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
川普經濟學+安倍經濟學
將刺激日本體質增強
日本經濟於2016年出現回溫,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榮譽顧問李勝彥認為,若安倍經濟學刺激得當,川普經濟學能成功刺激美國通貨膨脹成長、經濟復甦,將有利出口導向的日本經濟,促其2017年經濟進一步轉佳。
日本1990年左右,經濟泡沫破滅後,陷入長達20多年的低潮,2016年已經看到春芽冒出,2017年以及未來,將可望看到日本春燕飛來。
2016年11月9日,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發表勝利宣言,改變美國金融市場走勢。11月29日,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為川普宣布當選後,首家對外發表2017年全球經濟預測展望報告的組織。OECD在報告中,預測2016年全球經濟成長2.9%,2017年可望加速至3.3%;美國稍微樂觀,2017年成長2.3%,高於9月預測的2.1%;值得注意的是日本,2017年成長1.0%。
「這數字算厲害,可以延續日本經濟自2016年來的正成長。」國立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榮譽顧問李勝彥接受《台灣銀行家》專訪時指出:「日本經濟已經有逐步站穩腳步的味道。」
李勝彥表示,事實上,2016年日本GDP就已經嗅到經濟回溫氣氛,2016年日本前3季年增率平均在0.6%,主因就在出口成長強勁導致。
「日本過去從來沒有這麼好的成長力道,」展望2017年日本經濟,李勝彥樂觀認為,即便市場認為2017年有許多黑天鵝亂飛,但仍看好日本2017年經濟發展。
2017日本經濟發展看兩大經濟學
「日本經濟已經出現站穩味道,」李勝彥形容,如果說2016年對日本是慢慢啟動的一年,那麼2017年對日本,將有機會屬於保溫、維持熱度、增強體質的一年,但一切發展「仍必須看兩大經濟學激盪出的影響。」
李勝彥口中說的兩大經濟學指的是「川普經濟學」以及「安倍經濟學」。李勝彥指出,川普宣言的核心精神在於美國優先以及再造偉大美國,川普競選期間喊出的經濟政策,主軸有四,包括:貿易保護主義、美國製造與增加就業、減稅及擴大基礎建設、放寬對能源開採管制等,被市場認為是「遠離貨幣寬鬆政策,並同步強化擴張財政政策」。
「川普經濟學」特色是偏向遠離貨幣寬鬆政策與傾向擴大財政政策,利率不要太低,「安倍經濟學」則是貨幣寬鬆政策。兩者主軸都是希望提高自己國家的通貨膨脹、帶動經濟發展。
川普經濟政策還沒實行,市場就已經出現通膨上升的預期心理,美股與美元上漲,反映市場期待川普經濟學到來。李勝彥解釋:「之所以說是因預期心理造成,乃因擴張財政政策會讓物價上漲,但最怕通貨膨脹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卻從1.8%拉高到2.4%。」很明顯這波美國股匯債市變動,起因並非實質經濟變動導致。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近期拋出強調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調重要性,加上安倍首相的國師濱田宏一也認為,日本政策有減稅與擴大財政支出必要,未來兩大經濟學主軸有機會都走向減稅與財政支出擴張,這讓全球市場都相當期待。
安倍料將向擴張財政政策靠攏
李勝彥指出,日本安倍經濟學與川普經濟學同樣藉由通貨膨脹預期心理所驅動,但過去安倍經濟學的手段政策,與川普經濟學有很大的差異。
安倍為了使日本經濟從通貨緊縮脫困,採取數量寬鬆的貨幣政策,也就是「印鈔票到市場,希望刺激國內消費與投資,製造通貨膨脹」,同步促使日圓對美元貶值,希望提升日本出口競爭力,增加出口匯兌收益。
