETF及投資主題為訴求的ETF已共有11檔,此外,還包括了投資主題為落實公司治理企業、台灣藍籌股、低波動股票組合、REITs、特別股等類型的ETF,則共有8檔,顯見ETF的種類的確已越來越多樣化。

在此同時,金管會也推展期貨市場也能推出小型契約規格的期貨及選擇權,為年輕人開發出更能入門的友善環境與投資渠道,具體作法包括設計並推出小型契約規格的商品,例如小型台指期貨、小型大立光股票期貨、小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期貨及選擇權,來降低年輕人投入期貨交易的門檻。

培養理財投資習慣 迎向第一桶金

除此之外,在金管會最鼓勵投資人所進行的定期定額購買基金方面,也同樣有降低門檻的措施,例如基富通的購買基金最低門檻,就從每月3,000元降至1,000元,且手續費還打2折,其中台股基金的手續費更為優惠,以鼓勵年輕人參與台股基金購買方式。

對於前述的複利效果,他舉例,倘若是以25歲,初出社會的新鮮人而言,以較高的起薪30,000元來看,每月存3000元,一年就有36,000元,10年可存360,000元;但是若有投資,就不一樣了,若是以定時定額方式來「存基金」,若以現在非常普遍的3.8%至4%的殖利率來計算,10年之後,這種複利效果所產生的報酬,將可達500,000元,和靠定存只能存360,000元的落差,由此可見;而倘若是以最早問世的台灣50 ETF的年化報酬率8%來估算複利效果,這種落差將更大,10年後的複利效果等於200%,幾乎已等同「倍翻」。

鄭貞茂也以自己親自的經驗鼓勵年輕人定期定額投資ETF。他亦特別強調,只要是定期定額:「就沒有所謂的進場時機問題。」就以最被外界視為投資「分水嶺」的金融海嘯前後期比較,台灣50 ETF的投資報酬率不論是在海嘯前或其後,都有8%至9%的高投報率。

他更發現近一年來投信業者開始有一股新趨勢,相較於開發新基金,現在反而ETF新產品的開發,已成為投信業界的新風潮,例如去年就有快 100檔的ETF問世,且舉凡包括各別產業、債券、跨國別的、高股息低波動等類型的ETF商品,種類非常多樣化。

在整個產品面的環境布置好之後,年輕人要如何靠投資累積財富,最重要的仍要靠持之以恆的「習慣」,也就是discipline,因為,理財的紀律和頻率,都非常重要,這才是理財最核心的問題,絕不能只是「即興式」的理財。

農曆年即將來到,他鼓勵要發紅包給小朋友的年輕父母:「給紅包壓歲錢,不如為孩子存ETF。」像現在ETF只有20幾元的非常多,倘若一年買12張,10年之後就有120張,若每年配息有7毛至8毛,換算下來,殖利率大約有3%多,非常划算,更何況現在ETF的投資門檻已降為最低1,000元,不僅方便更多投資人進場,年輕的父母也能有更彈性的調度空間,透過ETF為孩子存錢,時間越久,長期的複利效果就越顯著。

若從更積極的年輕人創業面向來看,鄭貞茂指出,年輕人即使要創業:「也必須先存出第一桶金。」但倘若只是存錢,而不作理財,恐怕再怎麼存,也難以存到足夠的創業金,每天省一杯星巴克的錢來投資,10年之後透過複利效果就有500,000元,用ETF來代替紅包,從日常生活的點滴開始學習理財,是鄭貞茂對時下想累積財富的年輕人,最誠懇也最實在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