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
2018第二季投資展望
進入中期調整 力守年線多頭趨勢
今年第二季的股市發展,長多格局應不致改變,全球經濟基本面復甦狀況仍良好,看準安全價格及降低期望報酬,仍是最佳獲利之道。
2018年2月2日至9日的6個交易日,全球股市龍頭道瓊工業指數出現2,826點的回檔,幅度高達10.79%,引發投資人恐慌,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指數)2月6日亦一度飆高至50.3。不過,就如歷來「系統性風險」結束之後,市場將回到原先的運行軌道中。
2月初美股重挫與美國公債價格拖不了干係(請參考圖1),一派人認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2.7%將使企業舉債成本加重,並影響一些靠股利支撐股價的公司;另一派人則歸咎於平衡式ETF(股債混合型配置),由於長短期公債價格重挫觸發程式交易,大量平衡式ETF同時拋售債券與股票。

以上兩種說法配合新聞媒體渲染,若干程度合理解釋了美股2月之重挫,但是平實而論,美股自2016年11月8日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總統之後,並未出現幅度較大的修正,道瓊工業指數14個月上漲達8,283點(18,332點至26,616點)。在只漲不修正的多頭氛圍壟罩下,美股越漲市場其實越擔憂,擔心當前指數漲的越高,未來跌的就越深,所以也有一派聲音認為美股2月回檔來得太晚,早該進入修正了。
技術面長多格局 仍未遭到破壞
從技術面觀點,緩漲急跌是多頭市場的特色, 回檔時只要不讓年線( 2 4 0 日移動平均線)下彎,長多格局不會改變。這一波全球股市2月拉回,國際股市回檔幅度均相當深,回檔幅度普遍介於10%至15%之間,檢驗美國四大指數、歐洲與亞洲主要股市之後,筆者截稿時(2018年2月20日)只有德國DAX指數與上證指數同時跌破年線,絕大多數的股市距離年線尚有一段距離,因此,可以判定全球股市的長多行情並未受到破壞,數週過後市場將重拾信心,屆時,才是觀察多頭行情是否健康的關鍵。
畢竟,國際股市短期間10%至15%的跌幅並非經常出現,市場急遽拉回的背後都有想表達意義,其意義不外乎有:1.長多格局持續發展,但是當前價格漲幅過大,需要整理以利未來多頭走勢;2.長多走勢將近結束,下一波漲勢如果無法再創新高,或是創下新高不久之後,再出現大幅下挫而跌破年線,長多即宣告結束。
無論國際股市2月拉回背後想表達的意義是哪一種,都顯示2018年第二季行情初期不會太差,國際股市有機會再次挑戰年初高點。投資人下一次觀察重點應該落在4月下旬至5月,國際股市從2月低點反彈2至3個月之後,這個時間剛好是傳統上產業進入「五窮六絕」的前一個月,股市變數與風險最大的時刻,或許決定投資人2018年績效良窳的關鍵就在此刻。
基本面總經數據依舊亮麗
股市是經濟的櫥窗,永遠反應基本面的枯榮。2月股災發生的原因絕對有一部分可歸咎於全球經濟基本面復甦狀況良好,導致2017年開始股市累積了重大的漲幅,價格在高檔區一旦正式回檔速度既快且深。問題是回檔之後,基本面狀況變差了嗎?目前數據並無此跡象。
自2016年12月美國聯準會開始升息之後,無論是先進經濟體或新興市場,每一季所繳出的總經數據都令市場感到振奮。例如筆者長期追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最新的報告依舊聲明全球經濟活動穩固,估計2017年全球經濟成長率3.7%,較2017年10月的該組織的報告增加0.1%,另外,也上調了2018年與2019年的經濟成長率0.2%(請參考表1)。

經濟成長趨勢在2018年繼續蔓延於全球各區域,當然,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經濟狀況更是市場關心的重點。從美國最新公布的總經數據,1月份失業率為4.1%、1月份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59.1、1月份平均每小時薪資年增率2.9%,也同樣繳出亮麗的成績單,投資機構多樂觀看待2018年美國經濟表現,不過,進入2018年之後,華爾街也擔憂薪資增長超過預期,通膨率上升加速將逼使美國聯準會(FED)加快升息腳步,此也導致2月美國股市大幅回檔。因此,2018年通膨與利率走勢將是影響股市的最大變數,每一次經濟數據公佈時都要深度觀察。

所幸,同樣的利空因素影響對證券市場產生的影響,其邊際效應會遞減,例如2015年12月聯準會第一次升息造成股市的回檔幅度,就比2016年6月聯準會第二次升息來得大,是以,如果第二季市場還是以通膨率或公債利率為空頭炒作題材,股市回檔幅度應該不會比2月份來得深,投資人暫且不必過於擔憂,除非我們看到企業獲利發出看淡之警訊,才會調整對股市中長期之展望。
整理行情 創新才是投資重點
可預期的,2018年第二季股市將進入整理,高檔與低檔的空間將會因第一季大幅波動而拉大,投資時可把2018年1月份所創下的指數高點當作整理區間的高檔區,2018年2月股市重挫時所創下的指數低點當作整理區間的低檔區,順著趨勢的增減持股。
投資標的選擇上,分為兩區塊:
一、傳統產業:原物料股。雖然2018年第二季聯準會繼續升息機會不小,不過,由於川普政府減稅措施將使美國債務急遽惡化,美元走勢不致太強,國際油價第二季即可守穩每桶US$60,伺機往上突破,塑化產業中具備高股息的大型績優股將是法人注意的重點之一。
二、電子產業:2018年電子產業仍將演奏「缺貨」與「創新」曲風。首先,在缺貨方面,被動元件與矽晶圓兩項電子產品的缺貨狀況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延續到2018年底可能都無法紓解,相關廠商擴產謹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針對客戶調漲產品售價,企業獲利因而亦逐季提高,成為市場追逐焦點。此處要注意的是由於此兩種產業2017年受惠於缺貨效應,產業中不少企業股價漲幅頗大,宜耐心等候股價修正再找尋投資機會。
股市上漲時投資人總覺得持有部位太少,手上股票就是少一張;股市下跌時投資人總是覺得持有部位太多,手上股票就是多一張,被市場氛圍牽著投資動作,績效很難感到滿意。2018年第二季行情將進入大整理架構,追漲殺跌容易導致虧損,降低交易動作、耐心等候安全價格,並且降低期望報酬率才是第二季保持獲利的最佳方法。(本文作者為葳亞投資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