據統計,日本自2012年12月到2016年11月底以來,日本銀行(央行)共增加基礎貨幣3倍,李勝彥指出,預料日本繼續釋出每年80兆日圓購債計畫下,央行創造的強勢貨幣將會再繼續增加。
但2016年9月下旬,安倍釋出訊息,貨幣政策將從數量改成價格,「也就是維持長期與短期的公債殖利率,」起因為負利率帶來的負面效應,使利率下滑過度,金融機構經營與養老金投資都帶來壓力,日本調整貨幣政策框架,將貨幣寬鬆政策從擴大貨幣供應量,轉為維持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其中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要在0%以上。
「換句話說,這代表2016年1月日本推出的負利率政策,經過9個月的經驗下來,效果不大,」李勝彥指出,目前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經由負轉正,如果現象不變,未來日本拋棄負利率政策的機會相當高。
但是日本喊停量化寬鬆的機率不高,李勝彥指出,這是因為日圓貶值有助日本經濟發展,日本為害怕日圓升值,不會輕易鬆口停止貨幣寬鬆政策;此外,日本2017年實施消費稅機率也不高,因為日本在2014年急就章推出提高消費稅,誤判情勢,導致大幅衝擊消費市場,後續緊急取消增加消費稅政策。
3大國際議題發展值得關注
「但日本仍必須關注國際情勢發展,」李勝彥指出,有3大點值得注意,包括川普政策、油價表現以及中國對日本影響。
第一,川普政策。川普經濟學雖然目前看起來被市場期待,未來成效甚至可能可以影響到美國、全世界以及日本,「但未來仍然必須觀察川普執政政策是否穩定,」李勝彥認為,目前美國股匯債市上漲來自預期心理,如果川普政見沒有順利落實,多頭預期心理可能會出現轉變,加上川普本人為商人出身,知道偏高的市場利率以及匯率,仍會傷害美國經濟營運,因利率上升會讓成本增加,美元匯率升值,會讓美國海外收益匯回國內時打折,並不有利。
其次,川普政策中包含的保護主義,其實並不利於出口導向國家,全世界甚至可能因而受到衝擊,包含台灣與日本,只是李勝彥認為:「川普徹底執行保護主義機率並不高。」
第二,中國對日本的影響。李勝彥指出,中國與日本的經濟貿易往來影響因子,過去是政治因素,但隨著中國經濟房地產出現泡沫傾向,經濟成長被市場打問號,都會影響到在陸投資的日本企業。
第三,油價上漲。李勝彥認為,油價問題值得注意,但不必擔心過多,因自從2013年美國生產頁岩油後,全球油價趨穩,且目前市場仍是供過於求,僅需擔心的會是產油國家的政治戰爭等問題。
至於市場擔心的川普推動TPP意願極低,TPP喊停是否會衝擊日本經濟。李勝彥認為「這議題言之過早」,原因有二:第一,日本不會坐等美國退出TPP造成衝擊,極有可能是一邊透過民間管道說服美國持續雙邊互動,另一邊尊重美國退出意願,但日本勢必不會放棄多邊國家貿易組織互動,因此美國退不退出TPP,對日本來說影響並不是絕對大。
第二,日本內部其實也害怕開放經濟,害怕東協國家商品輸入日本,與日本企業競爭市場,日本內部已經有學者反對日本加入TPP,因此TPP是否順利推行對日本影響並非絕對性。
日本經濟可望保溫、維持熱度
展望2017年的日本,李勝彥認為,利多因素包括國際內外環境發展有利日本,目前油價對日本也屬適當價位,日本國會也未傳出加稅壓力,搭配日本政策轉彎,逐步往財政政策靠攏。
且2020年,日本將迎來東京奧運,李勝彥形容這像是安倍首相刺激經濟政策的第四支箭,基礎建設發展有助提振日本內需,未來日本東京將脫胎換骨成為智慧城市,早在1、2年前前進日本投資的企業,目前應多少搭上東京奧運議題動能列車。
「日本經濟已經出現站穩味道,」李勝彥形容,2016年對日本是慢慢啟動的一年,經濟逐步成長,因此,只要安倍經濟學刺激得當,加上川普經濟學若能成功刺激美國通貨膨脹成長、經濟復甦,也有利出口導向的日本經濟,「預料2017年對日本,有機會屬於保溫、維持熱度、增強體質的一年。」